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互連免費 到底原因為何??

ASD123456d wrote:
ps.理論上民營業者要出國的網路封包應該會被中華的gateway擋掉,但民營業者如果用中華的線路去申請中華的固定IP(反正現在已經很便宜)當做proxy server做為封包出國的跳板,那成本絕對絕對比海纜頻寬要低很多。反正國內流量已經不管制,業者要建多大的國內互連頻寬都沒問題(一次性費用),後續流量成本就可以轉嫁中華,繼續吃中華豆腐~~~,...(恕刪)



這論點似是而非,實際上行不通

只有不懂網路的人才會上當....


科學分析:

1.根本沒省到

根據 2013 年新聞報導:


中華電信應NCC要求,先後調降互連費用多次,從早期1MB每月約3,000元,降至1,480元,去年再降3次,目前每1MB互連費用600元,加計中華電額外提供公共互連頻寬,互連費約降至400多元。



目前中華給別家 ISP (二房東)的 IP Peering 價格:
1MB頻寬 = 400多元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中華「固接專線」(FTTB)的價錢:

就是一般民眾、企業公司,如果要申請「固接專線」的價錢



資料來源:中華電信固接專線


1G 專線 438,700 元

1MB 頻寬 = 438,700 / 1000 = 439 元

這樣有省到嗎????????

同樣都是 400多元,完全就沒省到

且申請固接專線,還有接線費,異動費。

最高也只有 1G,若要 10G、100G,要申請 10條、100條,接線費什麼的都重複計算。

反而變貴吧!!

固接專線,本來就是坑個人或企業公司消費者的。會比較貴是一定的。


2.那如果改用「家用經濟型」呢?

比方說:
光世代家用經濟型,100M/100M 固定 IP 的
申請個 100條,1000條,去當 1G、10G 用這樣子?

因為家用經濟型的比較便宜,是否可行?


家用經濟型,有集縮比,且優先權低

表面上是 100M/100M,但實際上那個區域的用戶,全部共享同一條骨幹專線,就有所謂:集縮比。


比方說:

(數據純屬假設,只是要說明 "集縮比" 原理)

那條街,骨幹專線是 1G(1,000M)

就是說:機房拉到光化箱的專線,是 1G

而那個光化箱只有 1G 專線連接
卻租了 100M/100M 給 50位用戶
總共租了 50G 出去

1G: 50G = 集縮比 1:50


集縮比,是假設:
大部分網路用戶,大部分時間,都在閒置。不是一直在傳輸。

所以才能 1G 當 50G 用。

因為有的人網路閒置沒在下載東西,沒有佔用骨幹專線頻寬,就能給需要的人用。


但是集縮比太高,網路尖峰時段,例如晚上 19~23 點、週末假日,就會發生問題,尖峰時段很多人上網,閒置比例變低了,網路就塞車了。同一區域的人,搶頻寬。


別家 ISP (二房東)如果去租中華的「家用經濟型網路」當連外的骨幹,那是行不通的。因為會卡死,集縮比的關係。

就算租 1千條 100M 的,實際上可能也只有 20 條有效果。 浪費錢而已。


總之,中華也不是傻子,給一般消費者用的網路,都是精打細算過的。

不可能會發生那種:
一般民眾,多租個幾條,就能開 ISP 的事情。


私人的社區網路比較有可能,私人社區網路多半是租 ISP 的網路,在用頻寬管理器,分享頻寬給社區的每一戶,然後每戶只需繳小小的錢,大家均分網路費用。不過那種社區網路,速度一定很慢,頂多只能看看網頁,要下載檔案,或看視訊影片就不給力了。


至於大型 ISP 要用這方法,怎麼算都沒省到,反而是貴了!


註:
NCC 提的免費互連,是有 "資格條件" 的,條件好像是:需為對方 10% 的用戶數以上。所以那種小型社區網路公司,是不夠資格的。


*****************************************************

去多租幾條中華的一般用戶網路,能自己開 ISP?

表面上這論點,好像有道理,實際上根本行不通。

租「專線」的,稍微算一下即可知道:反而貴。

租「家用經濟型」網路,對網路稍有知識的人,用膝蓋想也知道有集縮比的問題。




補充:

以上講解可能技術含量較高,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在用一個最白話的舉例:

中華給 別家 ISP(二房東)的 IP Peering 費用:是「批發價」

中華給 一般家庭、企業用戶 的網路費用:是「零售價」


大家說說,
二房東們有可能傻了,「批發價」不買,去買「零售價」嗎?
alphatop6238 wrote:
所以說搞不清楚狀況就...(恕刪)

看完別人的文章在回應好嗎,我文章啥時提到last mile,講國外頻寬是因為你總有要吸引ICP和user的條件吧,我講的東西是發展史跟ip transit有啥關係,你啥時看到我說兩雄藉由hinet線路連到國外? user,ICP跟線路是因果關係,當初好好發展會造成1~5條件有問題?不說dsl,光纖可是一起起跑? ip peer是當初畸形發展產生的議題,能單獨出來說嘴?原來電信不但是寡佔行業,連當初決策錯誤都可以凹回來,難怪巴著不放手

ip peer費用可以談,問題是兩雄有啥ICP讓hinet值得聯?
twix獨立沒人有意見,中華自己也說可以放棄代管,
hinet不連youtube該罵,但你不要求hinet,youtube免費互聯,反而要多繞幾個節點跟兩雄互聯不是邏輯不通嗎
開放會加速競爭你先跟我舉例啥時兩雄做了讓hinet不得不跟隨的競爭行為?
google不在台灣設點只因為hinet?你當另外兩雄不存在阿,因為hinet不連就讓google放棄在台設點,那代表連google都不認為另外兩雄有資格做第一類isp,那還要求什麼互聯免費?(我怎麼記得youtube的影片中心在台灣有server)

今天的問題是ip peer要三雄免費互聯,問題這背後的帳不是三言兩語算的完,罵人前麻煩看完別人文章要表達什麼,不要擅自加料然後鬼打牆回文,好嗎
真的, 不要不懂裝懂:
===
理論上民營業者要出國的網路封包應該會被中華的gateway擋掉,但民營業者如果用中華的線路去申請中華的固定IP(反正現在已經很便宜)當做proxy server做為封包出國的跳板,那成本絕對絕對比海纜頻寬要低很多。反正國內流量已經不管制
===
你當作弄台小烏龜就可以玩啊? 請問你要把設備擺哪裡? cht 的機房? 自己的機房? 就算真的這樣玩好了, 你以為還真的可以偷天換日 cht 都無感? 最好流量異常人家都看不到啦 Zzz...

重點是, 如果這招真的有實用性早就有ISP這樣玩啦, 還用的著鍵盤專家來教? 鍵盤專家就是鍵盤專家 Zzz...
ASD123456d wrote:
vt_hunter大...(恕刪)
更不用說 backbone 等級的網路設備跟 FTTH, FTTB, 或是租給企業用戶的方案完全是兩回事, 弄固定 ip 當 proxy 偷 hinet 的連外網路頻寬? 我佩服鍵盤專家的創意, 不過不要把以賺錢為導向的 hinet 當傻子, 先不講租線路成本反而提高的問題, 光是那個異常流量半小時就能發現然後馬上斷網.

鍵盤專家們, 請多看點正確資料, 謝謝...

fedora wrote:
這論點似是而非,實際...(恕刪)
surrolin wrote:
沒有一個國家的ISP是靠機房就可以大賺特賺的...一個也沒有,以香港為例,他們的學術網路都是透過HKIX來跟其他ISP交換資料的,可沒向台灣讓中華電信包辦,人家ISP也不是靠屠宰ICP賺錢的,連MEGAUPDLOAD都要放到香港,更不用說日本了,AWS在日本也有機房,人家日本ISP是靠屠殺AWS賺錢鋪網路線的嗎?當然不是,會屠宰的話AWS就不會去日本了,你就應該知道,高度的競爭只會讓產業越來越龐大,中華電信卻要靠屠殺ICP來賺錢,不屠殺就會無法建設,那其他沒有金雞母的ISP他們錢又是從哪來的?你不覺得很奇怪也自相矛盾嗎?代表這個假設根本不會成立.
再來是IX問題
如果HKIX可以辦到,那TWIX也可以,那雙雄為什麼不辦?很簡單,你是中華電信,你會連到TWIX多大的頻寬?按照金雞母理論來看,當然是越小越好,那你是雙雄,蓋了新的IX,但中華電信不跟你連,不然就是弄個1m/3000NT的價格,你會辦嗎?所以根本不是TWIX價格問題,是中華電信要給TWIX多大水管的問題.經營權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在你要給多少水管?很不幸的,此版上搞懂這個問題的幾稀已(恕刪)

1. 請先搞清楚是誰說要蓋第2座IX.是誰要中華電信交出TWIX代管權的.這二件事可不是中華電信跳出來喊的. TWIX經營權根本不是重點這點我很認同,但很不幸的是連你支持二雄暨NCC都沒您厲害.難怪......

2. 關於沒有一家ISP是可以靠機房大賺特賺的-->您真的確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業者??或者只是您想像的??您舉AWS/MEGAUPLOAD 這二個例子我沒研究,無法判斷對錯.但您舉台灣學術網路例子,應該就很有問題了.您確定台灣學術網路都是透過中華電信對外??
所以說你根本就沒看懂那篇講 ip peering 的文章. 沒 ICP 是 TWIX 被綁架的結果, 你知道三年前 TWIX 流量只有可悲的 3Gb 嗎? 養套殺懂不懂? 我故意只弄條可悲的導尿管連 TWIX, 迫使 ICP 都得進駐 hinet 機房. 下成本投資? 請問你要怎麼投資? 在 TWIX 多插孔? 啊人家還是只有導尿管接 TWIX 啦. ip peering 也不是今天才吵, 也不是 2009 年才吵, 外行人才會以為這是突然冒出來的問題, 要不是張善政進政府機關這個問題很難再浮上檯面.

再說一次, 看看 HKIX, 看看 JPIX, 如果還有人認為被 hinet 掌控 TWIX 是對的, 是對台灣網路環境有正面幫助的, 那請繼續吧.

thron wrote:
看完別人的文章在回應...(恕刪)
surrolin wrote:
向來只有付中華電信錢,從來都沒有倒過來的事情發生,就算是google大神旗下的YOUTUBE也是要乖乖付錢
誰叫google大神在台灣沒建設XD,以上才是國際笑話...(恕刪)

以Google舉例並不算好...
請自行Google 下列二則新聞,即會明白爭議點在那裡.這二則新聞都跟中華電信並無直接關連,是由聯合國旗下國際電信聯盟(ITU)主辦,應該算是具公信力的吧!!

"電信商 將對網路業收過路費"
"硬體製造商 也得分攤網路投資成本"

alphatop6238 wrote:
所以說你根本就沒看懂...(恕刪)

三年前?我現在就告訴你6年前一開始公司的icp也不是在hinet上,不過後來光是純粹對外國的穩定度就讓老闆三天兩頭唸,不得不轉用hinet...如果當初兩雄比hinet提供連美國更好的頻寬,今天大家會瘋了用貴死的hinet?用戶多了ICP還會沒事選更貴的hinet?兩雄有被規定不能吸收因為ICP向hinet需求頻寬增加的費用,還是承受不起扶植ICP的花費?好像方法就只有讓ICP架在hinet再靠TWIX 互聯一樣,當初三方的差距可不向現在這麼大....

至少大家都同意
1.互聯條件應該要調低,
2.isp之間應該要用淨流量結算費用

至於twix歸誰管我想也不是重點,畢竟TWIX對hinet的誘因說實在是太差了,乾脆規定會員對twix提供的頻寬下限算了




其實中華電根本就不甩NCC,難怪之前NCC放話要收回最後一哩,悲哀的NCC, 手上什麼武器都沒有,難怪一事無成。
就說沒看懂還不承認. ip peering 講的是 ISP 互連, 我不知道你一直講國外國外是想要講什麼?

再說一遍: ip peering 是島內 ISP 互連, 跟建設沒直接關聯; 我手上沒有 TWIX 六年前的資料, 想必不會是比 3Gb 還大的導尿管, 你都會講六年前如何如何, 還搞不懂藉 TWIX 綁架 ICP 這招真是厲害.

事實就是今天如果 last mile 沒被 cht 綁走, TWIX 跟 HKIX JPIX 一樣健全, 對台灣網路使用者才是好事, 不但島內 ISP 可以公平競爭, 國外 ISP ICP 也可以直接進來台灣. 人家跳過台灣直接在香港設點還不能讓你們理解嗎?

thron wrote:
三年前?我現在就告訴...(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