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朋友很少人知道電力線網路傳輸

當家裡客廳電視想接電腦時
又沒有網路
PLC就變的很好用了

我自己公司本身有在賣PLC
最近需求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我算是研究這東西的...我來回答一下好了。

PLC 並不是一個新技術。他的歷史也不只 10 年,實際上,早在 1920 年代就有人實際上使用 PLC 來進行遠端通訊控制了。現行的 PLC 是大概 2000 年左右人們成功將原本用於 WiFi 的 OFDM 技術移植到電力線上,速度才開始突飛猛進。

現在市面上通行的 PLC 採用 4MHz ~ 30MHz OFDM 調變,這個頻段對於「居家通訊」來說比較有利,因為除了像電腦電源供應器等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以外,其他的設備很少會在這個頻段產生噪訊。但是「比較有利」不代表「沒有問題」;電力線通訊現階段的問題有:

1. 迴路限制:由於電力線通訊是在「電力線」上跑,兩個點自然要在「同一條電線」上才能通訊。一般來說家用配線「單一迴路」斷路器的上限是 15A,通常電工配線會把固定的照明、空調等東西預先平均分配好,然後再視迴路剩餘容量多寡分配插座。雖然說一般家庭內的配線都是同一個源頭,但是訊號等於是要傳回配電盤、過斷路器、再到另一條線,訊號會衰減。還有,台灣現在通用的 110V 單相雙線式配線法,一般家庭內至少會有兩個不同相位的迴路。訊號跨相會有 40dB 至 60dB 不等的衰減,同樣也會影響通訊。

2. 負載和噪訊影響:電力線通訊的原理,其實和人類發明的所有通訊方式都相同,在載體上傳送一個載波訊號,只不過這個載體同時還跑交流電就是了。所以這個通訊同樣會受到噪訊以及衰減的影響。電力線通訊的狀況比起其他通訊還要嚴苛一點:你掛在電力線上的其他負載會隨時啟動。亦即整個迴路的噪訊和衰減條件會隨時改變。

3. 跨電錶:電錶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機械式,一種是新的電子式。不管是哪一種,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衰減。但是會不會說就「不能通」,則還是要看接收端的衰減噪訊環境等條件而定。亦即「跨電錶」並不代表「一定不能通」。或許有人聽店員、水電、專家學者說跨電錶不通的說法,這邊特此解釋清楚:一般人所講「跨電錶」,其實是兩個問題的合併:「跨電錶」以及「跨次級迴路」。亦即不只是兩條線進入兩個不同電錶,甚至源頭都是來自不同的負載變壓器(22K 轉 220V)。「跨電錶」還可能可以通,但是「跨次級迴路」是絕對不可能通的。不過 4MHz ~ 30MHz 的訊號有一個特性:很容易與電磁波耦合。所以可能會發生這種事:原本不通的兩條線,但是捲在一起,結果電磁波耦合過去,反而變成可以通,「缺點」反而變成「優點」。當然,這種「負負得正」的狀況並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常態現象。

換句話說,對於一般消費者,電力線最大的問題是他的不可預期性。你家客廳插座和房間插座能不能通,要試了才知道。而且很有可能你週末中午出去逛街買了一組 PLC,下午回家裝測試 OK,但是晚上家人把電視機、微波爐、洗碗機一開,就不能通了。重點是:如果不能通,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當然,PLC 上走的是 IP 協定,你可以把你家分區段用路由器串連起來,任何一種傳統 IP 路由協定都可以用。不過如果要搞到這種地步,我想一般人都會選擇重新拉線比較快。

而對於廣域應用,又是另外一回事。4MHz ~ 30MHz 這個頻段剛好是民間業餘無線電的頻段,在高壓線路中流竄的訊號,正好變成一個超大天線對外產生干擾。為此廣域 PLC 的標準全世界都遲遲未能決議。美國 FCC 在 2004/2005 的時候就開始處理廣域寬頻 PLC 的標準審查,但是在 2008 被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狀告聯邦法院成功,於是推翻重新制定。這個標準在去年下半進入最後公開徵詢意見的階段,如果沒意外,今年應該可以敲定。
築夢家 wrote:
當家裡客廳電視想接電...(恕刪)


某家用第一大品牌
DHP-303 雙包裝 200M的全省一個月約50個銷量

加上其他廠牌以及其他舊款規格(85M)的銷售量~台灣一年約1.5K個跑不掉

只能算小冷門

不能說都沒人知道
01之前好像也有人開箱過這類產品~
kiofrenzy wrote:
DHP-303 雙包裝 200M的全省一個月約50個銷量
加上其他廠牌以及其他舊款規格(85M)的銷售量~台灣一年約1.5K個跑不掉


現在家用的 PLC 好像都是以 UPA 的 DS2 晶片為大宗,
HomePlug 聯盟在 Intellon 去年被併購之後似乎就沒見有什麼動作。
不過 1.5K 這個量...貴公司不會一直都是用 sample 在進貨吧?

順便一提,之前 85M 的規格不是正規 HomePlug 標準規格,
那是 Intellon 晶片自定的一個 HomePlug 1.0 特殊 "Turbo" 版本。
影音呆瓜 wrote:
.............(恕刪)

我家也用這個
使用方式是樓上樓下,有跨電錶
當初也擔心不能用
目前使用狀況良好
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平安
你講的是室內電力線資料傳輸,還是室外電力線資料傳輸

如果是指室外,那你要去怪台電!

如果是指室內,我們並沒有落後別人10年,我們台灣電子網通廠都有在做此產品,

之前不流行是因為資料在電力線中傳輸太慢

現在新規章出來後有變快了,但是為什麼還是這麼少人買?

是因為太貴的關係!
ulyssesric wrote:
4MHz ~ 30MHz 這個頻段剛好是民間業餘無線電的頻段,在高壓線路中流竄的訊號,正好變成一個超大天線對外產生干擾。....(恕刪)


該頻段不獨是業餘無線電頻段, 而是高頻(HF)頻段, 俗稱短波頻段, 主要是超長距離通訊使用, 例如: 海地地震時海地對美洲各地區HF通訊, 由於訊號微弱最容易遭到BPL干擾, 最為各國業餘無線電團體抨擊.

PS: HF頻段還有航空, 航海, 廣播, 數據通訊, 外交通訊.......等等.
根據我用了一年不到的經驗..有下列問題
1. 熱..真的很熱..
2. 在我的環境, homeplug的傳輸穩定性不夠. 速率上上下下的.在40Mbps跟10Mbps之間跳來跳去, 不過如果拿來上網是絕對沒有感覺. 可如果是拿來做大檔案傳輸之用.就不太行了.
3. 我用z牌的318, 已經掛過一台送修換新了. 店家跟我說, 根據他們的經驗, 這型號的機器差不多一年過後就會出現問題, 現在正在等另外一台掛點之日到來, 而最近似乎已經有點跡象了. ..等保固過了之後, 如果再掛點.我應該還是會再去買一組吧, 不過可能就會換個牌子試看看.


現在真後悔當初裝潢的時候, 沒有把Giga網路線鋪好...唉.
之前家裡有用無線上線,不過在同一樓層的房間使用,有時候會有收訊不穩定的狀況,後來改用電力線網路傳輸上網,速度比較平均且穩定,感覺滿不錯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