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岸有賣光纖冷接工具,自己家裏面光纖佈線可以DIY化了嗎?


animeservice wrote:
前輩的意思是乾脆自己家裡面的距離自己量一量,直接跟賣家開規格,然後在配光電設備以及牆上小工具,扣一扣就可以結案了,工具買什麼都是多餘。

這樣會比較省事...(恕刪)


1.你還是用電卡,所以沒必要用光傳遞,因為距離不遠,光電轉換又損封包.

2.即使專業機房在配線,也沒用剛好長度的,都是定規的尺寸線材直接使用,為了用几次而去買設備??
有必要嗎?

3.光纖只要不去折它,品質都很好,但容易出問題的都是接頭,你自己做的頭品質無法控制.也無法量測.

如果讓我重佈線,我也想要改佈光纖,不是浪不浪費的問題,當初四分管拉個4條CAT5e就快死人了,core switch 只能放在透天房子中間的樓梯間,不然10幾條線拉不進房間,CAT6我壓根不敢奢望。以後10GbE看來也是無緣。

如果改用光纖可簡單了,魚線的細度,暗管想拉個16條應該都不是問題,速度至少10GbE也沒問題!
pinky911 wrote:
如果讓我重佈線,我...(恕刪)


你家還有管線可穿網路線 ~~ 我家是完全沒有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faxio wrote:
我最近也自己搞了 ...(恕刪)


看到大大佈線,讓我想到idra

我曾經也有想過家裡已經是FTTH,是否該把電腦端到中華電信小烏龜這段換成光纖,會不會在傳輸上會更好

一個光纖卡加模組+switch就蠻貴的,不符合成本

想想還是等光纖在家用真正普及化再來考慮....
animeservice wrote:
沒有打廣告的意圖喔,只是剛好在淘寶看到東西。
...
而且光纖相同長度下比銅線還便宜又輕,可是有關自行家裏面光纖DIY的文章卻不常見(又或者是很老的文章),常見的反而是中華電信光纖佈線到自己家的文章。....(恕刪)


這種光纖工具組多半是組合一些 皮線鉗、米勒鉗、定長器、光纖切割刀、酒精棉(瓶)、包包、紅光筆、光功率計..等,這些東西在台灣賣,價錢貴的的不像話,而淘寶賣卻便宜的不得了,台灣很多網路職業賣家都是從對岸淘過來再加個幾成利潤來轉賣,您如果會淘寶且剛好又有興趣的話, 不妨自己去淘來用, 可以省去中間商人轉賣的差價, 便宜不少錢.

這種工具組是專門用來處理光纖皮跳線&冷接頭用的, 中華電信FTTH外包廠商施工人員, 有很多也是使用自己淘寶買的光纖工具組.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 小弟也淘了一大堆回來學習, 把玩幾次之後就一直丟在角落, 剛剛去翻出來看, 包包都發霉了呢!



另外, 光電轉換器有分 單模、多模、單纖、雙纖、百兆(100MBps)、千兆(1GBps)、KM(5、10、15、20、25..)、接頭(FC、LC、SC..)等多種規格,買之前可以多 Google, 做一下功課, 弄懂了才出手, 才不會買到一些不合用的東西.

billese10 wrote:
看到大大佈線,讓我...(恕刪)


這段距離不長 沒必要改用光纖
光電轉換 也會有些時間延遲 傳輸效能未必會有提升
若距離 超過100M 才要考慮採用光纖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rontzong wrote:
這種光纖工具組多半...(恕刪)

你真是專業級 純粹有興趣的玩家耶

rontzong wrote:
這種光纖工具組多半...(恕刪)


去年也去淘了一套來玩玩
冷接工具組的價差挺大的,光纖切割刀的好壞做工就差很多了...光纖夾具長度刻度不怎準
所以購買的時候要確認配的是什麼光纖切割刀,淘寶上便宜的切割刀通常是偽住友電工切割刀,要小心
如果只是在自家使用倒是沒差,若是工程單位在使用,遇到切割完角度偏差大,切完後纖芯碎裂的...大概會瘋掉


雖然是便宜的切割刀,但切割好的角度透過熔接機顯微鏡來看,倒是還可以接受啦




至於SC快速冷接頭的衰減控制在1~3dB就很不錯了
發送光源是1310nm SFP 功率是-0.56dbm
重做2次頭,衰減分別為2.05與1.06dB





800621234 wrote:
雖然是便宜的切割刀,但切割好的角度透過熔接機顯微鏡來看,倒是還可以接受啦


你還有熔接機 ? 看來你不只是玩玩而已吧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樓上神人學習態度,不過實用性方面我會建議採用3M Fibrlok套件,買光纖附接頭的尾纖用 3M Fibrlok II 2529冷接頭接合,因為對岸製作的冷接端子材質及精密度不是很好。
另外就是挑一顆好一點的光纖切割器,對冷接效果有非常不錯助益。還有淘寶賣的3M Fibrlok冷接頭都是贗品,建議ebay或amazon購買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