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是市值超過25億美元的大公司,不太確定能否要求對方使用此加密方式來聯絡,不過目前確定的是台灣有其他跟這家公司往來的同行也遇到了同樣的詐欺手法,也是錢匯出去了收到貨了,但這家公司沒收到貨款。
比較覺得可疑的是如果已經掌控了A的帳密,那攔截郵件之後可以再從A的郵件帳號寄信出來就好,我們也萬無發現的可能,不過此詐欺者/集團卻是使用一個非常類似的假A地址來發信,若有人每封信都小心檢查完整的地址,詐騙者就沒有騙到錢的可能了。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A認為是我們沒有察覺到此假A的地址跟A的地址類似但有不同處,然後銀行帳號也跟之前所用的不一樣,所以堅持要我們跟另一家同行再付一次錢。
怪不得 PCHOME 等一些網路通貨商,會一再強調『本公司不會以任何方式要求使用者更換付款方式』,且若是你是老客戶,萬一你的寄送地點有變動(也就是和原紀錄中不相同時),他們的客服人員還會依照你登陸的電話,來電話查問和確認,然後才會寄貨。
攔截 Email 和 假造 Email 本來就不難,尤其是那些對網路防護不重視的公司。
目前已經有很多方式可進行發信人員身分認證,當然先決條件是雙方都要有這種機制才行。
但是再次強調,對於不合常理的要求變換交易條件或是付款方式時,最起碼進行電話或是傳真確認一下,除非其中有一方的電話或傳真,也如同電影一樣的被攔截,否則很難假冒,尤其雙方都有熟識的對口人員時,更難假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