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下個月光世代將降價並新增3M/768k服務

guanleex wrote:
不開放就等於...其他固網都要"租用"中華的線路...

固網業者就是要建設自己的線路
ISP才是租別人的線路來用
速博台固已經爛到被人當成ISP了嗎...
pojocheng wrote:
光是降價也沒用…我們...(恕刪)


我家門口管路都埋好了,但卻遲遲不拉光纖
寫信問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回覆今年的計劃都已完成了
明年要再採購設備後才能拉光纖.
既然沒設備幹嘛這麼快挖路埋管?埋了又不裝!!
kouyoumin wrote:
固網業者就是要建設自...(恕刪)


嗯..名詞解釋一下
固網=adsl=電話線路

所以還是要用hinet的就是中華電信(最後一哩)
所以...想建設也沒辦法喔~~~
不能建設..而且你要用,中華就要收錢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開不開放..(本來就不應該獨佔)
而不是開放之後該怎麼樣作?!

不開放又要人家開放後要怎樣要怎樣...太強人所難吧
guanleex wrote:
所以還是要用hinet的就是中華電信(最後一哩)
所以...想建設也沒辦法喔~~...(恕刪)


這句話是錯的...前面已經回覆過。
瞎咪...50M/3M...100M/5M都出來了~~~~那我趕快打電話去問問看有迷有辦法從10M/2M調成50M/3M或100M/5M~~~
我覺得為何中華電信要把它的生財器具連進我家,
應該是我要跟它收這段的錢吧, 怎會我給它錢咧 ?

當然啦, 用它的線是要錢沒錯, 但線要連進我家總該給我租金吧
中華電信的錢有繳回國庫嗎??
那他將來虧損, 國家是不是要補貼給他??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第一類電信業者(固網)目前台灣只有3間:分別是中華電信、台灣固網、速博
以上三間,擁有"佈設電路"的權利,也就是說,這三間才可以挖馬路埋銅纜or光纖

而第二類電信業者(ISP)台灣就多了,像是HiNet(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台固(同時身為一類與二類電信業者)、SeedNet(現在跟速博同為遠傳集團成員)、以及亞太(APOL)...etc等中小型ISP
這類二類電信業者因為不能自己挖馬路拉線,所以就是要跟固網業者租用實體電路

說電話線是舊時代電信總局的東西,要求開放我想這就算了(畢竟是用納稅人的錢佈的線),
但是連光纖都要求已經民營的中華電信開放,而這幾間固網卻專挑那好賺回收快的地方來拉線,這就有點誇張了吧...

會賺錢的自己賺,會賠錢的基礎建設讓別的笨蛋做就好是吧...
ADSL 時代要中華電信開放迴路給民營公司是無可厚非的!!
但進入光纖的時代.......
中華電信也轉民營了!!大家都是齊頭式平等的競爭!!
都要砸大錢重新更改建設設備牽線來走光纖!!
但目前只看到中華電信肯這麼做........
其他民營業者現在只等著中華電信做完基礎建設後,
再來找"利委"撐腰抗議不公平,比照ADSL模式..用最低的成本來瓜分這些光纖基礎迴路!!
然後...中華電信因為當冤大頭花了大筆錢建設,無法短期內回收...將成本反映在收費上!!
而那些用低成本得利的業者看到中華電信不降價,
公司成立不是以慈濟為宗旨,當然不會帶頭降價殺出一條血路!!
故仍維持與中華電信微小的價差!!
讓消費者感覺是不敷成本在經營光纖市場的錯覺??!!
然後...一群被迷惑的消費者就一直抱怨上網費多貴.........
目前台灣的建設網路環境就是這樣一直循環著...
真不知誰才是阻礙台灣網路進步得凶手!!

不過.......
中華電信...你的光纖到底何時才會牽到我家!!
最賭爛的是....機房就在離我家隔著一條街..........."按"!

大概畫圖說明一下:

假設台灣只有三家 ISP , Hinet / Giga / So-net 好了


  A --- Hinet ------ Giga --- B
      \     /
       \    /
        So-net
         |
         C

1.在這三家ISP 都有放各自養的 content (網站 A / B / C)

2.如果 Hinet ADSL 用戶要連到 A 當然沒問題, 很快
    Giga ADSL 用戶要連到 B 當然沒問題, 很快
   So-net ADSL 用戶要連到 C 當然沒問題, 很快

3.如果 Hinet ADSL 用戶要連到 B 或 C 呢?

 Hinet 必須要付錢拉電路到 Giga 或 So-net
 其他二家同理可證

 每 1 Gbit 的電路維護費用約 50 萬, 由互連的二家共同分擔

如果 ISP 的 content 真的很多, 例如現在 Hinet content 很多

-> So-net 的 ADSL 用戶對 Hinet 網站 content 需求量大

-> Hinet 的 ADSL 用戶對 Sonet 網站 content 需求量小

那麼 So-net 就要多付一些互連費用給 Hinet (國際上約 NT.500~1000/MB )

4.因此如果三家都差不多大, 那麼基本上用戶的 ADSL 都會很便宜又快

因為 ISP 會努力拉客戶, 提升品質, 降低價格, 例如現在的日本與韓國

5.如果有一家獨大, 像今日的台灣 Hinet

 變成 Hinet 向用戶收取高額的 ADSL 費用

 同時 Hinet 再向 So-net 等其他 ADSL 收取 NT.7500/MB 的費用, 電路費另計

其中 Giga 的 content 相對比 Hinet 多:

-> Giga 的 ADSL 用戶對 Hinet 網站 content 需求量小

-> Hinet 的 ADSL 用戶對 Giga 網站 content 需求量大

所以 Hinet 應該要付互連費用給 Giga , 以得到互連的頻寬

但現實狀況是, Giga 說願意免費與 Hinet 互連, Hinet 卻反過來

向 Giga 要互連的費用, 沒有任何道理, Hinet 說不連就拉倒

 光是以無名現在 3GB 的流量, 照算一個月就要付 1500萬以上給 Hinet

 因此 Hinet 二手收錢, 造就了 Hinet 一年有近百億的營收

 也阻礙了台灣 content 業者的發展

6.以 2M/256 來說, 你一個月繳給中華電信其中有 440 元是電路費

 在電信局時代就用國家的錢架設好的電話線路, 現在卻只有 Hinet 可以用,可以收錢
如果電路費不是由中華電信收取 (例如政府收取 NT.100)

那麼你一個月就可以少付 340 元, 你說便宜了多不多?

7.為什麼公平的互連會促使台灣的網站 (content) 大量發展呢?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明:

A. Hinet 每個月向 330 萬 ADSL 用戶收費 => Hinet 賺錢

B. Giga 努力做出用戶想要用的網路內容 (content) => Giga 花錢

此時 Hinet 應該要付錢給 Giga 以取得 Hinet 用戶想要的內容

(例如現在 Hinet 就是花大錢和大陸與日本買互連的頻寬, 因為用戶需要)

因此 Giga 才得以繼續支持 content 的發展, 這是一個正向而且良性的競爭

換言之, 如果台灣的 ISP 之間有公平的互連, 那麼不但只是 Giga, 接下來

還會有 So-net/Sparq/台固/Seednet 都會很願意扶持有創意的內容網站

這樣最後受惠必定是台灣所有的用戶, 除了 ADSL 變便宜外, 頻寬跟著變大

服務變好, 最後台灣的內容網站也才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因為可以把精力

花在開發新的功能與服務, 而不是每天傷腦筋在怎麼與 Hinet 談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