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高速網路固網發展vs.4G5G無線高速網路發展新世代技術討論

kissfood wrote:
當然台灣的家用光纖還是比4G快,目前台灣家用光纖開放申請到1Gbps的速度.
雖然沒有香港10Gbps或日本2Gbps快,但掛BT或其他P2P就已經很爽了.




日本寬頻網路10G光纖上網,引爆網友熱議!

香港電訊發表網上行10G光纖入屋,資費方案:港幣2,888元/月(折合台幣12,202元/月)

2015年02月10日,香港電訊(港交所:6823),率先發表了全世界最快10G光纖上網,全新的高速寬頻網路,提供了連線速率:10G/2.5G,網上行10G光纖入屋,資費方案:港幣2,888元/月(折合台幣12,202元),需綁約24個月,用量為無限,提供了1個10GbE的有線網路埠供連線使用。


"人家都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

"無意間看到
日本去年六月就有10G光纖上網
每個月只要9,800円(税抜)
等於台幣2842元
在日本的收入來說這樣算很便宜吧
可以申裝的範圍涵蓋東京都與神奈川県

反觀台灣的光世代 到現在還是6M~100M
300M和1G是寫爽的 根本無法申裝
更不用說要價台幣3599元" 發言內容為轉載,詳見上述連結

石光上林 wrote:
近年來有幾個縣市已經逐步在改善這個情況,如桃園持續推行共構管線,招募引新業者建設網路。或是業者與教育網路合作,學校機房空間也能提供附近用戶光纖網路接入使用等。
但是其他縣市還是有既有業者把持,等待有一天中央政府實現真正的電信自由化。
台灣也在等待那一天,業者會真正的透過競爭、投入新技術好設備,來改善用戶的固定寬頻體驗。


寬頻上網大戰再起,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有望迎戰升速1000M!


由於中華電信在台灣,寬頻網路的部份,幾乎是屬於市場壟斷,中華電信喊水會結凍,一直沒有其他固網業者敢出來嗆聲,說要一決雌雄。即便是台灣三大固網業者,遠傳電信(新世紀資通)、亞太固網寬頻電信(東森寬頻電信)、台灣大寬頻(台灣固網),也沒有在最後一哩大戰裡,來跟中華電信進行廝殺,而是採取合作方式,來進行最後一哩佈局。不過,一直處理中華電信獨大的最後一哩,在中華電信光世代持續領先多年之後,終於有業者出來迎戰。這次,是傳統有線電視台業者,來跟中華電信一絕高下,而且,採用的,不再是比較次級的Cable Modem,而是改用FTTH,要用光纖上網,來迎戰光纖上網。不過,別忘了,在台北,還有一家台北光纖,這邊也有300M、1000M,300M光纖上網提供300M/300M,一樣採包月制,1000M光纖上網的話,則是採用計量制。在光世代之下,各家業者連環出招,來個光世代大火拼,挑戰誰才是真正的光世代之王。


中華電信的新挑戰者出現,不再採用DOCSIS技術Cable Modem
寬頻上網的大戰,從上一個世代的銅線寬頻戰爭,ADSL對決Cable Modem,ADSL挫敗,接著,ADSL升級VDSL迎戰。再來,就演變成為光纖寬頻戰爭,VDSL升級2.0,以FTTB + VDSL2來迎戰,Cable Modem升級HFC(Fiber + Coax),以FTTH + Cable Modem來回擊。而後,進入了全面光纖到府的時代,FTTH以GPON與EPON開始進入市場,Cable Modem改以DOCSIS技術迎戰,DOCSIS 1.0開始發展,持續強化到DOCSIS 1.1、DOCSIS 2.0,最終升級到最新的DOCSIS 3.0、3.1。實際產品,Cable Modem量產版截至目前為止,只發展到了DOCSIS 3.0。DOCSIS 3.1晶片組與局端,仍在開發、驗證階段。以台灣凱擘大寬頻來說,其採用的是DOCSIS 3.0的Cable Modem技術,一開始只能做到可達160M/120M,目前最新研發成功晶片組,single-channel頻寬可達42.9M,最多可達8-Channel,下載可達8-Channel,下載速率可上343.1M,上傳可達4-Channel,下載速率可上131.1M,等於DOCSIS 3.0的Cable Modem寬頻上網,理論上最高可提供343.1M/131.1M(一般規格,會說可提供300M/100M)。至於凱擘大寬頻300M,為何供裝的是300M/30M,則與其能應用的頻寬有關。然而,由於DOCSIS 3.0技術Cable Modem,目前實際商品只能達到343.1M/131.1M,也無法再等到DOCSIS 3.1技術出來,Cable Modem業者決定反擊,有線電視業者開始改採FTTH,在光纖上網市場上演王子復仇記。

ko.wei wrote:
寬頻上網大戰再起,...(恕刪)
Cable Modem業者大概也只能做到終端用戶部分,或許可以跟中華搶食最後一哩終端電路,這倒是樂觀看見業者肯投資這塊,中華電信若是加碼投資海纜建設,光是做這一塊收租不知道賺多少了
YAWPYNG wrote:
現在四家固網的長途骨幹電路,各家早就超過100G啦,

光是一個教育部國網TANET就已經是100G的環島電路連結各大區網中心在使用了。


好奇耶 固網霸主:中華電信 在01很多忠實粉絲和人員...沒人出來 澄清和順便行銷的阿,照理早就應該急著跳腳.出來一搭一


其他各大電信應該也是一樣阿! 


長途骨幹電路,真的各家早就超過100G???

教育網100G也是不久前才開始營運...

學網頻寬躍升100G 上課不怕塞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李蔡彥表示,二○一三年時,台灣骨幹頻寬只有10G,遠落後南韓的160G,以及美國、加拿大、澳洲的100G,因此花了三年時間、三億經費,將骨幹頻寬一舉躍升至100G,讓台灣與世界學術研究網路接軌。

TANet 100G骨幹架構共有中研院、教育部及新竹、台中、台南等五節點,以及全台十三個區域網中心,網路架構也都有備援,可避免因單一節點故障造成中斷或網路壅塞等情形。

現今高畫質的4K格式影片傳輸至少需要25Mbps的網路頻寬,原本的骨幹頻寬10Gbps的流量最多僅能容納約四百位學生同時線上觀看數位課程,升級至100Gbps網路後最高人數可增加十倍,上千人可同時上線,保障更多學生受教權益。

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這次建置方式不是租用頻寬,而是租光纖線路(裸光纖),未來只要設備提升,頻寬是沒有限制的。

環島光纖補齊 台電可望年賺4200萬
2016-08-18

遠傳電信完成98%島內光纖建置
2000-04-24發表

中華電信建設環島10G光纖骨幹網
更新: 2002-09-04


如果原本已有10G架構,升100G網路是比較容易,但是各大電信應該還沒有提供其他終端用戶使用的100G網路設備吧
中華電信的護衛隊在01應該非常稀有
speedmax168 wrote:
如果原本已有10G架構,升100G網路是比較容易,但是各大電信應該還沒有提供其他終端用戶使用的100G網路設備吧
中華電信的護衛隊在01應該非常稀有


非也非也 護駕者眾多 跟中華電信營運處交戰的經驗 用愚民政策比較快 跳針跳針跳針跳咚吱咚吱咚吱咚吱咚...

ncc也一樣互相學習


環島骨幹如還不能100G 那就真的如您所言 "殊不知無線設備後端接的固網設備頻寬根本沒有辦法跟上" 跟不上數位資訊技術

ko.wei wrote:
非也非也 護駕者眾...(恕刪)
不過就算電信商升上100G環島頻寬,終端設備也弄齊了,但是我們客戶端設備也要跟上才行,目前能對應1G/600M的網通設備還是非常貴,更別說開放10G光纖寬頻的話,小朋友出走量也很可觀
speedmax168 wrote:
不過就算電信商升上100G...(恕刪)


面對5G等無線網路發展 環島骨幹升級勢在必行 別國都400G以上 甚至Tb速率起跳

固網台灣用戶端1G 支援性大致還ok

到時5G又會掀起一波換機潮

不過往後看~ 台灣一堆人連"光纖"普及都奢談

起跑點已輸  多年ncc都不用出來面對、都不用負責嗎?


極速光纖秒傳1T數據 下全套影集只要1秒

全球最長海底光纖Faster啟用,每秒60Tb串接美日

Google海底光纖電纜台灣延伸段開通

速度高達 26 TB/s!Google Faster 全球最高速海底光纖台灣段開通!

這條連結美、日的海底光纖電纜長達9000公里,傳輸總頻寬達每秒60Tb,Google可以使用到每秒10Tb的頻寬,預計用於Google Apps和Google雲端平臺。

FASTER是一條跨太平洋海底通訊光纜,在2016年6月30日開始運營,耗資3億美元。光纜容量60Tb/s,總長度約9000公里。
參與項目建設的公司包括中國電信國際、Global Transit、KDDI、新加坡電信、NEC(系統供應商)以及Google。
FASTER在日本千葉縣千倉町和三重縣志摩市登陸,在另一邊則於美國俄勒岡州登陸,台灣延伸段在新北市淡水區登陸。


臉書微軟聯手 打造大西洋最快海底電纜

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與臉書(facebook)26日宣布,將合作打造大西洋最快速的海底高速連網電纜。這條6600公里長的電纜,每秒可傳輸160TB的資料。

法新社報導,這條名為「MAREA」的光纖電纜將於2017年下半年完成。由於世界日益仰賴雲端運算,此一光纖電纜的目標是因應與日俱增的需求,讓科技公司客戶可快速可靠的傳輸資料。

MAREA也將是首條連接美國與南歐的海底電纜,自維吉尼亞州北區連到西班牙畢爾包。這條電纜也將自西班牙與非洲、亞洲、中東及歐洲其他地區的網路電纜相連。

Google和Facebook攜手打造高速跨太平洋海底光纖網路,洛杉磯到香港120Tbps

據國外媒體報導,Google週三表示,將與Facebook和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CSPT)旗下的Pacific Light Data Communication子公司合作,聯手打造一條跨太平洋的海底通訊光纖纜線。

這條連接美國洛杉磯和香港的跨太平洋光纖纜線(PLCN),將能夠以最高120Tbps的速率傳輸資料。根據Google海底網路基礎設施專案總監Brian Quigley所公佈的資訊,PLCN預計最快在2018年能正式投入使用。
PLCN並非是Google或者Facebook首次投入的海底光纖纜線項目。Google過去已投資相當多資金用於基礎建設。這些光纖專案包括了FASTER、Unity、SJC、Monet以及Tannat等等。
ko.wei wrote:
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這次建置方式不是租用頻寬,而是租光纖線路(裸光纖),未來只要設備提升,頻寬是沒有限制的。)


張善正還是有一點外國固網經驗的,他能看出來這個問題。

這就是我上文中強調的,unbundled access,我可以租用裸光纖,租用交接箱空間,擺放更好的設備,

來達到更快的頻寬,更低的延遲。障礙偵測與分析也可以透過該設備上的軟體完成,減少踢皮球的機會。

但是目前NCC並沒有朝這個方向去訂規則。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kissfood wrote:
說真的在台灣4G便...(恕刪)


這幾天我的680 4G吃到飽合約也到期了,正好專案小姐打給我說有699特別專案
可以準備續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