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 HandBrake 使用 NVEnc,檔案大小就會是兩倍以上,哪裡錯了?

IQuit wrote:
1. HandBrake 用 舊版 試試.
2. HandBrake 有 官網論壇 可以去問問.
3. 用 FFMpeg 試看看. (我老 PC 已 13 年,用 NVEnc 雖然很快但轉品質差,我都以 CPU 轉)
.
謝謝您的回應。

論壇有查找過,沒有類似的內容,正在想想發問。

FFmpeg 我是使用 StaxRip 的。
但是轉出來的檔案,跟 HandBrake 沒有差別多少,而 HandBrake 直覺很多方便好用,所以 之前也都是使用 HandBrake 在轉檔。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luelue666 wrote:
檔案大小就跟你的碼率有關啊,自己手動指定碼率,要設多少不知道對不對?
使用播放軟體就能大約看它大約是多少之間在跳動。
例如PotPlayer 按 TAB 就能看到影片播放的訊息。

謝謝您的回應。

確實,我大部分時候的轉檔都沒有在指定 bitrate,都是直接使用 CQ 20 ~ 23 這區間來轉檔。

由於 KMP 或 POT 無法信任,所以我都是使用 MPC 或是 VLC 在撥放。
是的,您所說的訊息,在撥放器上可以看到。

也由於懶,若是單一檔案的話,或許會解析一下原始檔案資訊,針對 bitrate 做調整。
可是當我拉一堆的 ts 的時候,我就不想一個一個檔案先去看再一個一個設定。
畢竟每個來源檔案的 bitrate 不盡相同,若我固定用 3000、5000、10000 或特定數字,會讓結果檔案有可能因為套用到比來源檔案更大的 bitrate 而造成檔案大小暴增。
所以我轉檔的時候,盡可能基本都是 same as source,CQ 固定就好。


.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四個小朋友 wrote:
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啊!
就是 x265 和 NVEnc 的演算法不同之結果
我以前用同樣H.264設定,除了檔案大小不同,轉出來的細節也有差異
上網查一下很容易找到一堆比較
以前大家是說x264 比 NVEnc 轉出來的細節保留更多,但隨著NVEnc 的代數進化,據說情況有改善,但我已經沒在轉檔,就沒跟上最新發展了

謝謝您的回應。

以前轉檔,總是使用 CPU 轉檔,對於用 GPU 轉檔總是嗤之以鼻。
但最近開始也嘗試使用 GPU 轉檔,發現轉檔的時間確實有可以節省,轉檔品質也不會差距太多,才感受到 GPU 轉檔確實可以排入第一順位的方式。

只是,很不解的,在相同設定下,僅僅只是視訊編碼器的不同,用 GPU (NVEnc) 轉出來的結果,在檔案大小上面很難理解為何會比來源還要大!?
我只是想,可以並用 GPU 的速度,加快檔案轉檔,且能夠比來源檔案小或是等同也行,而品質可以接近來源或是無損。

但目前看起來,似乎只能歸咎於演算法的不同才使檔案會暴增...,除了加大 CQ 用品質的損失來換取檔案大小之外,看樣子還是只能 CPU 轉檔。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vengire wrote:
same as source,CQ 固定就好。

固定品質轉檔轉我用過一段時間,場景複雜的例如一堆樹葉隨風搖動,h264 轉成 h265,越轉檔案越大,所以後來就習慣改成指定碼率了。

後來我有用到一些影片編輯軟體,像 movavi 它就不支持 h265 格式,也有一些好用的工具軟體不支援,後來我就通通回歸 h264 編碼,多佔點硬碟空間也沒什麼,將來需要編輯就不必再轉一次了。
luelue666 wrote:
固定品質轉檔轉我用過一段時間,場景複雜的例如一堆樹葉隨風搖動,h264 轉成 h265,越轉檔案越大,所以後來就習慣改成指定碼率了。

後來我有用到一些影片編輯軟體,像 movavi 它就不支持 h265 格式,也有一些好用的工具軟體不支援,後來我就通通回歸 h264 編碼,多佔點硬碟空間也沒什麼,將來需要編輯就不必再轉一次了。

謝謝您的回應。

原本期待使用 GPU 編碼,可以帶來時間與檔案大小的好處。
只是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只有時間上可以達成有 2 倍或以上的縮短,
但是檔案大小卻必須暴增 2 倍或以上,確實覺得有點失望。

雖然 VidCoder 可以達成時間與檔案大小的條件,但卻是必須犧牲品質,
這樣就跟我原意希望轉檔可以相同或接近 same as source 的設定條件就不相同了。

幾經抉擇,CPU 編碼還是必要的首選。


.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vengire wrote:
原本期待使用 GPU 編碼,可以帶來時間與檔案大小的好處。
只是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只有時間上可以達成有 2 倍或以上的縮短,
但是檔案大小卻必須暴增 2 倍或以上,確實覺得有點失望。

雖然 VidCoder 可以達成時間與檔案大小的條件,但卻是必須犧牲品質,
這樣就跟我原意希望轉檔可以相同或接近 same as source 的設定條件就不相同了。


推薦你使用 TMPGEnc Video Mastering Works 7 ,會讓你改觀的.
你可以先用試用版試轉看看.
此軟體的缺點是沒有中文化,只有英文
vengire wrote:
最近都在轉 ts 的(恕刪)


詳細的部分或許你可以參考這個論壇(大陸的)

以前我也有搞這一塊(但也只是學一點皮毛而已)
你說設定基本上是一樣,除了採用NVEnc做編碼會比較大
個人認為可能是在NVEnc做編碼內部採樣設定上就是會有些差距在
所以才會造成此項差異

之前印象中的比較

畫質方面
CPU>Intel QSV>顯卡編碼

體積方面
顯卡編碼>Intel QSV>CPU

轉檔時間
顯卡編碼>Intel QSV>>CPU

之前Intel 2600K時代,用CPU做30分鐘的動畫重新編碼
就花了差不多9~11小時…(就是這麼久…)

當然現在技術進步,顯卡編碼的畫質是否能和CPU編碼相提並論
現在就沒特別研究了
胖胖熊 wrote:
推薦你使用 TMPGEnc Video Mastering Works 7 ,會讓你改觀的.
你可以先用試用版試轉看看.
此軟體的缺點是沒有中文化,只有英文

謝謝您的回應。

若不看 title,我會以為我在用 PR 的精簡版!
我嘗試了一下,在裡面啥都可以做,唯獨 Encode 跟 OutputPreview 都不會亮。
摸了一陣子,找不到頭緒,就沒繼續試了。


.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akenomeisei wrote:
詳細的部分或許你可以(恕刪)

謝謝您的回應。

不曉得您說的網站是哪一個?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akenomeisei
https://www.nmm-hd.org/newbbs/index.php
akenomeisei
抱歉當初忘記貼上去囉
vengire wrote:
我嘗試了一下,在裡面啥都可以做,唯獨 Encode 跟 OutputPreview 都不會亮。
摸了一陣子,找不到頭緒,就沒繼續試了。


你要在 Format 頁面選擇輸出檔案的格式,選擇完成後 Encode 跟 OutputPreview 才會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