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寬頻300M上網 ,端8大好禮

im872245 wrote: 轉同軸後還會有幹線,把接A跟接B的T...(恕刪)


所以一個巷子裡會有兩條以上同軸幹線?

又或公寓同一層內業者會拉兩條以上同軸幹線?
im872245 wrote:
轉同軸後還會有幹線...(恕刪)


問題不在 同軸電纜線(不管是500型鋁管[主幹道], 7C[巷弄], 5C[用戶])
而是在切光點(Fiber Node).......

VDSL的供裝方式 切光點非常容易
只要光化箱塞得進去更多 VDSL Switch
一個光化箱都有一條96芯光纜
切一個光點(可以吃兩芯或只吃1芯)就是多放一台VDSL Switch即可 一個光點就是1.25Gb(下載總頻寬)/1.25Gbps(上傳總頻寬)
只要光化箱空間夠 你要切10個光點也可以

不過一開始投資建設要砸很多錢 所以最近這4年 中華電信等於在收割之前下重本在佈建VDSL的成本

taotu wrote:
所以一個巷子裡會有...(恕刪)

有電線桿會比較好處理,但是大樓上網方式很少用DOCSIS架構
大部分都是光纖到大樓轉網路線或是電話線(VDSL)方式上網.
才不會有320M/60M的限制.
im872245 wrote:
有電線桿會比較好處理...(恕刪)


那如果收容在同一條同軸的hundreds of homes內有10個以上重度使用者,真的有業者會多拉幾條同軸去切開?還是裝死的多一點?

那大樓非DOCSIS架構的用戶最高只能到60M/20M?(凱擘大寬頻官網寫的)

taotu wrote:
60M/20M?


沒錯,應為他沒有開30a的VDSL,交換機好像才是VES1624FA和CTA(沒有+)

但其實國外17a上100M/20M的也不少,他不敢開罷了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taotu wrote:
那如果收容在同一條...(恕刪)


業者的作法會把 光點(Fiber Node)移到離用戶端更近的位置
因此 光點和用戶之間 如果沒有光纜就需要特別拉一條光纜

不會從 既有的光點 多拉一條同軸電纜線(從500型鋁管, 7C)到用戶端(5C) 只為了給這一個 重度使用的用戶(這種被第四台視為奧客的用戶)

這樣反而比多拉一條光纜成本更貴更耗工
chih_haohung wrote: 業者的作法會把 光點(Fiber ...(恕刪)


所以同一條街或者某小區域的用戶要切在不同的光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嗎?

這個是所謂的光點,對嗎?

taotu wrote:
問題是A跟B是在同...(恕刪)


第四台不會在既有的光點再切光點 然後在特別拉一條同軸電纜線(500型鋁管->7C)到那一個用戶

而是把光點拉近到用戶附近

既有的光點~用戶端 如果沒有光纜 只會再拉一條光纜  但第四台不會為了這一兩個 奧客 這樣搞的
PS:奧客=超級重度用戶
taotu wrote:
所以同一條街或者某...(恕刪)


是的, 幾乎不可能

一個Fiber Node只收容一兩個奧客 你想第四台業者會這樣搞嗎?
PS:這裡的奧客=重度超級下載用戶,第四台業者視為奧客

第四台業者最愛 申辦300M/30M,200M/20M, 120M/20M, 100M/20M用戶只要上上網或瀏覽網頁的用戶

Fiber Node的外型很像 放大器

但一個Fiber Node是光纜進去 只吃兩芯光纖
電視訊號 純下行 1550nm
網路訊號 下行  1550nm
因此下行部分 電視訊號+網路訊號 共用1550nm 吃一芯光纖

上行部分 只有網路訊號 使用1550nm 吃一芯光纖

出來最多有四個port 接四條500型鋁管(主幹道) 早期一個Fiber Node有接到1000電視收視戶
假設其中20%有使用Cable上網, 就相當於一個Fiber Node就有200個Cable上網的用戶了

你這個照片 好像是放大器 並非 Fiber Node
chih_haohung wrote: 是的, 幾乎不可能 一個Fiber...(恕刪)


不就是這東東?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