香港已經在推500M/500M光纖了,台灣呢?

那個要屋苑累積20位申請人才能成團(供裝)
不過那個"推廣屋苑"介面還真貼心
就跟團購一樣,需要的人自己去申請登記,累計到20人自然就可以供裝(不用自己去找)

姑且不論速度與價錢
就算一樣有限制,人家硬是比較便民...這態度真值得鼓勵
isanchang wrote:
那個要屋苑累積20位...(恕刪)


在香港光一座大廈就已經有過百戶了...(我以前住的一層8戶,有28層...)
一個屋苑平均也有5座大廈...
所以這個不是什麼問題~
移居台灣後很懷念香港的網絡
重點是我以前是$128HKD 才100M..現在已經有500/500了
好奇去看了香港的500M光纖入屋廣告,才發現問題多多陷阱多多...廣告是不能100%相信的...

1.廣告下方有寫只適用於網上申請之全新登記網上行寬頻指定公屋/居屋住戶,這表示甚麼意思呢?並不是全部香港地區的住戶都能申請。而且看名單都是大樓,這意味著香港的社區大樓本身建設很進步,都預留好了足夠的光纖管道空間。那舊的社區大樓能裝嗎?? 這廣告中並沒有解釋。看起來就像是電信公司在爭奪新社區大樓地盤時使出的手段,爭取足夠基本住戶數量(20戶才能安裝)佔據地盤,以排擠競爭對手的進入。

台灣呢?? 一堆老房子老公寓,連個電信箱都沒地方可以放沒電源可以接,還想拉光纖進屋?? 住戶還會來靠杯電磁波會致癌不准裝...台灣的住宅大樓只重視外觀好不好看,從來不考慮公共服務與居住便利性。很多設施虛有其表不說,還會加重日後維護上的困難。別說在社區內拉光纖,要拉個監視器線路就發現困難重重,要更新對講機線路難如登天(工程與報價都很恐怖),要在社區內推行公共數位電視天線就過不了區分所有權人大會(社區住戶大會)那關,這種情況下是要如何拉光纖?? 難怪中華電信只敢推建設阻力最小的VDSL,不用去跟管委會打交道。那些民營電信業者也是一樣,碰到社區管委會都沒轍。真正阻礙台灣網路速度的兇手,是短視近利的建設公司與一堆愚昧落後的社區委員(逢年過節要送禮,不然來年維護合約免談)。想要自家網路有進步,去當個社區委員見識一下各種嘴臉再說。

2.500M的頻寬有個條件是,電腦本身必須是i5等級頻率3G以上才行(http://cs.netvigator.com/support/broadband/system_requirement_pc_c.html),而且這很明顯只能用GB等級的HUB直接連接電腦,不可以透過任何IP分享器(目前家用IP分享器不可能處理到如此速度的傳輸需求)。這意味著這種500M的網路能接多少台電腦會由電信公司決定(要不要給你IP),我在網站說明上沒看到電腦連接數量限制,但是這種連接方式對於家中有多部電腦的使用者來說會造成困擾。因為家中電腦拿到的IP都是DHCP分派的(是實體真實IP還是社區網段內的虛擬IP不得而知),此時二部電腦之間若要直接進行網路芳鄰的傳輸就會有問題(應該會被上層路由器隔開,否則你會看到整個社區全部電腦),若你有其他網路印表機或是無線網路設備要上網使用或彼此傳輸資料(手機或平板電腦),這也會是個大問題。我不知道香港那邊是如何解決的,這有請香港那邊的網友解釋看看。畢竟我脫離相關行業太久,或許現在又有新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

我知道電腦等級的問題對於大多數追求完美極限的網友來說不是問題,但對於多數不懂電腦與網路等級的網友來說就太苛刻了。現在台灣才剛剛推的50M就碰到很多上不去50M的問題,除了VDSL線路與機房設定之外。電腦本身與IP分享器(AP也是問題)就造成了很多瓶頸。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無線網路的真實傳輸速度是多少,更不懂電腦本身慢與網路速度慢有何關聯。我只希望中華電信開放對稱上傳就好(我知道這是VDSL的罩門,上傳速度越快VDSL越熱壽命越短叫修更多)。但起碼以前10M/2M還有5比1,現在50M應該也要有10M上傳才符合比例原則。只是每個社區線路品質差異太大,現在這種速率只能說是遷就最差線路造成的。

ps.說了一堆,大概我會被打成中華的工讀生(或是外包工程人員)。但是我沒做過電信這一行,只是因為我前個工作是在社區對講機系統的公司做MIS,所以每天聽那些跑工地(配合建設公司佈置線路)的工程師抱怨也聽多了。而我以前也是念電子工程(20年前只有64K ISDN就算是寬頻網路了),對於網路速度這件事,我是認為台灣的社會環境與建築型態與其他地區不同,硬要套用時會有實際推行上的困難。否則國外機車可以上高速公路,德國還有無限速高速公路為何不移植到台灣呢?? 中國美國打電話雙向收費為何不移植台灣呢? 嫌網路慢的人請從自家做起,看看你家電話線從哪邊進來的,電視訊號線從哪邊進來的,你自己去拉一條線看看好不好拉就知道。

vt_hunter wrote:
好奇去看了香港的50...(恕刪)


我可以回答一下 1 這點
公屋就是政府蓋好後便宜租給市民的房子
居屋就是政府蓋好後以市價7還是8折賣給市民的房子(到時如果要把房子賣出去要'補地價'給政府, 沒記錯好像是當下樓價的30%?忘了..)
所以住私人大樓的就沒有500M了 原因就不知道了
另外 以我以前住的沙田區中的禾輋邨來說 他已經有3X年的歷史了
所以新舊不是問題 而是電訊業者有沒有心去做而已

至於 2 這點...我對這些不是很了解 說錯了請物見怪..
6年前我用100M時就為了這個去買了當時很貴的150M ROUTER了...
現在500M 我想應該也要買很貴的ROUTER才可以用盡他的頻寬了
另外我當初用100M時舊的ROUTER只有50M 但還是可以用 只是每台電腦可用的極限就只有50M 所以後來才去買了那150M ROUTER...
所以我個人覺得你用300M的ROUTER還是可以用500M那服務 只是速度就被限制在300M了
有沒有500M或以上的我就不清楚了...
至於IP方面...我不太清楚...只是當時用100M時他是直接接到家裡的(是直接哦沒有MODEM)我就把線接到ROUTER之後家裡4台電腦也可以正常上網了 我只設了WIFI的密碼 其他都沒設定..(因為我不懂...)
電腦跟電腦之間共用檔案也沒什麼問題 也沒有看到不認識的電腦出現
kentong1000 wrote:
我可以回答一下 1 這點
公屋就是政府蓋好後便宜租給市民的房子
居屋就是政府蓋好後以市價7還是8折賣給市民的房子(到時如果要把房子賣出去要'補地價'給政府, 沒記錯好像是當下樓價的30%?忘了..)
所以住私人大樓的就沒有500M了 原因就不知道了
另外 以我以前住的沙田區中的禾輋邨來說 他已經有3X年的歷史了
所以新舊不是問題 而是電訊業者有沒有心去做而已


感謝回覆,看來香港政府的國宅建設比台灣要好很多,台灣的國宅不要說網路建設,基本水電都弄不好問題一堆。另外香港的公居住宅有類似台灣管委會的組織來管理嗎?? 或是由政府直接管理?? 因為台灣的社區建設都是卡在這一關,任何建設與費用開支就是卡在每月一次的管委會與一年一度的社區住戶大會才能決定。我提議辦理社區數位共同天線就死在這關(因為不想再看又貴又難看的第四台),索性乾脆又開始看MOD比較快。

我想這是不是香港政府要求業者故意去這些社區大廈進行佈線??

kentong1000 wrote:
至於IP方面...我不太清楚...只是當時用100M時他是直接接到家裡的(是直接哦沒有MODEM)我就把線接到ROUTER之後家裡4台電腦也可以正常上網了 我只設了WIFI的密碼 其他都沒設定..(因為我不懂...)


你自己有ROUTER就表示電腦都是用虛擬IP,所以彼此連接當然沒問題。問題就是在那個ROUTER上。如果換上的是HUB就有問題了。
這是大家應該也都覺得忿忿不平吧!

附上總統府信箱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222&Step=Write

還有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MaYingjeou

請大家都一起發表自己的怨言吧!

但我想他們都有專人過濾,所以信到底會不會被看到。

看到後又怎麼樣,他會較中華電信改嗎?(難呀!)

只是覺得台灣是在退步,有技術又怎樣技術是用來賣給國外低給國外用低。

我們就一直用舊的就可以賺大筆大筆的錢了。

bigmom1 wrote:
Ans: 台灣只有嫌...(恕刪)


完全中肯,

要是可以降價中華電信也不是不願意阿!

只是他一降價其他業者馬上被打趴,

所以,政府受迫其他業者的壓力應該也不會輕易核准中華電信降價,

不過倒是最後一哩應該考量是否可以向日本的作法,

收歸國有管理這方向討論。
就算有更快的速度,反正大家都只會說:要那麼快有X用??反正我用不著
就一直停留在水管寬頻
1.光纖到家...家裡要放大型設備的話...拒絕...

2.我以前在台中使用seednet的雙向20M

他們是在地下停車場格出一間小房間放機櫃,和配線區
然後兩台冷氣狂吹..(哪幾個社區願意花錢花空間付冷氣費的XD)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種花電信表示 : 太平洋沒加蓋

每次都考最後一名 有一次考第10名
你會覺得他進步

一直考第一名 突然有次考第二名
你就覺得他退步

一次登天 種花電信就沒戲唱了
所以應該會慢慢餵食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