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刪除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ONU目前還是國際標,價格昂貴!ONU價格昂貴,也是造成XPON設備使用率偏低的主因…
如果國內的網通業者,能夠取得關鍵技術(而非只是代工),以台灣人的智慧,結合"內建無線及硬撥、DHCP、NAT、Firewall"等區網功能,才能創造三贏(網通業者.電信業者.消費者)

FTE6086是EPON的ONU,EPON未來會逐漸被GPON取代..
早年使用EPON是沒辦法的,因為GPON尚未成熟!

FTE6086應該是沒有提供WEB介面
沒有"內建無線及硬撥、DHCP、NAT、Firewall"等區網功能,登入ONU並沒有意義…
chang987 wrote:
ONU目前還是國際標,價格昂貴!ONU價格昂貴,也是造成XPON設備使用率偏低的主因…
如果國內的網通業者,能夠取得關鍵技術(而非只是代工),以台灣人的智慧,結合"內建無線及硬撥、DHCP、NAT、Firewall"等區網功能,才能創造三贏(網通業者.電信業者.消費者)

FTE6086是EPON的ONU,EPON未來會逐漸被GPON取代..
早年使用EPON是沒辦法的,因為GPON尚未成熟!


BCM63168、BCM68385價錢差很大,差到很昂貴?? 還是甚麼零件很昂貴??

ODM不夠關鍵也不夠技術,那CPU算不算關鍵?? 你知道I-040G-A的5VT2310是5VT這家台灣公司設計的?

台灣的人"智慧"要先解決ISP提供客戶的設備不夠開放競爭,輸了俄羅斯、西班牙甚至印度

我們的規格真的很陽春,你講的那些功能除了firewall不是每個都有(都完整),其他人家都有了

網通業者只有ZYXEL、DLINK、HITRON贏了,其他像是智易、啟碁、建漢、達創這些都還沒"贏"

電信業者一直都贏很大,消費者....P880、6740C、CDE30364沒那麼不堪了,略贏一點點


EPON早期是日本主推算是日規,GPON算是美規,台灣廠商一直以來都要在美日規戰爭選邊站,僅此而已

GPON只不過在2001年晚了EPON幾個月,甚至還早了一年在2003年被ITU正式承認,EPON要到2004才被IEEE承認

使用EPON只是美日規之爭的巧合,不是GPON不成熟,某程度也算是當時採購者沒遠見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ONU很貴,是跟VTU-R相比,扯到"BCM63168、BCM68385價錢差很大"??離題了…..

話題在談供法(V供或H供,V供單埠或Bonding),扯到”ISP”也離題了…..

EPON是舊技術,GPON技術產品成熟也才3年多,日本FTTH發展較早,當然大多是EPON,顛倒時空關係

EPON架構頻寬小,集縮效益差,擴展性無…..
相對於GPON的頻寬大,集縮效益強,擴展性佳,結果會如何,可想而知…

當然EPON,成本低,適合頻寬需求不太,用戶較少的山區和人口嚴重流失的鄉村地區…….不適合未來的300M用戶!!

chang987 wrote:
ONU很貴,是跟VT...(恕刪)


我補充一下EPON的歷史 早期2003年日本在商用一開始時
EPON的下載總頻寬只有622.5Mbps, 大概在2006年才有所謂 Giga-Ethernet PON 簡稱GEPON,
也就是下載總頻寬1.25Gbps, 之後下載總頻寬只有622.5Mbps的EPON也漸漸從市場上消失了, 市場是也不再分 EPON還是GEPON 統一稱為EPON 也一定都是1.25Gbps以上的速度

有人看這一段EPON演進會霧煞煞的 以為還有另外一種PON稱為GEPON, 其實就是EPON
EPON的上層頻寬就只有1G,下載總頻寬1.25Gbps,並沒有意義..
GPON的上層頻寬卻是20G*N,N可隨需求而擴充…..
所以我說:EPON架構頻寬小,集縮效益差,擴展性無…..

但也因EPON架構小,成本便宜,寬頻總用戶(A+V+H)數在800戶以下使用,比較符合經濟效益…(暫定3年後,(A+V+H)數在800戶,H會佔400戶)

不過,我認為最好的方式,不是小局使用EPON,而是以局間中繼光纜的方式跨局…32*.65=21,21個用戶使用1心中繼光纜,400戶也只要20心(10對)

集縮效益:1個20G跟20個1G相比,能供裝的用戶總頻寬,差很大.......
chang987 wrote:
ONU很貴,是跟VTU-R相比,扯到"BCM63168、BCM68385價錢差很大"??離題了…..

話題在談供法(V供或H供,V供單埠或Bonding),扯到”ISP”也離題了…..

EPON是舊技術,GPON技術產品成熟也才3年多,日本FTTH發展較早,當然大多是EPON,顛倒時空關係

EPON架構頻寬小,集縮效益差,擴展性無…..
相對於GPON的頻寬大,集縮效益強,擴展性佳,結果會如何,可想而知…

當然EPON,成本低,適合頻寬需求不太,用戶較少的山區和人口嚴重流失的鄉村地區…….不適合未來的300M用戶!!


ONU很貴是甚麼很貴?? 不是CPU很貴那是塑膠殼很貴還是螺絲很貴

ISP還在想著買舊設備舊技術,所以才有你講的沒有硬撥沒有WIFI,這在講究服務的現在是很怪的

中磊和智易當初是EPON和GPON一起做,後來EPON少人用加上中國全面GPON,才停產EPON

EPON和GPON當時是同時發展的,日本當時為什麼選EPON這我不知道,但不可能因為一個技術早了一兩個月發展所以就幾乎都用一個技術

EPON一開始網管功能確實比GPON差,但擴展不擴展是後來才看得出來的

EPON成本低了多少?? 是甚麼低?? 供裝方式依樣,他的splitter會比較便宜嗎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石光上林 wrote:
中磊和智易當初是EPON和GPON一起做,後來EPON少人用加上中國全面GPON,才停產EPON

EPON和GPON當時是同時發展的,日本當時為什麼選EPON這我不知道,但不可能因為一個技術早了一兩個月發展所以就幾乎都用一個技術

EPON一開始網管功能確實比GPON差,但擴展不擴展是後來才看得出來的


你的時間軸有問題, 中磊和智易並不是最早開始做PON的, 2003年通過的GPON和今天的版本也大有不同
早年的GPON是以ATM為主架構的PON型態, EPON是一開始就是用Ethernet為藍本, 所以是packet based
2003年第一代的VDSL在日本已經大量布建, 不管是用EPON或VDSL, 都可以共用後面的接取和核心網路
GPON真的大量開始起飛, 是大約05/06年將packet based放進來的時候才被大量採用
ITU在2008年重修了GPON規格, 把ATM整個拿掉才變成今天看到的版本

全世界的HDTV多半是用H.264為主, 只有日本是以MPEG2, 因為日本走太早了
PON的情況是類似的


還有韓國的 衛星直播電視
1080i HD台 都是MPEG2編碼居多

很多網友光看流量會嚇死人

但 MPEG2 : H.264 壓縮效率比 1 : 0.45

但如果要幹掉 台灣引以為傲的 公視HD台 流量13Mbps@H.264
至少要28.8Mbps@MPEG2

不過人家的技術用的比較早 所以相對沒有那麼先進


yenchee wrote:
2003年通過的GPON和今天的版本也大有不同
早年的GPON是以ATM為主架構的PON型態, EPON是一開始就是用Ethernet為藍本, 所以是packet based
2003年第一代的VDSL在日本已經大量布建, 不管是用EPON或VDSL, 都可以共用後面的接取和核心網路
GPON真的大量開始起飛, 是大約05/06年將packet based放進來的時候才被大量採用
ITU在2008年重修了GPON規格, 把ATM整個拿掉才變成今天看到的版本



感謝提醒

確實沒注意現在的GPON都是GEM了

剛剛去看了一下G984.3

確實在2008/3其他都被取代了

ATM是中國版本的GPON沒有,其他國家還是有相容啦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