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推出高速上傳低價光世代50M


squarelfox wrote:
就我所知
一個人應該只有一顆腦袋、兩顆眼睛(有錯請指正)
就算再怎麼貪得無饜
有辦法整天24小時都在看片??


我的重點在於資訊流通越快, 資訊會翻倍在翻倍的成長, 是學理
你講的是有辦法消化這些爆炸的資訊, 消化不掉資訊是個人的因素
消化不掉資訊, 新的資訊還是會進來

假設一部A片是60分鐘
今天網路速度剛好一天可以下載24部, 那如果從頭到尾看完剛剛好一天
但如果今天網路速度加一倍, 一天就可以下載48部A片
請問你會每一部都從頭看到尾嗎?

我看是看頭, 看中間, 看尾巴高潮吧....



★皇極驚世★ wrote:
我是覺得先別預估以後會怎樣
不如先開放看看
開放之後觀察使用情況,再來因應對策
而不是怕東怕西的,怕被使用者吃倒頻寬


我覺得開放LL頻寬封印這件事情是一刀兩面
開放後使用者雖然頻寬增加, 但大家頻寬都增加了, 相對的Core端的流量相對的也會變大
扣除在自家ISP內的流量, 自家內的流量當然沒問題可以滿足的, 不過剩餘的其他都流量是要出去的

peering/transit肯定要增加, 這種東西不是要買多少量就可以買的到, 還要看賣的人要不要賣, 而且要賣你多少量
尤其國外的ISP, 人家有人家整體網路平衡的考量, 人家才不會因為要做生意就同意賣你peering/transit
當買不到的時候,即使使用者的LL頻寬加大,到ISP測速網站測速也達到速率
自家連網當然快,但互連部分的速度肯定會比現在還要糟糕
當然, user會說ISP應該自己去增加peering/transit的頻寬, ISP也知道
但這些絕不是去尋個價,議個價, 然後蓋了章之後就成交開始服務的, 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洽談尋找的
ISP本身也要有些地方可以吸引對方願意賣你peering或transit, 像是客戶, 自己的服務, APP...
要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讓賣方願意賣peering或transit, 願意便宜賣你, 也把他的流量也導向買方ISP(賣方也得利)

回頭看看台灣四大固網, 有哪一家可以做的到上面的事情?
只有CHT比較成氣候...

豬年...豬頭啊... wrote:
我的重點在於資訊流通...(恕刪)


這東西,就扯到IX問題了。

就因為網際網路的資訊是公開且互相傳遞的,為了用更有效的方式去達成資訊交換,才會有IX的產生。

各業者透過IX來交換資訊,一來流量大的就跟IX租用大的頻寬,二來小型業者或網路服務供應商也能透過IX與各家業者連接。

舉凡香港、日本、韓國,幾乎都是這樣的作法,但台灣?去年的台固互連事件吵了許久,但真正問題點還是沒展現出來,有興趣去翻翻前面的文章,蠻多人對於目前台灣IX的作法非常不表認同。

連IX都這樣搞了,其他地方還會進步?不要鬧了,我也不用舉太多例子,懂得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不懂的就請自己去查資料。

畸形的台灣網路環境

NYPD SWAT wrote:
畸形的台灣網路環境


其實IP Peering嚴格起來講, 國外的作法基本上跟台灣一模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這是國際慣例
但國外因為價格競爭和市場夠大又開放,所以是相當均衡的市場; 但台灣市場卻很畸形, 中華是一隻怪獸, 其他的ISP無法跟其競爭

我認為IP peering這個機制是沒問題的, 但問題是NCC對IX這塊的想法不明, 總認為用手段和機制去解決, 就像上次台固和中華的爭議

其實NCC可以針對IX的規範重新訂定, 例如IX為財團法人, 採用會員制, 會員費供其營運所需
另發照時要求ISP必須強制與IX介接, ISP與IX介接電路必須大於平均30分鐘流量加上20%備用流量空間, 備用流量空間不足者必須一個月內擴頻完成
這樣就能解決問題
只是要看NCC有沒有決心要這樣做
豬年...豬頭啊... wrote:
其實IP Peeri...(恕刪)
只是要看NCC有沒有決心要這樣做

NCC要是敢,台灣的網路市場、媒體市場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豬年...豬頭啊... wrote:
其實IP Peeri...(恕刪)


不過NCC敢要求華電更正嗎?應該不敢拉。

況且等等又有人會跳出來說華電是營利單位,要以股東利益為考量等等的......

當初IX就是交通部要求下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業者間的資訊交換。

現在變成用互連來壓制對方的工具,看看四大固網連入到TWIX的頻寬就知道了。

好的作法,就如同您說的,要求業者依照自身客戶規模,依照比例擴充線路到IX中。

其他小型的ISP業者也可透過直接與IX接續來發展,促進網路產業活絡。
豬年...豬頭啊... wrote:
我覺得開放LL頻寬封印這件事情是一刀兩面...(恕刪)

總算有個更明確的說明

像你所說的,歸咎呆丸市場實在是太畸形
㊣痔因素,加上NCC太軟,導致華奠這隻怪獸胡作非為

但還是有人沒看清事實,不斷消毒
真是為虎作倀
這裡挺無聊,退駕~~
★皇極驚世★ wrote:
總算有個更明確的說明0o0

像你所說的,歸咎呆丸市場實在是太畸形
㊣痔因素,加上NCC太軟,導致華奠這隻怪獸胡作非為

但還是有人沒看清事實,不斷消毒
真是為虎作倀 ^++^

為虎作倀的人當然有,那就是趁著中華胡作非為的時候
趁機混水摸魚的人,頻寬就已經夠小了還死巴著不放,
繳的錢也沒有比較多,對網路的發展有什麼助益?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看不清事實,不斷替這種人消毒?

當用則用,不該用的時候就別浪費,連這麼一點良心都
生不出來的人,指責別人在消毒,可信度何在?

什麼時候浪費變成美德了?
香港的100M/100M只需400台幣

香港的1000M/1000M只需800台幣
test1test1 wrote:
香港的100M/10...(恕刪)


不是400百嗎XD

每個月繳比別人多2倍的錢只能用畸形網路還在被人嫌太貪心

要感激他的大恩大德有網路給我們用

人客啊~這是什麼道理我好難懂呀

人家400塊包桌吃牛腓吃到爽才走
我們花1000塊吃碗陽春麵還給老闆嫌奧客佔桌位,要你站著吃還不能吃太多要留些給他倒回去再賣
無論是中華或是其它固網, 對台灣現在的網路競爭力不足,基本上都是有責任的
只不過我覺得台固遠傳亞太這三家的罪行比中華多一些, 因為這三家根本沒往前衝

但若說頭號要犯,非屬NCC莫屬; 自甘墮落又自廢武功, 甘願搓湯圓不願意整頓台灣網路環境

不過大家要想想,當開放LL頻寬到達物理界線, 價格大家砍著你死我活
當然消費者得利
但要想想接下來ISP要比什麼?
速度價格都已經比完了, 不就是比core端品質, 比誰願意花錢, 還有誰的APP和ICP多??
花錢砸下去改善品質是小, 錢砸下去就有
但是ISP本身APP和ICP數量和質量上沒有起來的話, 只會進入另一個惡性循環
ICP只願意往錢砸的多, 網路基礎環境好的ISP移動
體質差的ISP只會更弱
大者恆大, 小者恆小, 撐不住的就倒了, 或是被併購, 就像現在的金融業, 都是蔡辜陳的天下
如果是這樣的網路環境, 跟現在有什麼不同?

所以說, ISP不能再以網路販售為核心業務, 加值型業務漸漸成為核心業務才對
但看看,現在有幾家業者有在努力這些??沒有嘛...
例如雲端, 除了中華外,其他三個固網業者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根本沒動作
cable業者更不用說了, 根本沒本錢發展...

開放LL頻寬可以讓台灣網路發展的更好, 我覺得是個很大的問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