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嫌中華上傳太小 BT上傳卻很小氣連50K都沒有

呀呀年輕人,你真的是睡不著,被氣到了是不?不要吐血啊!哈哈!4點多寫了一篇,將近7點又寫了一篇,篇篇都是落落長,你也不嫌累,年輕人就是年輕人,有體力也很氣盛,Good!
你貼我的那二篇我都忘了,回頭看了一下都是去年的,到今天都快是一年前的東西了,就算網路位址有部分一樣也不能說明什麼,中華電信每分鐘都不知道發出多少網路位址給使用者,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很多的,你要這樣聯想也無所謂,只要有人噹你你就會去翻這些東西,真是好勝然心胸也不夠大,我只能說老女人我就是我,沒有很多時間來理你,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你就在這裡慢慢的嘔吧!但不要氣死呀!
chais wrote:
可是你卻說它是「非P2P」又說它是「底定了P2P目前的架構」

應該是表達不夠正確導致您有所誤解,我說明一下
claus950 wrote:
"BT是由於ADSL頻寬不對稱的環境下而發揚光大的產物"
而非P2P!!

這裡的P2P是要拿來替換雙引號裡的BT,而不是指"BT非P2P"
另外"BT是P2P的一種實作"這點沒有任何問題

但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實作方法??

chais wrote:
架設一個Web/FTP Server,以 http、ftp 傳輸協定來分享資源,並達成你所謂的「1對1的P2P」、「減少連線數」此時有1000位使用者(假設各自擁有1Gbps/1Gbps對稱頻寬)欲連線進來取得你分享的BD資源,一張BD以30GB來計算伺服器頻寬的流量為30GB*1000=30000GB、連線數為1000、每位使用者耗時30GB*1024=30720MB/100MB約5min但是有想過伺服器需要多大的上傳頻寬才夠用,如果使用者人數再爆增呢 ?
使用者有了高速的對稱頻寬,真的就解決分享問題了嗎 ?

您的算法太簡化,簡化到甚至算不上P2P,因為P2P本來就不是1000人同時只連上1台主機
以你提供的假設環境來說好了,1G/1G的環境,30GB的資源
1G的流量大約是100MB/s,30720/100=約5.12分鐘(其實我不懂,為何你的MB數是用1024去精算,但是Mb轉MB時又是使用除以10的粗略算法,一般不是精準就是粗略,放在一起用還真是...怪怪的)
今天BT的方法是把檔案切成1000分,平均分給各個需求者(其實也不是一定平均,但為求最佳化,就算他是平均的好了),然後各個使用者分別跟其他使用者取得未完成的項目
OK!計算開始:
30720/1000=30.72MB(這是每個人分到的檔案大小)
1000/1000=1Mb=100KB/s(這是每人分到的平均流量)
30.72MB*1024/100KB=31457.28/100=314.5728秒
約等於5.24分鐘(這是每個人從我這裡把自己該載的都載完的時間)
但是基於下載時同樣可以分享的基準上,其實這個時間大約也是1000人都完成下載的時間(多麼驚人!!)

但是呢,今天在對稱頻寬的加持下,ezpeer能有怎樣的表現呢
以1對1的P2P來說,A給B的同時,B也可以給C,C可以給D,D可以給E,E可以給F
以此邏輯來說,約莫也是5分多鐘可以完成1000人份的資料散布(有比較慢嗎??)
而且可以避免掉可怕的連線數問題

所以對等頻寬下的BT會比較厲害嗎??
所以我才說"BT本來就是為了因應ADSL這種上下不對等頻寬的一種技術,要是頻寬對等了,鬼才要用BT咧!!"
Lyan0913 wrote:
呀呀年輕人,你真的是睡不著,被氣到了是不?不要吐血啊!哈哈!4點多寫了一篇,將近7點又寫了一篇,篇篇都是落落長,你也不嫌累,年輕人就是年輕人,有體力也很氣盛,Good!
你貼我的那二篇我都忘了,回頭看了一下都是去年的,到今天都快是一年前的東西了,就算網路位址有部分一樣也不能說明什麼,中華電信每分鐘都不知道發出多少網路位址給使用者,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很多的,你要這樣聯想也無所謂,只要有人噹你你就會去翻這些東西,真是好勝然心胸也不夠大,我只能說老女人我就是我,沒有很多時間來理你,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你就在這裡慢慢的嘔吧!但不要氣死呀!

你還不知道我回覆那篇文用意嗎,不過只是想把你這樣的偷機暗爽心態呈現出來而已
你還真以為我很生氣、很嘔嗎 ?
很可惜耶~~ 你可能要很失望了....
我完全沒有對這回事做出什麼情緒化的反應,只是基於一個直覺去Google罷了
然後弄了一個陷阱等你跳進去
早料到你會有什麼回應,我一點都不意外
你的回覆只是顯得你心虛而已
若真光明正大,想想文章應該是怎麼表達的
而不是抓了一個你認為的把柄,在那邊自我高潮、暗爽
你這樣的心態完全表露出來

很謝謝你的配合 XDD
claus950 wrote:
這裡的P2P是要拿來替換雙引號裡的BT,而不是指"BT非P2P"
另外"BT是P2P的一種實作"這點沒有任何問題

但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實作方法??

看完之後不太想再回覆
因為我想我們彼此有個點有誤會
不過這不影響下面要討論的重點
所以這部分就略過吧 XDD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實作方法,請自行研究
該討論到的部分都有出現過了

claus950 wrote:
其實我不懂,為何你的MB數是用1024去精算,但是Mb轉MB時又是使用除以10的粗略算法,一般不是精準就是粗略,放在一起用還真是...怪怪的

其實我是寫到有點小懶不想寫啦,看懂要傳達的意思就行 XDD
確實我沒有做到精確,不過我有寫「約」…
你硬是要在這小點力求精確,我也沒什麼好解釋的
抱歉造成傷眼又傷腦…

claus950 wrote:
您的算法太簡化,簡化到甚至算不上P2P

我也沒有說它是P2P,只是不確定你講的「1對1的P2P」是怎樣子的運作方式
所以才舉一個比較接近「1對1」的方式,並非是指它是P2P
要比較也得有個目標,不然無法呈現差異

claus950 wrote:
因為P2P本來就不是1000人同時只連上1台主機

eMule 的 ed2k 伺服器就是以這樣型式存在
伺服器連上的節點越多,各節點分享資源的總合也越多

claus950 wrote:
以1對1的P2P來說,A給B的同時,B也可以給C,C可以給D,D可以給E,E可以給F

你這樣的運作方式就是「1對1的P2P」!?

請問節點之間是用什麼方式,彼此能取得各自擁有的資源,然後把資源分配出去 ?
這不就要有一個伺服器去連結、統計各節點擁有什麼資源,再分配資源

簡單講就是利用「以中心伺服器為主的P2P」並利用「對稱方式一個傳一個」達成資源分享
所以不就是有多少人欲分享/要求資源就有多少人連上1台伺服器 ?

如果說不需要伺服器,那麼就是每個節點也扮演伺服器的角色
因此當資源參與(分享/要求)者即節點越來越多時,各個節點同樣也必須負荷節點間的資源維護與分配
又你提出的是「1對1的P2P」,在以「對稱頻寬一個傳一個」基礎下
有什麼方法能解決各節點間「資源的定位、分配、交換及取得」

即使實現對稱頻寬,實際生活中總會有經濟、建設…等因素,無法讓每個人的速率達到最高
依照你提出的「1對1的P2P邏輯」,當下面情況發生時:

每個節點都擁有對稱頻寬,只是兩端點間的頻寬並非對等
A -> 1Gbps/1Gbps

B、C、D、E、F -> 100Mbps/100Mbps、於整體進度 0% 時加入

G -> 1Gbps/1Gbps、於整體進度 20% 時加入

H -> 1Gbps/1Gbps、於整體進度 30% 時加入

I、J、K、L、M -> 100Mbps/100Mbps、於整體進度 35% 時加入

N、O、P -> 1Gbps/1Gbps、於整體進度 40% 時加入
---------------------------------

A->B, B->C, C->D, D->E, E->F

F(100Mbps)->G

G(1Gbps)->H

H(100Mbps)->I, I->J, J->K, K->L, L->M

M(100Mbps)->N, N->O, O->P

應該可以發現「1對1的P2P」有大量閒置的頻寬
首先A就閒置了900Mbps、F僅能提供100Mbps給G
由於F->G間速率不足,隨後的H只能等待F->G->H,F變成了瓶頸
最晚加入的N、O、P,不用說也是卡在最源頭的F

而等到最前面加入的 B、C、D、E、F 完成,它們不就又閒置下來了嗎 ?
還是卡在後頭的 G、H、I、J、K、L、M、N、O、P 也能再接收大於一個節點的傳輸 ?
那麼這樣的運作方式,還是你定義的「1對1的P2P」嗎 ?
除了用於傳輸資源的連線不可少之外
隨著參與的節點數量越來越多,用於溝通各節點的連線也同樣不算少吧 ?


---------------------------------
各節點對稱頻寬下但兩端點間不對等頻寬的 BT:
0%
-----
A->B
A->C
A->D
A->E
A->F

20%
-----
A(剩餘500Mbps)->G
B、C、D、E、F(總合500Mbps)->G

30%
-----
G(1Gbps)->H

35%
-----
H->I
H->J
H->K
H->L
H->M

40%
-----
H(剩餘500Mbps)->N
I、J、K、L、M(總合500Mbps)->N
N->O
O->P

以上是 BT 簡單的分配頻寬
即使不是這樣分配,所剩餘頻寬也一定不會浪費太多
可以集合起來再利用,因此不會有過多的閒置頻寬

BT 這樣的運作方式真的在對稱頻寬出現後就不需要了嗎 ?


你的想法是不錯!
等哪天全世界任意兩端點都能以對稱頻寬做對等傳輸時,確實能減少可怕連線數!
但世界總有不完美的時候,方法沒有絕對
當下要採用什麼解決方案需視情況做應變
除非完美的世界先存在,不然不會有完美解決方案…
chais wrote:
你的想法是不錯!
等哪天全世界任意兩端點都能以對稱頻寬做對等傳輸時,確實能減少可怕連線數!
但世界總有不完美的時候,方法沒有絕對
當下要採用什麼解決方案需視情況做應變
除非完美的世界先存在,不然不會有完美解決方案…

確實,對於"差異頻寬"下,BT的確能夠擁有較ezpeer這類軟體更高的效率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ezpeer會快速的被emule、BT取代掉(當然被告也是原因之一)

等等...所以"頻寬的差異"是決定P2P界,誰該走而誰該留的關鍵差異嗎??
那這頻寬的差異包不包括所謂的"上下傳不對等"呢??

好吧,你要說我鬼打牆也好,講不聽也罷
我只知道一切的工具被開發出來並且發揚光大一定有其時代背景
作者也許本意不在於解決上下傳不對等的問題,但是實作上確實是漂亮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另外,對稱頻寬之後的P2P可能著重的點不會再是效率問題(因為大家的上傳不再這麼的昂貴)而是隱密性,因為目前在P2P上流竄的幾乎都還是"不能說的秘密"

chend1201 wrote:
因為資料量一大代表運算量大,也就代表消耗更多能源
為了不禍留子孫,所以給你們限制吃到飽專案!!

這個世界上,吃到飽的店畢竟是少數而且都很貴…
(平日3XX、假日4XX)

同樣的價格如果你去吃牛肉麵,150元吃不飽嗎?

怎麼會有人喜歡只有吃到飽的世界呢?

claus950 wrote:
唉唉,要開始講古了嗎...(恕刪)

會覺得BT是救世主的話
我想你玩P2P的資歷還不夠久喔~
上傳我是設無限制,之前因舊路由器無Qos會有占資源的問題,所以我上傳設50%
但換ASUS RT-N16 + TOMATO Qos後可以設優先權,限速變得不太必要所以BT上傳改全開.

但不得不曾認大部份的使用者都只為自己好,即使有大頻寬也不願傳檔給其他人.
不然如迅雷諸如此類就不會有人用了!

gfx wrote:
上傳我是設無限制,之...(恕刪)


我也是認為應該是一般分享器QoS效果不佳,導致大家無法放心的極速上傳。自從用了Routerboard後,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QoS。之前用過一堆分享器,無論是數千至上萬的產品沒一個好用的。
phuang3 wrote:
我也是認為應該是一般...(恕刪)


以正常可以work 的Qos 機器來說,這種P2P的優先權,,,都是最低的..

所以應該好的QoS不會影響正常的使用.

這需要動態QoS 的機器才有可能做到...比如一樣是http -port 80 的封包,如何去辨識免空下載以及一般網頁下載? 這就是軟體的功力了!

發現宿網現在都是用免空下載, P2P到是很少,還好我的QoS機器還可以辨識免空的下載行為管理...否則就被當作一般http 去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