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023717 wrote:
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
實際情形就是正常人的頻寬都是用在下載
上傳使用率非常低
就算是有多人在用
但實際上用的人不可能完全重疊
30/5=6這種算法叫做阿Q算法
何況羊毛出在羊身上
今天頻寬越大價錢也越貴
如果把不常用的上傳頻寬設得比較小來達到較高的CP值對大部份的人才划算
而且你只會舉中華的頻寬比怎麼不把價錢打出來
看看這頻寬比的代價是多少
你錯了,
正常人是 " 上下載都使用 ",且都很重要才對。
不然照你說的,電信業者為何不推出 1000M / 1M 的方案 ?
反正上傳用不到啊,就慢慢等,總有一年會上傳完成的對吧

你需求少,是因為你上傳的頻寬限制,侷限了你的想像與應用,
以前 3G 網路慢又貴,不方便打視訊電話,現在 4G 不只頻寬大多了,反應(ping)也快多了,
打視訊電話(line 視訊等等)、傳照片 等等,現在不就變得家常便飯了嗎 ?
真的會像你說的,正常人都用不到上傳 !?
你的論點很奇妙,前提都是建立在 " 以前不需要、現在沒想要、未來也不必要 "。
阿Q算法嗎 ? 若網路並非一個人使用,確實每人能夠使用的上傳根本就不到 30M,
更別忘了網路在下載時,會占用部分的上傳頻寬來傳送網路封包,
以 100M 下載來說,通常會吃掉 1~2M (甚至更多)的上傳頻寬用來傳送封包訊息。

(下載檔案(紅色方塊)時,需傳送新的封包(綠色)來確認之前下載的封包是否有完整被下載。)
以這樣算法,500M 下載全速跑時,還得再扣更多上傳頻寬,
搞到最後 30M 上傳頻寬只剩多少就不言而喻囉。(雖然這樣估算非常粗略就是了)
頻寬越大確實越貴啊,但仔細看看 :
台灣大寬頻 500/30 => 牌價是 2399 台幣/月、特殊優惠方案是 799 台幣/月
中華電信 500/250 => 牌價是 1799 台幣/月、優惠方案是 1599 台幣/月
中華雖然 1599 價格是 799 的兩倍,但上傳卻整整是 8.33 倍以上,
所付出的每一塊錢,誰 CP 值比較好呢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阿Q算法啦

不知台灣大寬頻的 500M 出國之後又剩下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