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攻G.Fast 下半年500M上線 領先全球推出

nandv wrote:
從 保守的 BT 準備大力推 G.Fast 的動作來說,個人還是很看好G.Fast, 畢竟在銅線速度已到極限的地步,G.Fast 是一個解決大量FTTH 佈建兩大問題(實體難度,和高成本)的有效解決方案。


G.FAST是勢在必行,這個勢是迫於情勢….
這個情勢就是:社區大樓因為法令和人的因勢,無法克服佈纜的問題…

至於光化箱,FTTH其實已經完成一大半了,立即可供裝率22%,涵蓋率近68%(已佈纜尚未引上),後續只要有客戶提出供裝需求,就開工單施工,逐點完成即可…..把G.FAST加進來,實務上是不可行的,也沒必要,錢花在這裡,只會延誤FTTH的建置時程!!
(為什麼實務上是不可行的__VDSL目前還沒有一套統一標準,各家所製造的裝置互不相容__節錄自維基)


所以結論就是:G.FAST會被應用在無法佈光纜的社區大樓,但不會被應用在光化箱……

100M/100M和300M/100M,供裝比率很低,4PORT架構在GPON是最理想的,架構在原來的GESW也可以……..當然,是以有電信室的社區大樓為標的!!
石光上林 wrote:

我應該也算是會吵會鬧得...

有時候實驗沒做完要把VM/ISO檔拉回家做 或是把家裡的VM/ISO檔丟回去

這樣也需要島內頻寬的

還有epel或是某些ppa拉更新國際頻寬太慢會斷線...


你會不懂VNC、SSH?

我還沒看過你這種特例,公司能讓你搬檔案不讓你遠端的...

就當作你有不得以的苦衷,一定要用檔案搬移的方式來作業好了,

固定往來2點,工作沒保密性質可以拿回家做也不用SVN,你需要的是外接SSD或U3隨身碟,
這種理由拿來騙騙學生/沒類似工作經驗的人就好。

講白點,你說的需求根本用不到大量頻寬,我也不想臆測你真正頻寬用途是啥。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說,有些事情能說不能做,想要面子又要裡子,拿個奇怪的理由來說嘴,
真的沒必要。
vincent323 wrote:
你會不懂VNC、SSH...(恕刪)


我是使用VNC來傳檔案阿

網管沒檔VNC就用VNC阿

然後是公司網路連EPEL連到斷線 上禮拜在證實是中華網路的問題給網管看...

大大你這樣講又有點強硬了

不是每個人在公司都只有一個lab有位置...剛好我是要跑三個點的 而又剛好我是兩手空空去上下班的人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現在還在拼銅纜規格G.fast,有點不切實際。
其它國家都在用光纖/PON作Triple-Play了~
第一大的固網業者看其他競爭者不努力開始走回頭路拼舊有銅纜。
G.fast 頻譜超過200Mhz, 需要良好線路與超短距離。
100 m 500 Mbit/s
200 m 200 Mbit/s
250 m 150 Mbit/s
DSL線路交握時間與反應時間過長。
台灣的線路問題大多是老舊與不當分接。
說實話現時配新線路採光纖施工難度與整體成本皆不比銅纜高多少。
希望這不會是另一個圖利廠商的錯誤決定~
石光上林 wrote:
我是使用VNC來傳檔案阿

網管沒檔VNC就用VNC阿

然後是公司網路連EPEL連到斷線 上禮拜在證實是中華網路的問題給網管看...

大大你這樣講又有點強硬了

不是每個人在公司都只有一個lab有位置...剛好我是要跑三個點的 而又剛好我是兩手空空去上下班的人


不是我態度強硬,我只是點出你說詞中不合理的部分。

就像現在你所言,都能遠端作業了,你就算有300個點要跑,一個VNC就搞定了,

複製整個VM也太搞笑了吧...

你回文的所言,一樣跟大量頻寬需求無關,至於中華網路出問題這段,跟頻寬有啥關係?

而且照大大所言的使用量來看,你頂多是極度重視網路品質的中量使用者,

跟那些無智財觀念的重度使用者完全扯不到關係,何必硬要跳進來?
vincent323 wrote:
不是我態度強硬,我只是點出你說詞中不合理的部分。

就像現在你所言,都能遠端作業了,你就算有300個點要跑,一個VNC就搞定了,

複製整個VM也太搞笑了吧...

你回文的所言,一樣跟大量頻寬需求無關,至於中華網路出問題這段,跟頻寬有啥關係?


因為有時候不小心Python更新到錯誤的版本,把其他服務一起帶走了,所以我會複製很多份 壞了就從某一天的抓

好像一遊戲要打紀錄一樣

VNC是我從公司連回我家 不是我從我家連回公司

以前做的作業 有些要log 抓封包 有些要錄灌server設定過程

以前的工作 有些也要抓Log抓封包回來檢討/分享同仁,錄客戶端trouble shooting操作過程

都放在家裡電腦上 遇上談得來的朋友 有興趣的 馬上可以抓給他


我只是陳述 高上傳頻寬 對當下來講我覺得很好用 通訊就是貴在需要的時候能發揮作用

不是所有需要頻寬的人都在整天玩盜版

當然我在系統方面沒有大大專精 可能繞了很多遠路讓大大見笑了

還有不是每一個點只要VNC client就好,是每一個點要一套環境...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vincent323 wrote:
不是我態度強硬,我只是點出你說詞中不合理的部分。
就像現在你所言,都能遠端作業了,你就算有300個點要跑,一個VNC就搞定了,
複製整個VM也太搞笑了吧...


真不知道,他以為自己是誰喔??
買斷的商品,都會有一條但書:本產品僅供正常使用,不提供研究用途,保固封條一經拆解,不負保固之責…….
但是,他卻任意的拆解所租用的ONU設備,然後大言不慚的說:P874剛出來就得送給他作研究,P880也一樣,他自己用FTTH,卻老是在批評BONDING??

然後根本就是故意顛倒是非..
譬如他貼文:中華電信研究所很天才,發明沒有VECTORING的BONDING…
實則他根本就知道:VECTORING的BONDING都是國際電信聯盟公佈的技術規範,而且BONDING還比VECTORING早了四年以上…….
而且他說的時候G.VECTOR只是剛公佈技術規範,晶片都還不知道在那裡咧??
chang987 wrote:
真不知道,他以為自己是誰喔??
買斷的商品,都會有一條但書:本產品僅供正常使用,不提供研究用途,保固封條一經拆解,不負保固之責…….
但是,他卻任意的拆解所租用的ONU設備,然後大言不慚的說:P874剛出來就得送給他作研究,P880也一樣,他自己用FTTH,卻老是在批評BONDING??

然後根本就是故意顛倒是非..
譬如他貼文:中華電信研究所很天才,發明沒有VECTORING的BONDING…
實則他根本就知道:VECTORING的BONDING都是國際電信聯盟公佈的技術規範,而且BONDING還比VECTORING早了四年以上…….
而且他說的時候G.VECTOR只是剛公佈技術規範,晶片都還不知道在那裡咧??)


我以為我是比某腦殘規設科多懂一點的人

你QA做的這麼爛,就等別人幫你QA啦?

我用了GPON我就不能說bonding差? 我身邊其他親友有用過這個阿,我在裝GPON之前也用過P880啊

技術不會因為我用了或是他用了而有所改變 這你懂?

事實上中華電信研究所就是這樣爛,人家中國電信有兩套獨立AS的,要採買都還要求至少要在其他國家電信商deploy過

哪家電信商使用沒有vectoring的VDSL bonding推100M? 就只有你中華電信阿 如果做對了 這麼久了其他國家還不跟上?

照你這樣講 TCP/IP成為規範之前 晶片都不見了? 網路都不能用了?

vectoring雖然只是小規模但人家已經場測了 而且測得還不差 這你懂?


連封包都不會抓的人 spec都看不懂的人 好像沒資格提這些?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VNC是我從公司連回我家 不是我從我家連回公司

以前做的作業 有些要log 抓封包 有些要錄灌server設定過程

以前的工作 有些也要抓Log抓封包回來檢討/分享同仁,錄客戶端trouble shooting操作過程

都放在家裡電腦上 遇上談得來的朋友 有興趣的 馬上可以抓給他


你的需求應該偏向雲端硬碟這種東西吧,或是公司弄個file server也行,
把工作東西放在家裡電腦有點不太好。


當然你堅持現在這種方式,也有更好的選擇,弄個4G手機+Teamviewer的app,
配上微軟通用型行動鍵盤開箱分享這類小鍵盤,不然乾脆弄台MacBook Air
帶者到處跑也挺方便的,別把問題複雜化搞到自己累半天還抱怨連連。


至於Python這種意外,我只能建議你不要拿工作用電腦來玩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