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高速網路固網發展vs.4G5G無線高速網路發展新世代技術討論

順纖摸瓜 創造5G新價值

「台電全島光纖的完成連通,對於我國在109年由現行4G邁向5G移動通信有相當大的助益。」經濟部技術處新世代通訊技術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朱南勳如是說。

「我們希望能與台電交換光纖,互為備援。」中油公司資訊處電信所主任姜煒鎰表示,該公司雖已沿著高速公路佈設骨幹光纖,但在花東地區考量鋪設成本與維運人力,目前尚未建構。

朱南勳指出,台電同意將光纖出租,使得光纖租用的價格更為合理,同時對於政府寬頻網路政策的推動有很大的助益。

中油自93年起利用中山高光纜及沿途設立的多處中繼機房,陸續將中油分布在臺灣西半部的各個單位匯接成為中油企業光纖網路架構的一環,並特設網管中心進行全天候的監控。累積多年高穩定性與可靠性的維運經驗之後,近年也積極推動線路出租業務。姜煒鎰說:「台電每芯公里月租1,800元,中油每芯公里月租約1,700元,價格差距有限。」

「千萬不要成為一支笨水管(Dumb Pipe,意指所開發的網路只用於用戶設備與網際之間傳輸,無法限制通過入口的服務及應用,只會提供簡單的頻寬與連線速率),自己賺不到錢,錢都讓OTT(Over-The-Top)業者賺走了。」朱南勳說,佈局起碼要5∼10年,這條路很漫長,而且市場不斷在變化。他提醒,歐美及日本都已經開始在做這些轉變,有案例可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光纖聯網迎向未來

「台電的光纖品質非常好,而且台電人員的配合、服務態度也非常好,感謝台電提供這麼好的光纖給遠傳!」經過長期使用及驗證後,遠傳電信網路暨事業群協理盧祖耀對台電公司的電信光纖品質給予高度肯定。

資產活化 帶動年收益4,200多萬

電力通信處副處長李興國表示,台電在104年1月以「大台北、南投、花東及屏東等地區之光纖出租業務」公開招標,並由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各以每年1,600多萬元,標得南投∼花蓮及花蓮∼臺東∼屏東總長計360餘公里的2芯光纖租用權,加計今年增加出租數量之所得,今年台電在光纖出租業務的營收預估可達4,200多萬元。

系統規劃組長王建中解釋,台電之所以會將專用的電信光纖出租,主要是因前幾年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造成台電嚴重虧損,前董事長黃重球在101年來到台電,要求同仁要創造價值,盤點公司各項資產予以活化,電力通信處經檢討認為光纖資產可以出租,但因台電的光纖屬於專用通信網路,對外營運涉及電業法的詮釋。


電信業者的信賴與肯定
王建中組長指出,在整個電信服務市場總營收中,行動通信約占60%,剩下的40%為固網等其他業務,固網中市場營收之絕大比例為中華電信所占有。而固網業務中之寬頻上網已成為陷入價格戰之紅海市場,因此台電在進入此市場前必須審慎評估,現階段可行的是與其他電信業者商談可合作之商業模式,尋覓商機,將台電的光纖出租效益極大化,達到拓展業務範圍及營收的目標。

遠傳電信盧祖耀協理表示,要佈設光纖,就必須要先有管道,花東地區因幅員廣闊及地理位置關係,不但施工不易,而且每公里成本非常之高,但遠傳又面臨到花東地區高訊務量的業務需求,所以在得知台電要標租光纖網路後,就立即著手爭取,並如願取得2芯光纖的租用。

初期,遠傳對台電的光纖品質仍感到疑慮,直到使用後才發現,台電光纖的品質不但穩定度高,而且因為深埋在地下,保護很扎實,提供遠傳在花東地區更穩定、更快速的上網服務。

台電智慧電網通信資深專業工程師潘台華表示,配合政府智慧電網政策的建置與啟動,光纖通信絕對扮演著關鍵角色。台電有1,300萬用電戶,其中高壓或特高壓的大用電戶有24,000戶。他指出,最近台電舉辦「台電黑客松(Hackathon)」競賽,就是想藉由大數據的有效運用,協助用電戶更有效率的節約能源,使台電的資料介面更友善,並提升台電的社會信賴度。

潘台華同時指出,擁有2,900多萬用電戶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目前已針對超過600萬用電戶進行智慧電表之裝設聯網,期能透過後端平台的連結及運算,達到大數據的延伸及應用。台電此刻推動的智慧電表(AMI)計畫,通信扮演重要的角色,綿密且堅實的光纖網路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至於衍生的加值型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更可提供國內相關業者無限的商機。




ko.wei wrote:
順纖摸瓜 創造5G新...(恕刪)
這些環島光纖頂多單芯10G,芯數也不會太多,依照樓主內文,電信業者頻寬只能負擔島內基本需求,並不會想花大錢做前瞻工程,台電光纖一芯月租才1700左右,真的好便宜


speedmax168 wrote:
這些環島光纖頂多單芯10G...(恕刪)


台電除了全島連通的96芯光纜外,電力通信處另外又在管道中置入一條48芯的光纜,留給花蓮區處使用。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 日期:106-07-26    


「數位建設」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五大建設之一,是依據行政院105年11月通過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之架構規劃而成,跳脫傳統偏重硬體的公共建設思維,首度推動網路安全、數位文創、智慧城鄉、智慧學習及科研設施等軟性基礎建設。另外,以投資未來的觀點,規劃了物聯網、AR/V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AI(人工智慧)及智慧機器人等所需之基礎建設項目。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定以4年(106年至110年)為期程,分3期編列特別預算,第1期(106年9月至107年12月)編列1,089億元,其中數位建設占162億元,再結合民間投入2,000億元寬頻建設及381億元內容與服務研發經費,以「寬頻建設暨網路安全」、「寬頻建設」、「內容建設」、「服務建設」、「人才建設」等五大主軸推動19項重點建設項目。

五大主軸:
(一)「寬頻建設暨網路安全」:推動資安基礎建設,提供網路安心服務
以「提升全國資訊與資安環境,保障國家及人民安全」為目標,提升政府部門資訊與資安環境,保障國家及人民安全,並提供國民享有10倍速寬頻網路服務,從100Mbps邁向1Gbps時代。
♦ 例如:汰換政府部門超過年限(高風險)的資訊設備,全面強化基層機關資安防護,完備國家資安基礎建設;引進綠色資通訊科技(Green ICT),建構或使用符合環保效能之綠能雲端資料中心,提升資料中心運作效率及管理效能;強化行動通訊站台備援及抗災能力,降低通訊孤島機率。

(二)「寬頻建設」:完備數位包容,保障寬頻人權
以「保障弱勢擁有基本網路頻寬及雲端資源」為目標,普及偏鄉寬頻建設與民眾數位創新培訓場域,全民享有平等的數位創新發展機會。
♦ 例如:達到「鄉鄉有1G,村村有100M」、將全國405個偏鄉衛生所、室及巡迴醫療點升速到100Mbps,提高醫療品質,並為我國長照做準備。另外如成立微型與中小型企業數位創新培訓基地及智慧網路商務發展平台,促成我國企業經營數位轉型;將全國公共圖書館、數位機會中心、新住民教室等場所提供寬頻上網及平板等資訊設備借用服務。

(三)「內容建設」:發展數位文創,普及高畫質服務
以「帶動數位文創成為兆元產業」為目標,建立國家文化記憶庫,豐富4K超髙畫質內容,讓國民享受新媒體多螢匯流服務。
♦ 例如:強化影視音超高畫質技術發展,由公共媒體引領,建構製作超高畫質影視內容之基礎環境(包含攝影棚、後製系統等),並鼓勵影視業者製播技術與內容兼具的優質影音節目,以接軌國際。同時,配合新媒體之傳播特性發展跨平臺內容產製,推動原創內容一源多用,突破一產業一平台的侷限思維,促成文字、漫畫、動畫及影視音等產業之間的跨域合作,發揮文化的滲透力與傳播力。

(四)「服務建設」:建構開放政府及智慧城鄉服務
以「國民普遍使用智慧服務,改善生活品質」為目標,中央與地方協同發展智慧城鄉及服務型政府,國民生活進入數位4.0網路社會型態。
♦ 例如:透過應用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技術,建置空氣品質感測、地震觀測/速報、防救災、水資源管理等物聯網資訊系統,並鼓勵業界發展加值服務,發展包含交通、照護、觀光等各方面的智慧生活服務系統,以降低災情損害,提升民眾生活品質;打造AR/VR等體感科技發展園區,協助整備產業相關基礎設施。


(五)「人才建設」:建設下世代科研與智慧學習環境
以「國民享有數位創新學習環境」為目標,推動「校園光纖化,學習智慧化」,創新國民教育環境,並發展我國自主人工智慧高速運算平台及科研儀器,支持產學研開拓AI、智慧機器人等前瞻科技領域。 
♦ 例如:積極建置校園智慧網路,全面提升校園軟硬體數位環境,布建高速寬頻網路;建構雲端服務及大數據運算平台,協助國內產業切入人工智慧產業鏈;打造科學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製造基地,建置相關軟硬體設備。 
 
結語:
數位建設期望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與普及下,讓每個人都能不受教育、經濟、區域、身心等因素限制,透過多元管道享受經濟、方便、安全又貼心的優質數位服務。政府除了編列必要之建設經費外,亦將致力於建立友善的法制環境,檢討不合時宜的法規,促成相關法案修訂或訂定,以順利推動相關建設。
 

別再不知道!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數位建設在幹嘛?

超高畫質電視服務前瞻數位建設 為下世代文化經濟舖路







speedmax168 wrote:
電信業者頻寬只能負擔島內基本需求,並不會想花大錢做前瞻工程...(恕刪)


有線電視業界配合前瞻 推超高速網路

有線電視凱擘、中嘉、TBC及中華電信全面配合政府前瞻計畫,TBC全數位化後,超高速上網1Gbps準備好了;凱擘斥資數十億元打造超高速網路;中華電信也全力建設光纖網路,提升1G服務可供裝率。
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數位建設」項目,將投入460.56億元在數位建設,加速打造全國兆元級(Gbps)超頻寬網路社會,進入數位4.0智慧生活時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積極推動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使有線電視業者成為「家戶第二條資訊高速公路」。
TBC表示,全數位化後,搭配C數據傳輸網路技術規格從DOCSIS 3.0升級至DOSCIS 3.1,最高網速可達1.7Gbps以上,未來視市場需求,可隨時推出1Gbps超高速上網服務。
凱擘指出,過去五年投入近30億元拓展高速寬頻網路,未來四年內將再投入逾10億元,採購可支援DOCSIS 3.1技術的頭端設備,年底前網路頭端升級可達六成,速度將達1Gbps以上,同時積極打造數位匯流服務。
中華電信加速光纖網路建置計畫,今年固網建設支出175億元,年增39%,目前1Gbps寬頻網路可供裝涵蓋率約30%,加緊建設後,目標是在2020年1Gbps客戶涵蓋率達72%。

舊金山也有前瞻計畫? 低收入戶裝免費光纖



ko.wei wrote:



有線電視業界配...(恕刪)
樓主可能誤會我說的前瞻工程,指得是業者主動規劃未來網路需求,不是政府在畫大餅的前瞻(錢沾)計畫,那個什麼時候會完成不知道,要追加幾次預算也是未知數⋯⋯你我都住在鬼島這麼久了,何時看到政策有效率可言?下一屆換人了,那這計畫應該也停了



speedmax168 wrote:
樓主可能誤會我說的前...(恕刪)


呵呵...目前只能這樣應對了 台灣固網一直都是這樣循環輪迴無解,跟石大說的狀況一樣般,中央政府至少有在動了...加壓

等業者主動規劃未來網路需求......台灣固網市場已畸形...慢太多了


如何促進固網寬頻產業競爭環境,落實用戶迴路管線平等接取...

ko.wei wrote:
順纖摸瓜 創造5G...(恕刪)


台電想自搞骨幹早就是很久的事了

超過十年有了吧

當初是說不得與XY爭利,所以被迫放棄

後來台鐵也搞

所以現在又捲土重來?

zola wrote:
台電想自搞骨幹早就...(恕刪)


他有這個需要去搞,或是說有這個機會

就只是因為中華的基礎設施沒有被拆分。所以要電信自由化只能靠其他有管道的單位去幫忙建置基礎設施。

中華策略上故意讓固網事業單位處於虧錢狀態。但稍微懂點設備和維運的都知道,基礎設施沒這樣不好經營。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ko.wei wrote:
不僅光纖,MOD等也恐不用玩了! 4G+電視盒 → 5G+超強電視盒or微型pc盒,還有啥更挑戰性的組合嗎???


五大電信商揪眾打群架 OTT競賽正式進入合縱連橫的競爭新局。

鴻海覬覦OTT商機大餅,已開發一款OTT機上盒,可直接連結民眾家裡的有線電視或MOD收看OTT節目。鴻海旗下亞太電信為鴻海這項布局舖路,日昨宣布與Netflix、愛奇藝、Catchplay、Myvide等四大OTT業者策略合作,四大OTT節目直接用四個按鍵顯示在鴻海機上盒的操控介面,提供亞太電的GtTV用戶收看。而myVideo其實是台灣大哥大的OTT平台,因此,台灣大與亞太電信除了在4G網路合作,在OTT領域也有相關程度的合作關係。

台灣之星除了今年6月宣布攜手大陸影音龍頭愛奇藝,跨界合作影音月租服務之外,日昨再宣布與台灣在地OTT平台「LiTV線上影視」跨界合作。

中華電信MOD經營至今近10年,目前仍處虧損狀態,內部分析認為,主要歸咎於節目內容不夠豐富,未來中華電若與Netflix合作,雙龍頭合攻OTT將擦出什麼火花?各界都高度關切。

遠傳主打firDay影音,付費用戶年底將挑戰32萬、2017年之前希望達陣50萬用戶目標。遠傳總經理李彬日昨呼籲本土OTT業者團結共同抵禦外來強敵,可以預見遠傳未來也不排除在OTT領域結盟合作。

至於台灣大的myVideo,則與關係企業凱擘、旗下有線電視系統台台固媒體在OTT產業資源整合,除了布局OTT商機,更大目的是為了跟中華電信搶奪匯流龍頭地位。

五大電信商在OTT的布局,正是明年台灣OTT產業生態縮影,市場人士分析,台灣的市場規模就那麼大,卻已湧進五大電信商、有線電視業者、頻道商、國際及本土OTT業者等20多家業者角力,連小米都在台灣上市小米電視盒摻一腳,可以預見的是,單打獨鬥難以佔有一席之地,OTT市場未來勢必是一場結盟打群架的新競局。

7月1日MOD發生營運以來最大的斷訊事件,眼見MOD「落難」,更有不少消費者揚言解約,MOD的135萬用戶,已成為有線電視、電信及OTT業者(多螢上網的視頻服務,Over the Top,簡稱OTT)等同業覬覦的目標。


ko.wei wrote:
千萬不要成為一支笨水管...(恕刪)




新聞分析-攻OTT 5大電信揪眾打群架
看電視世代交替 OTT大時代已經來臨
電視 OTT 大聯盟成型,OVO、遠傳大寬頻、friDay 影音三強聯手
台灣大攜手凱擘 擴大市場
凱擘OTT 點名挑戰中華電
MOD落難 富邦大舉搶客 中華電找「老練」救急
鴻海攻4K電視盒 搭愛奇藝搶暑假商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