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是給你沒買其他設備的時候

直接用小烏龜後面的網路孔撥號上網使用的

你買了路由器就可以當作沒啥用了

但是寫這個內容的規定,在中華電信剛推行ADSL的初期就有了

大概也是複製貼上寫寫而已吧
Brian.Y wrote:
想請教各位大大我們...(恕刪)


我這樣講你可能比較了解

浮動IP發7個給你
有沒有用到看你需求

但是對中華電信來說
假設1000個用戶,他不用準備1000X7=7000IP放在那裏待命
他可能只需要準備個兩千三千就夠這些人用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拿7個IP再用
大部分人都是1個IP(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用IP分享器加上無線AP)
其他撥接的算少數
這樣IP互相調配使用會比較好
讓真實IP的使用更有效率

在現今IP有限量的網路世界
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簡單的說,要是只有一兩個IP,我有三台電腦
我為何一定要買個分享器。

然後如果抓免空,換ip是必要的
這樣說吧!
從ADSL年代開始,中華附的小烏龜就是4個插孔接4台電腦,而上網時要個別撥接,所以基本一台小烏龜就給了4個浮動IP,為因應可能遇到塞車或是占用所以每台多給4組分別當備用,才會有你說的8組浮動IP,而現在IP分享器方便又氾濫,加上又可當無線基地台,設定好電腦一開就可以上網,免去每次開機要撥接的動作,相對的小烏龜被使用的網路孔就越來越少,一般家庭辦公室用一孔就嚇嚇叫了,但是他的機智是固定的,中華電信也沒配只有單孔的小烏龜,而固定IP一般你沒特別申請他也不會主動給你,因為你繳了錢他也沒少提供給你,所以你說你沒用到他也不會省給你。除非他可以提供2孔以下的小烏龜給你,不然就是這樣了。
真的要知足
在大陸牽一條一個月2000的線路都不一定能拿到一個浮動IP
一方寸一天地 且回首 無限藍天無限青
全球的IPv4,除了一些給非洲的還沒發放完
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的都已經全部發放完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IPv4位址枯竭
IP位址的全球性管理機構為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IANA),其下有五個區域網際網路註冊管理機構(RIR)。由IANA管理的IPv4位元址,於2011年1月31日完全用盡。其他五個區域的可核發位址,也隨之陸續用盡:亞太地區在2011年4月15日用盡,歐洲地區在2012年9月14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在2014年6月10日,北美地區在2015年9月24日。目前全球僅剩主管非洲的AFRINIC預計2019年才會發放完所有的IPv4位元址。

台灣拿到的IPv4數量(以人口數來看)還算不少
台灣人口在全世界排名56名,但拿到的IPv4數量是世界第15

中國 IPv4數: 339,941,632 人口數: 1,389,300,000 (平均每人0.245個IP)
台灣 IPv4數: 35,524,096 人口數: 23,571,990 (平均每人1.507個IP)
註: IP資料更新日期2018/03/31,人口資料日期2018/04/01

算起來平均最高的應該是美國 (平均每人4.917個IP)
Internet本就是美國人弄出來的,拿最多也意料中事
最後一名應該是北韓了,整個國家只拿到1024個IP

http://v6directory.twnic.net.tw/ipstats/statsipv4.php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国家人口列表


蝦米爸爸 wrote:
全球的IPv4,除...(恕刪)


首先只是 IANA 把剩餘資源 全部分配給 RIR 了

你說提到的
亞洲&澳洲的 APNIC
美洲的 ARIN
歐洲的 RIPE
都還有IP資源喔
只不過都是在 "last /8" 狀態 也就是剩餘不到一個 /8

像APNIC剩下 103.0.0.0/8 還沒分完; 而RIPE則是 185.0.0.0/8

像RIPE現在是申請通過最多是給/22, APNIC也是最多/22
而APNIC的話可以過一段時間(印象是一年後, 不太確定)之後 再申請第二個/22
但需要排隊

所以北韓其實可以拿到更多IP的
BTW, 北韓其實還有一段/24 IP 是中國聯通給他用的 IP宣告在原中國網通的ASN底下

LACNIC沒了解過 就不多說

有關 AFRINIC 有些八卦挺有趣的
AFRINIC其實原來還剩下一大堆IP沒分配 不只一個 /8
之前突然有一家叫 CloudInnovation 的公司去 AFRINIC 申請了一大堆IP
結果還真的拿到了 稍微搜尋了一下背景之後發現

- 這間公司是中國人開的 名字叫 Lu Heng
- 這間莫名其妙出現的公司 居然拿了/10的IP
- Lu Heng 這個人也在 RIPE 拿到了很多IP

所以 AFRINIC 現在也進入 last /8 狀態了

而這間公司拿IP的用途 就是把IP轉租給他人
AFRINIC不知道在想啥 居然這麼大的request都通過了
但看AFRINIC最近的一些活動 這間公司都有贊助 或許是收了利益吧


其實有不少人專門申請IP拿去租別人的
市場最低價大約在 50 USD / 月 / per /24 左右

最近聽說 APNIC 審核是變很嚴格 會嚴格驗證申請的企業 像是實體地址等等

其實很容易發現 很多去申請IP的公司 其地址都在同個地方
很明顯就是空殼公司 很多地方都有專門代註冊空殼公司的
akw28888 wrote:
首先只是 IANA 把剩餘資源 全部分配給 RIR 了
你說提到的
亞洲&澳洲的 APNIC
美洲的 ARIN
歐洲的 RIPE
都還有IP資源喔

感謝你的進一步說明
你對IP發放狀況如數家珍
真是厲害

根據你的說明
我繼續上網爬到一些資訊
看來後續的確就是 /22 (=1024個) 這樣發

https://www.ogcio.gov.hk/tc/our_work/business/tech_promotion/ipv6/ipv4_address_exhaustion.html
IPv4地址空間耗盡與IPv6

IPv4早於1980年代初推行,採用了32位元的地址,故此只提供有限的互聯網地址(232或四十三億)。隨箸互聯網的增長,IPv4地址最終將會耗盡。

全球的互聯網IP地址是經由互聯網號碼分配機構(IANA)管理。IANA將分配IP地址交由全球五區之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RIRs)負責,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分配IP地址予該區的機構。其中亞太網絡信息中心(APNIC)便是負責亞太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

IANA已於2011年2月3日將最後五組未被分配之IPv4區段平均分配給全球五區之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所有可供分配之IPv4區段已經完全耗盡。

2011年4月15日,APNIC宣布其IPv4地址資源僅剩下最後約一千六百萬個地址,該些IPv4地址將會"限量供應" 給其成員機構,每個機構最多可獲得1,024個IPv4地址。此措施是預留IPv4地址給APNIC之新成員和讓現有成員用于過渡至IPv6。

2012年9月14日,RIPE NCC(即負責歐洲、中東和中亞部分地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亦宣布,僅剩下最後約一千六百萬個IPv4地址可供分配。此後,每個成員機構只能向RIPE NCC申請最多1,024個IPv4地址。

於2014年6月,LACNIC(即負責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亦宣布,僅剩下最後約四百萬個IPv4地址可供分配,LACNIC所有可供分配之IPv4地址已經正式耗盡。LACNIC會根據更嚴謹的IPv4地址分配策略分配IPv4地址予成員機構。

於2015年9月,ARIN(即負責北美地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機構)宣布,已分配剩下可供分配的IPv4地址。ARIN所有可供分配之IPv4地址已經正式耗盡。

當IPv4地址空間耗盡時,並不會影響現時互聯網及各網站之正常運作。只代表再沒有未被分配的IPv4地址可供申請,互聯網將繼續正常運作,已經在使用中的IPv4地址會繼續適用。但是如需要大量IPv4地址,只可通過地址轉讓,將會比較困難及需付出更高成本代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