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關於網路線超過100米以上的有哪些接法呢?

hairyhead wrote:
可能會先考慮從淘寶買光纖再加PVC管來接吧

所以接法這樣子對吧?
A棟ROUTER→A棟尾端HUB→CAT6網路線→光纖轉換器→SC光纖-----SC光纖→光纖轉換器→CAT6網路線→B棟HUB→B棟各層終端.(恕刪)


接法沒錯

覺的保護管可以考慮軟管的

比如:空壓管(PVC耐高壓風管)


價錢不確定是不是比一般硬質的 PVC 管貴。



但好處是可以彎。沿著山坡地、埋在土裡什麼的,比較服貼。較不影響景觀。

空壓管,外皮是非常硬的,手去捏腳去踩,壓不下去。拿鐵鎚敲,也只是稍微凹陷,又立刻復原。具有緩衝性。

如果硬質的,拿鐵鎚敲、石頭打、彎折,會破掉。

具體比如地震(剪力),硬質的可能破裂(滲水進去),這種軟管的沒事。

**********************************

光纖不清楚是不是耐拉性不好。

但有點好奇:為什麼要去拉光纖?
(閒來無事,要用光纖玩拔河?)

如果有要用保護管,應該拉保護管就行了吧。光纖只是穿過去而已。


VDSL2 設備除了貴,還有速度慢。可能最高 100M 吧(看機種而定)

電話線也比較貴(含銅),但容易買。

100M 也許現在夠用,但以後A棟網速升級,B棟因為 VDSL 電話線,不就一直被限制在 100M。

到時又想砍掉重練,改用光纖了,那為何不一開始就用光纖。重複施工,白費工的不是嗎。


再論「LAN 區域網路」。

也許以後會買 NAS(檔案伺服器),放影片、照片、音樂、文件檔案...等等的,共享。

買一台,放在其中一棟就好了,兩棟都可以共享(透過 1G 區域網路),不用兩棟都各買一台。

如果區域網路只有 100M,速度很坑爹啊。傳到睡著

*******************

關於價錢,可能有誤解:

光纖轉換器(橋接器)
一組 (二台) 約 600元

VDSL2 數據機(橋接器)
一台 2,000元
二台 4,000元

※ 古董,通常比較貴的。

橋接器都要兩台一組的(A-B 兩端各一台),光一台沒有用。

fedora wrote:
接法沒錯
覺的保護管...(恕刪)


不好意思
可以再請教光纖線的規格差別嗎?
因為有請廠商報價
他們有問到...

光纖線
單模單芯
單模雙芯
雙模

接頭
LC-LC /FC-FC /ST-ST /SC-SC

像要拉到100M戶外以上
單芯和雙芯
會影響傳輸嗎?

另外接頭的部份
這個是直接影響轉換器的裝備接法嗎?

問了2、3家
他們報價1米雙芯/15元~25元
轉換器1對/3000元...

請問有比較建議怎麼買或挑什麼品牌比較好呢?

想說趁暑假天氣熱的時候
再自已下水道慢慢多拉條光纖佈線
(冬天下水道冷到爆...)

謝謝
hairyhead wrote:
不好意思可以再請教...(恕刪)


單模單芯的話要搭配Bidi 規格的單芯光收發器。

這種的通常都是LC或是SC連接頭。

下圖即是SC及LC的單芯光模塊。

另外也有光收發器跟光模塊做成一起的。




hairyhead wrote:
光纖線
單模單芯
單模雙芯
雙模
接頭
LC-LC /FC-FC /ST-ST /SC-SC
像要拉到100M戶外以上
單芯和雙芯
會影響傳輸嗎?...(恕刪)


那些資料,google 應該都可以查到

隨便找到的幾個:
光纖 - 維基百科
多模光纖與單模光纖、相關介面說明
光纖網路系統


多模與單模:






多模光纖(Multimode Fibre, MMF)
外觀:橘色外皮
-----------------------------------
● 內芯直徑大,10~100微米,光為折射前進
● 光衰較大,傳輸距離較短(但也有好幾公里)
● 設備用 LED 光源即可,便宜
● 適用區域網


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re, SMF)
外觀:黃色外皮
-----------------------
● 內芯直徑小,7.5–9.5 微米,光為直線前進
● 光衰較小,傳輸距離超長
● 設備需 ILD (雷射)光源,較貴
● 適用於超長距離電信傳輸(數百公里級的)

※ 微米,10的-6次方(0.000001公尺 或 0.00000001 公分)

多模 與 單模,最大差異在:傳輸距離

設備方面:單模光纖對光源的波長有限制要求,需雷射光源。設備較為昂貴。


網路速度方面,主要由設備決定。

最低至少也有 1Gbps 。

更高速的 10GB、1TB 的設備,一般人看到那個價錢應該不會想買。


************************************

芯線數:



歷史:
早期的光纖,一芯作傳送, 一芯作接收 ,所以一條光纖裡的芯數一定是成對的,4芯就等於有二條獨立光纖,12芯就是有六條。

後來科技進步,用一芯就可同時做收發。

用一根光纖 收+發資料的叫 DiBi

用一對光纖傳送多種不同光頻率的叫 CWDM/DWDM


一般多芯光纖,主要目的為保險用,怕裡面斷芯,一芯如果斷了,那條光纖就廢了,而多芯的斷一根仍可繼續用。

電信級的,才會把多芯,拆成多個光纖通道使用(通道愈多,頻寬愈大),需要設備支援。


************************************

其實如果要自己 DIY 的,買對岸掏寶的就好了,至少便宜台灣的 5~10倍以上。

像那個收發器報價 3千,
掏寶上的一組兩台才台幣 600元


戶外用的強固型光纖,掏寶找找也有賣的






不是買一輪的,是指定米數,裁剪賣的。

一米多少錢 * 要買的米數。

不過頭要自己打,這種線非標準的,冷接頭不確定能不能直接套用,可以問賣家看看。

掏寶有一個阿里旺旺通訊軟體,類似 LINE 或 SKYPE,都是用那個和賣家溝通。中文可通,差別只是簡繁體。

fedora wrote:
那些資料,google...(恕刪)



請問強固型光纖這款淘寶賣的
它這組是單模單芯的嗎?
單芯和多芯有辨法從外表辦識嗎?

至於LC或SC的接頭
只要找相對應的轉換收發器就可以了吧
應該不用看用什麼光纖線來使用哪種接頭方式吧?

因為第一次要接觸光纖線自已去拉
很多方面不是很懂 (只懂的接CAT線)
本來直接先問廠商的
廠商卻建議我不要自已拉
他們都報價現成接好的線和工錢
其中一家連工代料報價就8萬~10萬

一開始想到中華給我的光纖是用VDSL
所以才想上來請教各位還有哪幾種可以接
看來光纖比較適合長久考慮下的方法之一
因為除了拉到B棟外
以後可能在A棟附近還會有C棟產生
(因為哥哥也買房子在老家A棟附近)
一樣都是中華拉不到光纖的範圍...


感謝各位的指教說明~ 謝謝
fedora wrote:
接法沒錯覺的保護管可...(恕刪)



有錢就直接打微波,速度夠,100米小CASE

線長100M用POE中繼就好了,CAT6用大廠線通常沒問題
不然就改走同軸電纜,100m設備不貴

用fiber整死自己而已

sc跳線拿來當室外型的佈放...你跟我開玩笑?

耐高壓的空油壓管很貴...要佈放用pvc
記得曾看過用不可見光,在兩棟大樓頂端進行傳輸的設備
只是不知這光是屬於紅外線或雷射就是了...

tsengleoo wrote:
記得曾看過用不可見光...(恕刪)


這種大多是打微波

hairyhead wrote:
請問強固型光纖這款...(恕刪)


這種的才稱得上是強固型光纜。

電桿斷了,光纜還不見得會斷!




hairyhead wrote:
請問強固型光纖這款淘寶賣的
它這組是單模單芯的嗎?
單芯和多芯有辨法從外表辦識嗎?...(恕刪)


掏寶找找,想要買什麼的,應該都有賣

上面圖片那款,是單芯的。
1米才台幣 2元,買來拔河都不心疼



如圖,它是線本來就包有兩根鐵絲之外,旁邊又黏了一根更粗的鐵條加固。

黏的那根鐵條,可以撕開分離,剪斷後吊或綁在柱子之類的,旁邊再用電火布膠帶繞個幾圈,防止它又撕開。

除了方便施工時固定線材外,這種鐵條加固的,拿來拔河真的可以的。(耐拉度很高)

很多戶外型同軸電纜也是這種設計。旁邊多黏了一根鐵條,可以撕開。


單芯和多芯,規範沒有顏色區別。只能靠外觀粗細大致判斷,但不好判斷。如果規格沒寫,就是剝開線材看,幾芯就一目了然。

上面網友貼的那種超粗光纜,肯定是多芯的。那種多半不是只給一戶用的,終端接設備後,會再分出好幾條光纖通道。

粗不見得就耐用,只是裡面包比較多條芯和填充繩,所以才粗,頂多塑膠皮比較厚和硬而已,但拿普通剪刀,說不定剪幾下就斷了。

鐵絲、鐵條加固的,才是耐用。老虎鉗都不見得好剪,要用油壓剪才容易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