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1080 wrote:
FTTH OLT有EPON...(恕刪)

費率要報NCC是市場領導者的廠商,固網部分是中華電信,其他業者不需要,至於為何那麼貴,還不是
因為要補MOD的虧損,因為MOD的科目是掛在固定
通信網路,之前該工會理事長就講過了,,呼籲
中華把真正的固定網路的資料公開,不要跟MOD掛在
一起算,可惜高層聽不下去

JV1080 wrote:
FTTH SP的分光比有2:32也有1:128...
FTTH GPON OLT有1G也有10G跟上層銜接....

一直在想要不要回,為了反反智,我還是回了一下

你中華哪邊有2:32的分光器? 你可以說出台灣能看到這種spliter在哪一個箱子? 箱子編號給出來

這個在GPON叫做type B protection, 我至今尚未在中華電信的網路中看到過,
包括所謂企業用的固定制使用GPON供裝

1G上行的OLT就中華買的7342是,人家大豐買的MA5600T都有至少四個10GE uplink。
不需要刻意強調自己的缺點,在設備上planning的無知

JV1080 wrote:
網路又分實體電路(固網)和網路服務(ISP)
在固網部份,有沒有保證頻寬??負載平衡??分散路由??異地備援??網管節點流量監視與QOS等等........
在網路服務部份,與固網介接的頻寬,本身的用戶數,連國外的頻寬等等......(總之是有沒有超賣頻寬)


新年一到就這麼幽默

VDSL,16M、35M只有保證MOD會吃掉你10M。高速率要300M以上,data多開的頻寬15M才可以抵掉MOD unicast吃掉的頻寬

load balance甚麼? 是你的DSLAM還是OLT有開LACP? 就一個uplink port還甚麼平衡?

異地備援更意外了,前面說GPON沒有type B了,OLT要放兩台,然後人手動拔feed fiber過去另一台?
還是你BRAS塞車或是當機,會自動切換到其他BRAS? 換BRAS都馬要OMC機房手動調整,你哪個骨幹局看過自動換的。

網管流量監控,只有下行,有沒有上行? 上行不達 你的DR測速小幫手怎沒有跳異常處理SOP?
為什麼有些人同時申請三路1G/600M,中華會把它放在同一個分光器之下? 讓他的上行不足?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5449332

QOS我反而希望他不要做,做了 就變這樣,連各家的免空或VPS速度出問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5221918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5449332

本身的海外頻寬/用戶數,自己去TWNIC查一下頻寬在搭配公告的寬頻用戶數....缺點當成優點講也是幽默到


JV1080 wrote:
以上都會影響所謂的服務品質......
就像同樣是搭火車,高鐵跟台鐵的區間車,搭乘的舒適感受會一樣嗎??

電信費率受電信法的規範為:公眾費率,電信業者必需呈報主管機關NCC核准,而且必需全國都一體適用.......
不然,新北的市區大樓的1G在固網實體電路部份的費率,會比新北偏遠山區的8M,還要低...........


一般人鐵路公司不會讓搭高鐵買坐票的人坐板凳,頂多賣個站票

花錢申請了1G,結果居然還是給會當機的路由器,那它升級到底得到甚麼? 得到...QOS?

拿1G比喻是太超過了,而且也不是多數人都可以申請,拿一個常見一點的100M比喻
新北市區的100M/40M促銷價是699,版上有一串大樓在討論。ADSL 8M牌照價格是698

所以 市區大樓的100M是可能比偏遠山區只能請ADSL 8M貴 1元的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JV1080 wrote:
你說這個,跟我說的...(恕刪)

請去看固定通信管理規則,裡面有說市場領導著費率需住管機關審核,行動通信管理規則也有,市場領導者也需要審核,就是那三間°
至於固定通信會計科目,有包含固定網路和MOD這一塊,不詳細切出來,誰知道中華說固網是不賺錢
是不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個ADR和上市公司就是要
透明度,關國安啥事,更何況這樣呼籲的還是中華
的員工,可見固定通信這一個科目有太多太多的
東西混在一起,需要放大檢視
im872245 wrote:
請去看固定通信管理規...(恕刪)


切開?切開我看朕董200萬用戶,這輩子就無緣達成了吧?怎麼可能切開?

JV1080 wrote:
MOD本來就是固網...(恕刪)

原來公司治理還可以跟國安牽扯在一起,
該工會理事長在股東會表達的是,該把一些
會計科目更透明更清除的表達,這也是沙賓
法案的精神,難道固定通信不能更細項嗎?
一定要統包在一個科目嗎?更細項難道不是
對投資人跟ADR的持有人更好嗎?
stephenchenwwc wrote:
我用凱擘 500M/ 50M. 若是台南南天的, 還有 800M/ 150M.
斷線我沒遇過, 升速也有1.5年. 用起來很不賴.
聯外, 國外雲端多線速度也 ok.


您的體驗和我的有天壤之別.


你的凱擘大寬頻 Cable上網 500M/50M

如果是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例如 Hinet免空/Google免空)持續不間斷下載一小時的下載速度穩定性呢?

PS: 我的 Hinet FTTH上網 300M/100M 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例如 Hinet免空)持續不間斷下載二小時的下載速度都能穩定的維持在300Mbps
chih_haohung wrote:
如果是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例如 Hinet免空/Google免空)持續不間斷下載一小時的下載速度穩定性呢?
PS: 我的 Hinet FTTH上網 300M/100M 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例如 Hinet免空)持續不間斷下載二小時的下載速度都能穩定的維持在300Mbps...(恕刪)


這和雲端穩定度有關.

多線程的, 多任務的, 總體下載要超過 40MB/ s, 是涼涼的.

不用到尖峰時段, 有些站, 或網頁伺服器的反應就是比較慢.
聯米國, 請用 IBM 官網測, 具指標性.


請考慮網路總花費, 還有, 能不能申請得到需要的網速.
我是當時只能用有線網路, 中華的等太久了.
現在, 這邊是中華 ready 了, 但, 我沒想換.

這就是商機的把握, 失去了一個客戶, 可能永遠都喚不回來.
做生意都是這樣滴, 要搶回客戶, 就要花費更巨大的力氣.

目前, 是沒見到有啥"巨大的力氣"出現!

stephenchenwwc wrote:
這和雲端穩定度有關.

多線程的, 多任務的, 總體下載要超過 40MB/ s, 是涼涼的.

不用到尖峰時段, 有些站, 或網頁伺服器的反應就是比較慢.



如果由我提供Hinet載點 給你, 你願意用
你的凱擘大寬頻 Cable上網 500M/50M 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持續不間斷下載一小時的下載速度穩定性測試嗎?



朋友家裝凱擘500M,測速都有跑到滿速,他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用爽爽~

melody520520 wrote:
朋友家裝凱擘500M,測速都有跑到滿速,他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用爽爽~


如果是用Speedtest測速, 只有短短20秒的測速, 其實非常不客觀


要看網路業者在尖峰時段(21:00~23:30) 有無超賣頻寬

在尖峰時段(21:00~23:30) 做HTTP持續不間斷下載一小時的下載速度穩定性測試

就會見光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