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固網100M VS 台灣大寬頻500M

kd023717 wrote:
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
實際情形就是正常人的頻寬都是用在下載
上傳使用率非常低
就算是有多人在用
但實際上用的人不可能完全重疊
30/5=6這種算法叫做阿Q算法
何況羊毛出在羊身上
今天頻寬越大價錢也越貴
如果把不常用的上傳頻寬設得比較小來達到較高的CP值對大部份的人才划算
而且你只會舉中華的頻寬比怎麼不把價錢打出來
看看這頻寬比的代價是多少


你錯了,
正常人是 " 上下載都使用 ",且都很重要才對。
不然照你說的,電信業者為何不推出 1000M / 1M 的方案 ?
反正上傳用不到啊,就慢慢等,總有一年會上傳完成的對吧 ?


你需求少,是因為你上傳的頻寬限制,侷限了你的想像與應用,
以前 3G 網路慢又貴,不方便打視訊電話,現在 4G 不只頻寬大多了,反應(ping)也快多了,
打視訊電話(line 視訊等等)、傳照片 等等,現在不就變得家常便飯了嗎 ?
真的會像你說的,正常人都用不到上傳 !?

你的論點很奇妙,前提都是建立在 " 以前不需要、現在沒想要、未來也不必要 "。

阿Q算法嗎 ? 若網路並非一個人使用,確實每人能夠使用的上傳根本就不到 30M,
更別忘了網路在下載時,會占用部分的上傳頻寬來傳送網路封包,
以 100M 下載來說,通常會吃掉 1~2M (甚至更多)的上傳頻寬用來傳送封包訊息。

(下載檔案(紅色方塊)時,需傳送新的封包(綠色)來確認之前下載的封包是否有完整被下載。)

以這樣算法,500M 下載全速跑時,還得再扣更多上傳頻寬,
搞到最後 30M 上傳頻寬只剩多少就不言而喻囉。(雖然這樣估算非常粗略就是了)



頻寬越大確實越貴啊,但仔細看看 :

台灣大寬頻 500/30 => 牌價是 2399 台幣/月、特殊優惠方案是 799 台幣/月
中華電信 500/250 => 牌價是 1799 台幣/月、優惠方案是 1599 台幣/月

中華雖然 1599 價格是 799 的兩倍,但上傳卻整整是 8.33 倍以上,
所付出的每一塊錢,誰 CP 值比較好呢 ?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阿Q算法啦


不知台灣大寬頻的 500M 出國之後又剩下多少

KevinYu0504 wrote:
你錯了,正常人是 ...(恕刪)


照你的算法以500M全速下載會佔掉10M上傳那也還剩20M

大多數的一般人會隨時都處於500M全速的情形嗎

假設一部藍光30GB用500M來下載也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

你所提出的都是非一般大多數人的情形

頻寬越大越好這誰都知道

但是難道不用考慮口袋深度

難不成每個人都是月入300K用2399吃到飽

我一開始就有說了

請問上傳30M可笑的點在哪?

如果沒特殊用途一般人上傳30M會不夠用?

重點在"一般人"

但是你只會提出特例跟未來應用

沒錯,科技進步是好事

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上傳30M可笑的點到底在哪?

有目前一般人就夠用而且便宜的可用卻要被說可笑又是為何

kd023717 wrote:
照你的算法以500M...(恕刪)


我就是那個1個人使用台灣大500/30的用戶,雖然只有我1個人,但我除了電腦之外,還會接PS4、平板等之類東西,就算同時下載、或上傳東西好了,這30M對我來說還是很夠用
我覺得我被你扯遠離題了。

我沒打算來跟你爭論或者探討到底網路頻寬要多少才是 " 夠用 ",
也不打算跟你爭論誰的 CP值 比較好,畢竟這些都是見仁見智的。

我主要一開始吐槽 500/30 這種比例 " 很好笑 ",
是因為看不慣業者打著高速網路的名號或者宣傳,
但上傳卻只願意給杯水車薪的量。

有趣的是,台灣大寬頻之前上傳了一個 Youtube 影片 :
公司爛網路救星!台灣大哥大 企業光纖上網
廣告影片內主打上傳速度快,傳檔不用等,但我在該影片下面留言,
反問都 2018 年了,卻只願意給 30M 上傳,這樣算快嗎 ?
隔天該影片就變成 " 這部影片的留言功能已停用。"

好像有點那麼玻璃心 ...



以前 ADSL 因為技術限制,下載與上傳的比例確實無法做對對等,
所以就出現了下載比上傳快的方案。

但台灣大寬頻的 500M 鐵定是採用光纖網路來架設,
根本就不會有以前 ADSL 的技術限制,
為何還是只願意開出 500/30 這種可笑的上下載比的方案呢 ?

我只能猜,這是刻意的,反正會願意申裝的人可能根本不在意上傳速度,
既然消費者不在意也會繼續花錢支持,廠商何必尋求進步 ?
等到消費者在意再慢慢升級,還可以當作是給福利,何樂而不為 ?

但相反的,也很多人知道上傳速度的重要性,
願意花更多的費用去申裝,所以就不會去考慮台灣大寬頻這種方案。
如果你覺得價格貴,兩家業者都有提供更便宜、速率較低的方案,
中華甚至還有低收補助方案,都是可以考慮的。

你所花的錢所享受到的頻寬有多少,亦或者 ISP 對國外頻寬的速度與 Ping 值,
申裝前多打聽一下比較好。

KevinYu0504 wrote:
我覺得我被你扯遠離...(恕刪)

是採用光纖混合同軸架設,所以還是用DOCSIS 3.0的架構,
去查一下DOCSIS 3.0的上傳能開的頻道數,在加上調變的
技術,你就會知道是技術的原因.
im872245 wrote:
是採用光纖混合同軸架設,所以還是用DOCSIS 3.0的架構,
去查一下DOCSIS 3.0的上傳能開的頻道數,在加上調變的
技術,你就會知道是技術的原因.

所以即使是 500M 方案也不是 FTTH 啊 ?

我查了一下 DOCSIS 3.0 Cable 的資訊,
參考 Mobile01 chih_haohung 大的資料 :



如果數據正確,台灣大寬頻的 500M 方案只給 30M,不是不能更高,
而是明顯刻意的。
KevinYu0504 wrote:
所以即使是 500M...(恕刪)

你去看一個不用Cable Modem的人的資料幹麻?
更何況他已經多久沒更新資訊了.
現在是下載24個頻道,上行八個頻道.
這是同一個光纖投落點下的所有CM用戶
共享的,上行開那麼大,某中華鐵粉又會
在那邊哇哇叫了.
真正的FTTH上行才會開比較大.
台基科-彰化區,是FTTH供裝
下載300M/上傳100M

KevinYu0504 wrote:
會申請這種 500 M 網路總不會只有一個人用網路吧 ...?
光一個人就吃 30M,萬一申請 500M 是要給 5個人分,
一個人不就只能擁有 6M 上傳 ? 那乾脆改用 3G 網路還比較快勒...(恕刪)

這不是40m在笑30m嗎....
這種說法才讓人三條線
這樣人家也可以500m笑100m了
而且可以笑得比較大聲
KevinYu0504 wrote:
我主要一開始吐槽 500/30 這種比例 " 很好笑...(恕刪)

真的不知有什麼可笑
ADSL 8M上傳也是只有640k
就像為什麼光世代300m為什麼上傳不是弄個300m
要搞個100m的道理是一樣的
im872245 wrote:
你去看一個不用Cable Modem的人的資料幹麻?
更何況他已經多久沒更新資訊了.
現在是下載24個頻道,上行八個頻道.
這是同一個光纖投落點下的所有CM用戶
共享的,上行開那麼大,某中華鐵粉又會
在那邊哇哇叫了.
真正的FTTH上行才會開比較大.
台基科-彰化區,是FTTH供裝
下載300M/上傳100M


我是剛好 Google 到他的文章,
改謝你補充 :D

你貼的方案相對就有良心多了
台數科應該也是得走 FTTH 吧 ? 畢竟上傳有 100 Mbps。

uwlek199 wrote:
這不是40m在笑30m嗎....
這種說法才讓人三條線
這樣人家也可以500m笑100m了
而且可以笑得比較大聲


40M ? 別忘台灣大寬頻 100M 方案的上傳只有 10M。
中華也有 500M 啊,上傳是 250。
是誰笑誰 ~

且重點我根本不是在笑上傳誰多誰少,
而是在笑上下載的比例如此懸殊好嗎 XD。



uwlek199 wrote:
真的不知有什麼可笑
ADSL 8M上傳也是只有640k
就像為什麼光世代300m為什麼上傳不是弄個300m
要搞個100m的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現在只能拿 ADSL 來說了嗎 ?
前面就提到過了,ADSL 是先天技術限制,但光纖跟 Cable Modem 3.0 可沒這問題,
速度都遠勝 ADSL。

確實我認為網路最好是對稱的啊,
看看對岸香港或者其他已開發國家,網路方案上下載頻寬都是一樣的,沒在區分上下載速度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