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利用 HandBrake 軟體 NVEnc編碼效率疑問?

1.本人購買了AMD R9 7900 搭 4070TI 顯卡,請問因為有影片轉檔需求,有時會把4K大檔案(50.70GB檔案) 轉成4K 或 2K 影片 壓小容量收藏,想請問如果 利用 NVEnc編碼 (GPU轉檔) 壓制的處理效率會因為顯示卡的等級 不同會有差異嗎? 還是都一樣?

2.除了這套HandBrake軟體有支援GPU轉檔,畫質也不差情況,還有其他推薦的軟體嗎?
3.一般電影原始為 24P 如果我轉檔時影格率選 60P ,這樣影像會比較流暢,還是根本沒差?
4.網路上有看過補幀到60P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線上觀看影片為主,好像沒有可以轉檔成4K-60P補幀,有大大推薦的嗎?
沒有意義的做法 直接壓縮2K 4K 只會降低畫面品質 壓低聲軌品質
要重新編碼 X.265 修色帶 降低容量 不改變畫質接近原畫質 降容量才有意義

且現在的硬碟白菜價 16TB 3500 一堆跟山一樣

很多人只知道轉檔 轉檔 壓跟就不知道轉檔是在做什麼事情 一味的追求體積大小

記住 "轉檔" 叫做重新 "編碼" 改變原始文件的 "像素採樣"
zxcvbnm2434
看你會這樣問就是不完全了解 "編碼"這回事 是在做什麼的"工作"
kz996
...
小少爺丹 wrote:
1.本人購買了AMD R9 7900 搭 4070TI 顯卡,請問因為有影片轉檔需求,有時會把4K大檔案(50.70GB檔案) 轉成4K 或 2K 影片 壓小容量收藏,想請問如果 利用 NVEnc編碼 (GPU轉檔) 壓制的處理效率會因為顯示卡的等級 不同會有差異嗎? 還是都一樣?

2.除了這套HandBrake軟體有支援GPU轉檔,畫質也不差情況,還有其他推薦的軟體嗎?
3.一般電影原始為 24P 如果我轉檔時影格率選 60P ,這樣影像會比較流暢,還是根本沒差?
4.網路上有看過補幀到60P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線上觀看影片為主,好像沒有可以轉檔成4K-60P補幀,有大大推薦的嗎?


1.
以我已使用 14 年 的 老電腦,加 1 張有 NVEnc 編碼的 VGA,
轉檔品質不好,所以我都以 CPU(Intel Q8400) 轉,
但有網友反應過 新的 VGA 轉,品質不會差,
所以 VGA 等級 應該是有差異的.

2.
我都使用 FFMpeg 轉, 1 個 FFMpeg.exe 就搞定了.

3.
每個人 龜毛 程度不同,看你的 接受度,
我轉片都拉成 29.97 FPS.

4.
不知道,
看 FFMpeg 有沒有,
很多的程式 都是 FFMpeg 的子子孫孫.
FFMpeg 平均 3 天就有更新,想用最新功能 只有 FFMpeg,
應該沒有 子子孫孫 平均 3 天就有更新.

PS:
基本上 轉檔 能壓到 50%,
若轉檔前先分析檔案,下合適的參數,有時能壓到 25%,
如果先剪片,只留想要的部份,有時能壓到原檔的 10%,
我眼睛有毛病,差異性不大,
可以收藏更多.

PS:
通常我是先分析檔案,將有相同影片參數的放 1 個資料夾,積到 1 個量 再 1 次批次轉完.
小少爺丹 wrote:
1.本人購買了AMD R9 7900 搭 4070TI 顯卡,請問因為有影片轉檔需求,有時會把4K大檔案(50.70GB檔案) 轉成4K 或 2K 影片 壓小容量收藏,想請問如果 利用 NVEnc編碼 (GPU轉檔) 壓制的處理效率會因為顯示卡的等級 不同會有差異嗎? 還是都一樣?

2.除了這套HandBrake軟體有支援GPU轉檔,畫質也不差情況,還有其他推薦的軟體嗎?
3.一般電影原始為 24P 如果我轉檔時影格率選 60P ,這樣影像會比較流暢,還是根本沒差?
4.網路上有看過補幀到60P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線上觀看影片為主,好像沒有可以轉檔成4K-60P補幀,有大大推薦的嗎?


1.
要看你改壓成哪種編碼
H.264/AVC轉H.265/HEVC最多可以壓到1/2容量(但肉眼畫質無顯著影響)
雖然4070Ti有支援最新的AV1,不過轉非H.264/AVC要注意是不是能在你要用的裝置上撥放
若無特殊需求單純要庫存那H.265/HEVC即可

畫質差異看GPU世代的新舊
其實都會有GPU硬壓比軟壓爛的觀念,但現在GPU硬壓的品質相當強勁
但若是強迫症收藏黨還是別去考慮重編碼了,對強迫症來說只要動過就必定有差
(收藏黨我建議多備份)

轉檔完一定要用眼睛親自檢視一次,多測試幾次不同設定可接受再刪原檔
GPU硬壓遇到問題先改用CPU軟壓來測試


2.
其實開源軟體底下幾乎都是用ffmpeg為核心,Handbrake也不例外
Handbrake是如同傻瓜相機走簡單易用路線

比較講究還是得從ffmpeg的命令列用法下手
缺點是要慢慢研究指令,很多得手動定義,這已經遠遠超出進階設定的範圍了

不想都用命令列慢慢輸入我推薦可用ffbatch,雖然依舊要打指令至少介面好用很多
除了GPU加速以外要細還得研究B-frame、CQP、CRF、VBR、2-pass、look ahead等專業術語


3&4.
你需要的是補幀,單純輸出拉高FPS沒有太大用處
現在有AI補幀可以用顯卡加速,可參考Gigapixel AI

當然補進去的內容是電腦算出來的,強迫症的話還是務必保留原檔
再次強調轉檔完一定要用眼睛親自檢視一次,多測試幾次不同設定可接受再刪原檔
小少爺丹
我下載了ffbatch,我選擇H265HQ模式 只要超過20GB左右檔案會無法轉檔H265,用NVEnc方式轉檔,所有檔案都會瞬間完成,無法轉檔,是哪邊出了問題@@
msns90046
必須要看錯誤訊息才行,再去比對餵進去的指令是什麼
msns90046 wrote:
1.
要看你改壓成哪種編碼
H.264/AVC轉H.265/HEVC最多可以壓到1/2容量(但肉眼畫質無顯著影響)
雖然4070Ti有支援最新的AV1,不過轉非H.264/AVC要注意是不是能在你要用的裝置上撥放
若無特殊需求單純要庫存那H.265/HEVC即可

畫質差異看GPU世代的新舊
其實都會有GPU硬壓比軟壓爛的觀念,但現在GPU硬壓的品質相當強勁
但若是強迫症收藏黨還是別去考慮重編碼了,對強迫症來說只要動過就必定有差
(收藏黨我建議多備份)

轉檔完一定要用眼睛親自檢視一次,多測試幾次不同設定可接受再刪原檔
GPU硬壓遇到問題先改用CPU軟壓來測試


2.
其實開源軟體底下幾乎都是用ffmpeg為核心,Handbrake也不例外
Handbrake是如同傻瓜相機走簡單易用路線

比較講究還是得從ffmpeg的命令列用法下手
缺點是要慢慢研究指令,很多得手動定義,這已經遠遠超出進階設定的範圍了

不想都用命令列慢慢輸入我推薦可用ffbatch,雖然依舊要打指令至少介面好用很多
除了GPU加速以外要細還得研究B-frame、CQP、CRF、VBR、2-pass、look ahead等專業術語


3&4.
你需要的是補幀,單純輸出拉高FPS沒有太大用處
現在有AI補幀可以用顯卡加速,可參考Gigapixel AI

當然補進去的內容是電腦算出來的,強迫症的話還是務必保留原檔
再次強調轉檔完一定要用眼睛親自檢視一次,多測試幾次不同設定可接受再刪原檔


+5 分.

看來也是玩家,都說到 重點.
A辣愛怕跑
賊牛5
zxcvbnm2434 wrote:
沒有意義的做法 直接壓縮2K 4K 只會降低畫面品質 壓低聲軌品質
要重新編碼 X.265 修色帶 降低容量 不改變畫質接近原畫質 降容量才有意義


抱歉大大,我可能沒有那麼專業,或是我表達方式不是那麼明確,主要是因4K藍光影片有時原盤容量過大,所以會利用這套軟體用GPU NVEnc編碼成4K或2K的 H.265檔案收藏,碼率約降一半左右進行X265 壓制,已不大量破壞影片畫質為前提縮小容量,最後再利用 MKVToolNix 合併次世代音軌封裝起來收藏。

1.我比較常用40系列顯卡轉檔影片,因純CPU-2PASS轉檔相當花時間,尤其轉檔4K會更久,所以才會用GPU轉檔,時間會省很多外,畫質看來是可接受範圍,不會失去太多,但細節仔細看還是有差就是。

2.要重新編碼 X.265 修色帶,這段話我比較不是懂這專業術語,須重哪邊調整?
msns90046
其實4K UHD畫質的藍光片都是HEVC(應該也是10-bit規格)了,要再小只能從碼率下手,不然就壓成AV1(但效果看網路說法只能到節省30%檔案大小),但你會撞到AV1撥放很麻煩的前提
msns90046
應該是色域? 若要深入去理解色域原理的話會超級無敵瘋狂複雜(就是那麼麻煩),最明顯的是格放擷取對比會發現影片顏色和原片有差((其實也是我有碰到的麻煩之一,請自行實驗看能否接受
msns90046 wrote:
1.
要看你改壓成哪種編碼
雖然4070Ti有支援最新的AV1,若無特殊需求單純要庫存那H.265/HEVC即可

畫質差異看GPU世代的新舊
其實都會有GPU硬壓比軟壓爛的觀念,但現在GPU硬壓的品質相當強勁

2.
不想都用命令列慢慢輸入我推薦可用ffbatch,雖然依舊要打指令至少介面好用很多
除了GPU加速以外要細還得研究B-frame、CQP、CRF、VBR、2-pass、look ahead等專業術語

3&4.
你需要的是補幀,單純輸出拉高FPS沒有太大用處
現在有AI補幀可以用顯卡加速,可參考Gigapixel AI檔(恕刪)


感謝MSNS大大熱心回答,因為我本身之前點腦都是用內顯,所以沒有經歷過新舊世代的顯卡差異,
但確實我爬文看到很多文章表示新一代GPU壓制影片畫質不會落差很大的說法。

1.我有看到40系列有支援AV1編碼,我使用Handbrake 裡面有編碼AV1的選項只有AV1 10BIT(SVT)可以選,這個是用純CPU編碼的嗎? 因為GPU使用率為0% ,跟H265-2PASS編碼 一樣慢@@ 這是正常的嗎?

3.所以Handbrake 裡面的FPS拉到60P,其實跟補幀到60P,兩者的意思是完全不同,出來效果是沒意義,徒增轉檔時間,影片不會比較順暢是嗎? 因為確實我看不太出來@@
msns90046
HandBrake開發版好像有NVENC AV1支援,但還沒放到正式版裡面。關鍵字參考"HandBrake-snapshots",如果你有用可以順便分享結果(現在沒多少人測試過)
msns90046
如果你單純拉高FPS的話其實只會將同樣的幀重複而已,結果如同NORPG所說,但你可以實驗看看。專門的補幀是做"motion interpolation"
小少爺丹 wrote:
感謝MSNS大大熱心...(恕刪)

壓制畫質落差大不大是看你的本事
最好查清楚你用的encoder是在幹嘛
10bit要不要壓成8bit? 碼率要調到多少?
然後你要標準化觀察落差
擷取圖片做SSIM是一個選擇
肉眼能看出差別,除了幻覺之外估計是壓壞了
當然可以接受損失是沒啥問題(不收藏原盤還叫收藏X)

最後我的推薦
不會用,去載別人壓好得比較省事
AI升頻(非即時)只是個玩具,玩玩就好,當工具會很耗時

1.本人購買了AMD R9 7900 搭 4070TI 顯卡,請問因為有影片轉檔需求,有時會把4K大檔案(50.70GB檔案) 轉成4K 或 2K 影片 壓小容量收藏,想請問如果 利用 NVEnc編碼 (GPU轉檔) 壓制的處理效率會因為顯示卡的等級 不同會有差異嗎? 還是都一樣?


同一代显卡大概分两阶,同阶效率一样
具体看这里NVENC - Encoding展开下的规格,规格一样速度就一样
https://developer.nvidia.com/video-encode-and-decode-gpu-support-matrix-new



3.一般電影原始為 24P 如果我轉檔時影格率選 60P ,這樣影像會比較流暢,還是根本沒差?


没差


4.網路上有看過補幀到60P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線上觀看影片為主,好像沒有可以轉檔成4K-60P補幀,有大大推薦的嗎?


转一部电影要一周时间的,你打算搞么
只是單純要壓AV1,沒要玩遊戲
買Intel的A380獨立顯卡來壓
小少爺丹
有玩遊戲,但不會純壓AV1,主要還是以H265 10BIT為主,這樣播放機才可支援撥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