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lfox wrote:
就我所知
一個人應該只有一顆腦袋、兩顆眼睛(有錯請指正)
就算再怎麼貪得無饜
有辦法整天24小時都在看片??
我的重點在於資訊流通越快, 資訊會翻倍在翻倍的成長, 是學理
你講的是有辦法消化這些爆炸的資訊, 消化不掉資訊是個人的因素
消化不掉資訊, 新的資訊還是會進來
假設一部A片是60分鐘
今天網路速度剛好一天可以下載24部, 那如果從頭到尾看完剛剛好一天
但如果今天網路速度加一倍, 一天就可以下載48部A片
請問你會每一部都從頭看到尾嗎?
我看是看頭, 看中間, 看尾巴高潮吧....
★皇極驚世★ wrote:
我是覺得先別預估以後會怎樣
不如先開放看看
開放之後觀察使用情況,再來因應對策
而不是怕東怕西的,怕被使用者吃倒頻寬
我覺得開放LL頻寬封印這件事情是一刀兩面
開放後使用者雖然頻寬增加, 但大家頻寬都增加了, 相對的Core端的流量相對的也會變大
扣除在自家ISP內的流量, 自家內的流量當然沒問題可以滿足的, 不過剩餘的其他都流量是要出去的
peering/transit肯定要增加, 這種東西不是要買多少量就可以買的到, 還要看賣的人要不要賣, 而且要賣你多少量
尤其國外的ISP, 人家有人家整體網路平衡的考量, 人家才不會因為要做生意就同意賣你peering/transit
當買不到的時候,即使使用者的LL頻寬加大,到ISP測速網站測速也達到速率
自家連網當然快,但互連部分的速度肯定會比現在還要糟糕
當然, user會說ISP應該自己去增加peering/transit的頻寬, ISP也知道
但這些絕不是去尋個價,議個價, 然後蓋了章之後就成交開始服務的, 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洽談尋找的
ISP本身也要有些地方可以吸引對方願意賣你peering或transit, 像是客戶, 自己的服務, APP...
要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讓賣方願意賣peering或transit, 願意便宜賣你, 也把他的流量也導向買方ISP(賣方也得利)
回頭看看台灣四大固網, 有哪一家可以做的到上面的事情?
只有CHT比較成氣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