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用凱擘本來就是會被限速嗎?


im872245 wrote:
那些空起來的頻道,可...(恕刪)


即使第四台業者960M=24頻道x40Mbps(每個頻道可以調變的頻寬) 而且這是 全部 下載+上傳 總頻寬
而且收容幾個用戶呢?


目前台灣各地第四台業者一個光投落點普遍收容約80個Cable Modem用戶
下載總頻寬:8頻道x40Mbps=320Mbps, 上傳總頻寬:4頻道x30Mbps=120Mbps(因為和下載調變方式不一樣所以只能30Mbps)

目前 Cable Modem的總頻寬卡在 光投落點到 用戶這一段, 但未來每個用戶要跑到200M(下載)也是沒問題的, 同軸電纜線比較沒有距離上的限制, 但集縮比就很頭大了


中華電信VDSL Switch是下載總頻寬1.25G / 上傳總頻寬1.25G
收容50個用戶(包含MOD+上網頻寬), 這種VDSL Switch要換上 下載總頻寬10G/上傳總頻寬10G的光纖模組也不難, 目前瓶頸卡在 VDSL Switch這一段到用戶這一段 有距離限制 而且超過100Mbps就沒辦法了

更別說FTTH了, 他們都是 以Gbps單位來升級來計算的, 而Cable Modem的升級速度是以Mbps單位來計算



chih_haohung wrote:
即使第四台業者960...(恕刪)


說來說去還是些老話, 沒點進步

以前就有前輩在問你怎麼會知道集縮比? 你的回答就是「猜測聽說」

到現在依然不變:cable收80個,ADSL收50個~~ 說得跟真一樣

光截點收容數是可以變動的,知道嗎?

一個光點可能收"300個"1M,也可能收"3個"100M的

我很難明白你一直強調的收容數,到底跟連線速度有什麼直接關聯

重點跟本不在收容數字,而是用戶在連線上是否出現未符合預期的情況

如果慢了,就是打電話去罵人,罵到好為止,懶得罵就換一家吧~~

反正,現在選擇那麼多,cable internet(有時還有2家可選),FTTx,ADSL,社區寬頻,偷用隔壁的wifi...
esonchih wrote:
說來說去還是些老話,...(恕刪)



你知道第四台切個光投落點有多困難嗎? 因為它是用7C同軸電纜線串聯的 再用5C同軸電纜線再分接, 整個同軸電纜線的線路要重拉重改, 工程非常浩大, 就是所謂一個光點 只對一條同軸電纜線, 然後不斷分接再分接

而中華電信的VDSL技術是 一個光點 再用一對電話線 接到 每一個用戶家裡 (中間不會再分接) 就是所謂一個光點 同時對多對電話線(幾個用戶就接幾對電話線)



再來同樣是切光點, 因為用戶是申請24M(20M), 60M, 100M, 120M, 不可能事先知道, 也沒有規律性, 完全是隨機的, 那些用戶是下載狂也不會集中在某一區
第四台的Cable Modem或是電信業者的VDSL 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有可能某一個光點不是總頻寬太過閒置就是總頻寬爆了
但由於第四台切割光點的成本太高, 如果你是第四台業者為了成本考量一定是等這一個光點總頻寬爆了(而且用戶一直抱怨)你才會去切割, 這是普遍業者的心態


況且你如何得知以後 “如果未能符合預期狀況” ? 未卜先知? 一定是申請了 安裝了(上了賊船) 才會知道吧? 現在的第四台業者 或 電信業者 哪能讓你說換就換?
一定有簽約, 你想終止服務就一定要付出違約金, 每一個人都想把風險降到最低, 避免誤上賊船事後再來後悔(不是繼續度爛用到合約期滿就是違約多花錢了事)
集縮比就是個風險評估的重要指標, 既然很多人都知道了台灣第四台業者(美國也都有鎖)對於 BT下載都有鎖(廣義或是狹義), 就不用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chih_haohung wrote:
中華電信VDSL Switch是下載總頻寬1.25G / 上傳總頻寬1.25G
收容50個用戶(包含MOD+上網頻寬), 這種VDSL Switch要換上 下載總頻寬10G/上傳總頻寬10G的光纖模組也不難, 目前瓶頸卡在 VDSL Switch這一段到用戶這一段 有距離限制 而且超過100Mbps就沒辦法了


對不起請問大大

您知道MGS3712的SFP只有support 1GB嗎

您知道MGS3712下面可以掛8台VES1724嗎?? 而且新的交接箱可以放8台,含MGS3712自己後一共可以放7台VES1724,如果有加掛頂上箱,就可以放滿

您知道MGS3712大部分使用一條人打的乙太網路線與VES1724相連嗎

您可以教一下小弟,第四台的架構是怎樣的嗎

CM----CMTS----ONU----OLT----L3/MPLS----HPER----BRAS

還是

CM----CMTS----ONU----OLT----MSER----BRAS

還是

CM----CMTS----ISAM/MPLS----BRAS

哪一種呢,這樣就可以細部的比較和中華電信的差異了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chih_haohung wrote:
你知道第四台切個光投落點有多困難嗎?


小弟是生意人對於實際的工法及限制不甚瞭解
難不難是第四台的事,我只關心,我買的100M能給我跑到幾咩

僅就自身取得資訊、用戶需求及合約規範來探討

1. 以我在業界的友人透露,凱擘每年編列上億預算在切光點。我不知道其他cable業者是否也是這樣,但他們是台灣唯二敢推120M/20M的業者 (台灣大寬頻也有),且這個公司屬一類電信是需受NCC管理的,以NCC兇猛的程度應該不太敢亂搞。幹嘛要編這些錢切光點? 我想還不足以改變你對凱擘的負面觀感,但其實不是所有的Cabl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都只會擺爛,如果你願意去相信

2.用戶辦了寬頻,無論哪一家都會現場測給你看,然後你簽名表示OK,他才會離開吧!! 以我為例,光世代100M/20M雙線供裝,不接MOD的情況下,實測為75M/18M,我簽了認了。但實際在連大陸視頻及youtube慘不忍睹,海纜三不五時斷掉,這我能不認嗎! 所以就是打電話去罵人,要他們處理,就是這麼一會事。這跟光點收容數看起來關係不高吧!? 但就是影響到用戶實際使用狀況,這些能事前計算嗎?

3. 全世界家用ISP的合約裡都放了一條best effort條款,意思是最高給你買的頻寬,背後意義就是你說的集縮比,不只是cable、ADSL、光世代等等,因為有集縮,所以我們能用較底的價格取得風險較高的連線。這集縮比的刀要砍在哪個位置,就影響用戶滿意度,就是影響生意,ISP的腦子不是水泥灌的,不會有人想把客人趕跑。所以,我也是老話一句,與其相信自己的臆測,為什麼不叫他們來處理呢? 處理不好就換!!

BTW, 升100M三個月後,CHT終於告訴我:「你家線路有問題」。Good!! 我很想說,那這3個月能退錢嗎?

esonchih wrote:
小弟是生意人對於實際...(恕刪)


這是多數普通人的需求,回歸到消費者的層面去看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好、不好,這個是感受問題,而不是給一些專業的工程硬體相關說明就能合理化,普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一些評測、電信商硬體、工程那是什麼作用,事實上即使理解了,也不會改變"感受"的問題,我的百度雲同步失敗,顯示網路連線有問題,要線上看個影集或體育賽事直播卡住,上某個大陸BT論壇打不開或開啟異常緩慢,這些都是讓我有直接的感受是品質"不好"的產品,有時候我覺得一些問題在這裡討論有點快變成"政治化"的方向在走,感覺像都不用理會現實問題,就單純的,不論什麼問題我都要挺藍或我都要挺綠的立場在發言,那個感覺就像一有什麼問題,唉呦、你說到我中華的喔!或者,唉呦、你說到我CABLE的喔,然後就筆戰,可是戰完問題依然在,就我至今的使用經驗,中華線路確實存在很明顯的瑕疵問題,包括遠傳大寬頻、台灣大寬頻、So-net等....只要和中華租線路的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連外品質奇差,我很難理解一些表示中華連外速度極佳的測試和截圖是怎麼來的

jerryboshit wrote:
有時候我覺得一些問題在這裡討論有點快變成"政治化"的方向在走,感覺像都不用理會現實問題)


對不起這邊還是要和大大提醒一下

您認為中華很爛的,是他的IP路由部分,也就是回機房後的軟體設定,這部分的確不容易去掌控

我也覺得HINET做得很爛

但網路還是有容易掌控的,因為電信設備是寡占市場,很容易可以猜出你府上到電信局機房這一段經過的設備

這一段好壞非常容易判斷,只要明確說出設備傳輸使用的協定,以及一些SNR和穩定度相關的數據

這些燈進去數據機都可以發現

反過來說台灣固網的IP路由我覺得寫得不錯,但實體線路就覺得有點糟糕

內湖一棟大樓停電了,台灣固網連國外全死,因為他只有那個點和國外業者介接

還有他不肯推GPON,還堅守銅線,就和中華的VDSL bonding一樣,會因為各用戶大樓銅線品質不一,而發生沒事先想到的結果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對不起請問大大您知道...(恕刪)


新型的 VDSL Switch 的光口 可以支援10G的光纖模組 , 不過問題現在VDSL 最快也能支援100M, 用到新型的VDSL Switch 和10G的光口也很浪費, 反而會造成閒置頻寬大多了, 目前中華電信把VDSL收容用戶盡量都壓在40個用戶以下了(因為現在60M, 100M申請的人越來越多, 看MOD也越來越多, 怕下載1.25G總頻寬/上傳1.25G總頻寬的光口 不夠用),


你少了
CM------光投落點-------CMTS


另外 DOCSIS 是用 Cable Modem 的Mac Address 來認證的

應該是沒有 BRAS(這種DSL技術才用得到認證[ISP業者專用] {認證 PPPoE連線帳號 PPPoE連線密碼}的機制)


我認為應該是 CM----CMTS---L3/MPLS----HPER

esonchih wrote:
小弟是生意人對於實際...(恕刪)



目前 台灣的第四台用 Cable Modem 的技術有 120M/10M 或120M/20M 有商業化的速度方案
共有三家 台灣大寬頻(包含 凱擘大寬頻)[反正都算是台灣大的集團], 中嘉bb寬頻, 台灣寬頻通訊(TBC)
不過很諷刺的 這三家剛好是台灣前三大MSO, 也沒有一家對於非企業用戶 佈建或供裝 FTTH, 非常堅守他們的DOCSIS 的技術


我想樓主的限速 應該是指BT或是連去Hinet的免空(Xuite)被限速


連去Hinet的免空(Xuite)被限速本來就很正常, 因為樓主又不是 Hinet用戶,
電信業者Seednet, 或 第四台業者 台灣大寬頻(包含 凱擘大寬頻, 中嘉bb寬頻, 台灣寬頻通訊 連到Hinet的免空(Xuite)一定會被限速 (我猜和 各家ISP的介接費有關)


但凱擘在下載BT被廣義上被限制住(連接到大水管 有99%機率 只有一條, 而這一條大水管一定是台灣固網的快取 IP位置一定是 124.8.223.x BT軟體一定是 BitComet 1.09, 你的大水管絕對不是自家用戶的也不是其他ISP業者用戶的) 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猜和 各家ISP的介接費有關, 還有節省自家的頻寬有關)


如果只講 BT下載 的速度和限流狀況(越沒限流排前面)

Hinet>Seednet>台灣大寬頻(或凱擘大寬頻)>中嘉bb大寬頻=台灣通訊寬頻

除此之外 應該是沒有被限流的 你要連到中國大陸看 線上串流電視電影網站 或是到中國大陸下載免空網站 或是連去看 YouTube 應該是沒有被限流的











chih_haohung wrote:
新型的 VDSL Switch 的光口 可以支援10G的光纖模組 , 不過問題現在VDSL 最快也能支援100M, 用到新型的VDSL Switch 和10G的光口也很浪費, 會造成閒置頻寬大多了, 目前中華電信把VDSL收容用戶都壓在40個用戶以下了


您讓我困惑了

ftp://ftp.zyxel.com/VES1724-56/support_note/VES1724-56_.pdf

13. What is "Dual-Personality interface" on a VDSL Switch?
Dual-Personality GbE interface means that one 1000Base-T Copper port and one SFP
port shares the same physical interface. Only one of them can be used at a time.
Dual-Personality interface is also known as a "Combo Port".


SFP應該只有1G的支援

一台VES1724只能收容24個用戶,所以一定壓在40以下,但是只要一個交接箱裝兩台VES1724,就超過40了



另外在請問大大,所以DHCP是由CMTS來做嗎?? 那負責QOS的設備如果不是在BRAS是在哪裡呢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