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lock_conan wrote:龍頭業者的競爭對手建設所帶出來的競爭環境,沒有競爭對手建設的競爭,你以為香港與日本會這麼快有今天的網路環境嗎?別傻了,別忘了日本的 NTT 也是國營電信公司轉民營的。 是喔!只會舉日本香港怎麼不舉韓國韓國電信市佔率>50%前身也是國營的,可沒有強悍的民營業者怎麼可以發展成全世界平均網路速率最快的國家?他大可跟中華電信一樣擺爛....
stargroup wrote:奇怪了固網執照已開放...(恕刪) 一些爛固網就不提了免得罵髒話,但地方上還是有一些默默鋪光纖或是cable業者,為什麼他們沒辦法提供更多網路速度,因為中華挾用戶以令諸侯,IP peering費用收太兇了,這種惡性循環下你覺得還有好的網路競爭空間嗎??與其打他們不鋪設光纖不如讓中華開放競爭還比較快....(中華比葉問猛,葉問一個才能打10個,中華有用戶的元氣彈一個打全部還有剩....)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篇討論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1532670&p=1#19153149http://blog.urdada.net/2009/03/24/197/
角角哥 wrote:一些爛固網就不提...(恕刪) NCC不想管ISP互連這塊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權有責的單位不想管又能如何不過這是各家網路供應商之間的問題跟有沒有提供更高的速度或更便宜的價格雖然有相關但並不是卸責的藉口何以地方區域業者能提供大範圍10M或20M雙向的速度資金規模遠大於區域業者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民營固網做不到中華黑歸黑爛歸爛被逼急了還是會生出高速一點的偽光纖回頭看看其他業者有哪家有在拉線部線還不都想著等你中華鋪好拉好我再來租一下拿著一類執照賺二類執照的錢沒有競爭哪來進步當競爭對手都在用走的不換掉這些競爭對手怎能期待有精彩比賽執照年限一次就是25年你難道想看未來15年還是這種網路環境
stargroup wrote:NCC不想管ISP互...(恕刪) S大,我的回文一開頭就提到先不要講那些令人想罵髒話一類執照業者,看地方上默默自行拉光纖的業者(非走中華線路),都光纖到家了還是提供上傳比例這麼鳥的速度(256K/2M.2M/8M 光纖???),一類執照業者無法期待,二類又被ip peering制度壓榨無法給更好的速度,你覺得受益最大的中華有可能推出好的商品嗎??與其叫沒救的一類執照業者去鋪光纖,不如集合力量給默默拉光纖的地方業者,強力要求中華開放IP peering讓地方業者提供更佳的產品,地方包圍中央等大家跳槽地方業者,我就不信中華還敢姿態這麼高~~最大的就是他,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很難要求他端出牛肉...之前發起的連署就是想打這一塊,可惜了解的人少加上違反版規被移到回收桶,目前已寫信給版工希望可以由他們代為發起但目前還沒有回應(沒營利性不抱太大希望)
角角哥 wrote:S大,我的回文一...(恕刪) 因為NCC根本就不管互連這塊而且也沒有任何有效作為否則中華何以敢用小水管接網路交換中心NCC要真硬起來強制各家業者依規模比例將頻寬接上網路交換中心這個部分比各ISP互連去談價格更快更有效如果各ISP都把骨幹往網路交換中心接就不會存在你所謂的問題
個人覺得IP peering這事情如果要拿出來講, 真的是"龜笑鱉無尾"為什麼非得要靠跟別人peering才能去哪裡呢, 去看看人家大陸, 聯通鐵通教育幾個大的, 大家都各自管各自的領域, 也沒有peering問題(只是聽當地同事說, 要跨互連部分比較慢, 尤其教育的要連出來....)人家last maile還不是比台灣快, 價格也沒比台灣貴話說回來如果真的要檢討, 台固遠傳這兩個一類固網, 和那幾個比較大的cable業者,像中嘉和網, 自己要好好檢討為什麼自己的colo價格比中華便宜, 品質也不輸中華阿,為什麼人家還是願意colo在中華?另外為什麼發展雲端有聲有色, 軟體業者像微軟, 像趨勢, 都指定要找中華上雲端??他們自己呢? 雲端到現在到底做了些什麼, 有哪些軟體業者找他們上雲端??至於那些cable業者就更不用說了, 上雲端?? IA都做不好了還要上雲端?所以, ISP自己都不"莊敬自強", 自己都不發展自己的APP, 不願意自己開創流量來源要怎樣期望人家主動找自己peering??不是我要替中華說話,雖然我也很厭惡中華但我覺得IP peering 的機制很好, 根本沒調整的必要NCC也根本不用插手, 一切都是市場供需機制去運作就好這些業者自己不努力,總要靠別人不努力而賺錢,哪有那嚜好的道理在
kysf wrote:是喔!只會舉日本香港怎麼不舉韓國韓國電信市佔率>50%前身也是國營的,可沒有強悍的民營業者怎麼可以發展成全世界平均網路速率最快的國家?他大可跟中華電信一樣擺爛.... 拜託,你也看看韓國的民族性和團結,台灣人做得到嗎?韓國政府對民間重點企業的支持,和韓國人對國產品牌的支持,台灣政府和台灣人做得到嗎?這就是我為什麼不舉韓國的原因,香港跟台灣一樣是華人社會,而日本 NTT 國營轉民營的過程跟台灣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