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自己打網路線水晶頭嗎?您懷疑過性能嗎?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Champion Hare wrote:
這位Zman大的blog我看很久了。
不過這個40cm怎麼來的?我問過一些製線的廠商,他們說20cm也不成問題。


是否要有最短長度,要看你的網路環境而定。

Ethernet 是 CSMA/CD 機制,傳輸前要偵測是否有其他人在傳資料,在 10BaseTX、100BaseTX 環境下,如果你還使用 hub 這種東西,而不是 switch 的話,那麼會有最短長度限制,不然 CSMA/CD 機制會無法正常運作。如果你用的是 switch 而且都全雙工了,那麼基本上不用理會最短長度。

有一種說法是說最短 2.5m,但這是需要經過計算的,10BaseTX 跟 100BaseTX 並不同,速度差了十倍,怎樣也不會有一樣的長度,計算方式要看教科書了,太久沒碰。話說清大黃能富那本書蠻不錯的。XD

fedora wrote:
我家裡有一條 20公尺左右的,雜牌 cat5e 無遮蔽的悃裝,自己壓頭,從2樓到3樓,走戶外,switch 是 3com 5port 小台的,網卡是螃蟹的,速度只有 11~20MB/s,這樣不知道正不正常?

感覺也沒比 100M 快多少,還上下漂浮很大,很後悔浪費錢換 1000M switch...懷疑是線或檔案伺服器硬碟的問題。


你這是線材太爛或是壓爛了,我自己壓製的線跑 80~90MB/s 沒有問題的,switch 是五六年前 SMC 那批 8 port 小 switch,還會爆電容。XD
慘了 我把家裡現有的 串聯電話線(八芯),用電火布包一包, 把四條芯整個串起來當網路線用...
用的還可以, 看影片都還OK... OH 我是跑10/100.. 好吧 我是亂入的....

不過最近有自己打頭的經驗, 原本工人來接, 接完之後網路不通, 我發現根本是打錯(水電行老闆, 不期不待). 他也為了方便,大概留了類似1樓的錯誤示範那麼長..感覺一拉就會斷...

自己剪掉之後重新壓. 剝皮的長度是以"水晶頭可以咬住塑膠皮"當標準. 我想這樣應該不會拉太長才是...
畢竟那個頭很短阿....而且我相信沒那麼不堪, 會因為這樣出什麼大問題..
是的整條線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那兩個地方.
也就是"人"的部分.

我想這也是樓主認為自己打水晶頭不好的地方.

所以市面上也有一些水晶頭是可以把線拉穿過去的.
降低多平行線的部分.
bulibi wrote:
錯了,就是線頭那部分會影響,如果是 EIA-568A/B 的規定,解開變成平行的雙絞線最好不要超過 1.2cm


雖然我也是覺得儘量不要自己打水晶頭.
不過是有但書的.

機櫃裡面的機器.不打.
牽扯到重要資料傳輸的.不打.
...
..
.

之類的.

我覺得這標題下得很好.
跟水果日報有異曲同工之妙.
夠聳動.可以引起爭議.
不然要是下了個模糊的標題,可能就不會上熱門討論了.

完美的利用某些人喜歡反駁個性來把文章衝到熱門.讓更多的人看可以看到這篇文章.
謝謝您! 不過我的需求不是這個.
我的狀況是這樣:
我住透天, 8PORT SWITCHING 在2樓
而4樓書房建商只預留一個網路孔, 但有3台電腦上網的需求
我又不想再買無線分享器或另一台 SWITCHING
如果要再拉兩條網路線上來, 以一般的網路線粗細, 我怕暗管塞不下
如果換成扁式網路線, 又沒辦法自行壓頭....
所以才在找雙母座的璧嵌式資訊座, 不過目前只找到雙母座的延長線接頭
殘念....
神祕知識學會的成員們,有時會想要體驗塵世間的樂趣,而他們從不愁無人雇用。
lincy1122 wrote:
想請問您看到的理論在...(恕刪)

測試當網路線超過100米時候效果...
基本上也是有測試項目的...也是要靠高階儀器量測

自己家裡隨便裝 也能跑80起跳...卡在HDD的I/O上面...giga-lan 沒這麼難..

難道要像我同事copy compare N萬次不能錯5次 這樣才叫標準?

TO樓主 你那個圖 線留那麼長 真的是騙三歲小孩 不用我做 你隨便找一間上市公司的MIS做 每個都是標準頭

線真的留的像圖那麼長 一拔就掉了 能動我隨便你..那只是廠商誇張表示做錯的樣子而已..
一條3米 patch cord 材料成本不到30元,3分鐘可以做好一條...

假如您知道市面上的patch cord也是經由人工壓製,再做熱沖膠,
還會推薦購買一條上百元的現成patch cord 嗎?

小弟我在資訊網路工程待了六年,做過的案子不乏科學園區,各大專院校及政府機關,
提供給user的patch cord包含機櫃端,有五成是由公司提供線材及接頭,委由工廠製作,
三成是購買線材廠商的patch cord(也是人工壓製熱沖膠,只是多了個包裝袋),
剩下都是工程人員當場製作,或是員工帶回家做當代工賺外快

這些patch cord 都經由fluke 測線儀,測試過再交由user

至於花線也好,單心線也好,user驗收大多只看測試報告,及材料是否符合規格即可




62chaokai wrote:
您有自己打過網路線水...(恕刪)

一般會賣的網路線也多半只是比便宜而已
可以用就好

戳戳小老頭 wrote:
我的狀況是這樣:
我住透天, 8PORT SWITCHING 在2樓
而4樓書房建商只預留一個網路孔, 但有3台電腦上網的需求
我又不想再買無線分享器或另一台 SWITCHING
如果要再拉兩條網路線上來, 以一般的網路線粗細, 我怕暗管塞不下
如果換成扁式網路線, 又沒辦法自行壓頭....
所以才在找雙母座的璧嵌式資訊座, 不過目前只找到雙母座的延長線接頭
殘念....
...(恕刪)


這個接法對你可能有幫助,一般家用跑100Mb這樣接沒問題~~
當然如果是跑Gb這樣接就不行了
我自己也這樣用,因為要接MOD又不想多拉一條線,所以就這樣湊合著用,不過區網並沒有因為這樣接就變慢或不穩定,你可以參考看看~~

看了老半天,我發現癥結在於是樓主自己做出「patch cord = 花線」這個全新的定義

同樣是zman部落格,幾篇提到PATCH CORD的文章
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段話是說「patch cord = 花線」

請自己GOOGLE一下,patch cord 指的是兩個固定端點之間的 patch(補充、補丁、延長)cord
是在定義那條線的功能,而不是定義那條線的材質,說白話一點就是指延長線或是補充線

簡單的說:牆壁的電源插座 > 一個電源延長線兼邊變壓器 > 筆記型電腦(這是一般人的正常使用方式)
而這時候的變壓器包含前後兩端的電線,就叫做 patch cord,沒人在管他是實心線還是多絞線

簡單的說:牆壁的資訊插座 > 一條兩端打水晶頭可拆卸活動的網路線 > 電腦(這是一般人的正常使用方式)
而這時候的一段活動的網路線,就叫做 patch cord,沒人在管他是實心線還是多絞線


實心線還是多絞線,這是功能與成本的考量
如果要說品質與長距離優勢,一定是實心線優勝,而多絞線成本較低
一般家用等級電源線來說,你有沒有看過誰家的電源總開關上10A、20A的配線敢用多芯線(花線)的?
只有在10A下的電器產品單體配線才有可能使用花線(收納考量)
相同電流之下,多芯線的表面溫度是比較高的,也就是容易發生電線走火的原因之一
只要你接過電,耗電量高的地方一定是以拉實心的白扁線為首選,不可能去拉多芯線(花線)

而在高伏特數的電傳輸上,粗的實心線雖然有絕對理論優勢
但是卻敗在成本以及粗線的彎折性(不適合卷曲運送,因為使用時要拉直是天大的問題)
所以又反過來以多芯線為主


在網路線的配置上
固定配置線的長度跟patch cord的長度是有相對關係的
patch cord最短建議不要低於40CM、最長要計算固定配置線的長度
(一樣無關於你的patch cord是實心線還是多絞線)


62chaokai wrote:
您從來沒看過?並不表示沒有
中華電信來安裝ADSL、VDSL數據機內附的那條綠色的網路線就是patch cord。

樓上已經有人動手了,我就別再浪費一條線了

沒錯,中華電信來安裝ADSL附的那條網路線就是 patch cord
但是這是指這條線的功能叫做 patch cord,而不是這條線的材質叫做 patch cord

有玩過幾年電腦的人應該都有感覺,中華附送的這條線不普通廉價的那種差,是更差~

62chaokai wrote:
如您電源供應器上那條電源線、筆記型電腦上的電源線、一般家用電力延長線、您家液晶電視的電源線、您家音響的電源線、您家電風扇的電源線、冷氣機的電源線(做成插頭,如窗型冷氣機)、甚至大電流的電烤爐上的電源線,需插在牆壁插座的電源線應該幾乎都是"花線"組成

舉個耗電量10A以上,還敢用花線的例子吧~
你說的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10A以下的,有的甚至3A、5A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