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的管理軟體:
(iTunes, Foobar2000, Mp3Tag)
一直聽說Foobar2000音質較好,隨即用Jill's Project的作品比較了一下,
不知道是我的木耳變強還是真的差太多,對iTunes大失所望,連WMP都輸。
iTunes的「智慧型播放清單」管理龐大數位音樂固然好用,但對最重要的音質卻不能兼顧感到可惜。
以CD合輯「Luxury Lunge Mello」收錄10首為例,
10位演出者以iTunes來編輯勾選"合輯",10個演出者才不會出現演出者列表中。

再以COLDFEET presents MJ THE TOUR這張專輯為例

演出者是COLDFEET和其他藝人,但專輯演出者是COLDFEET,iTunes編輯勾選合輯,
用智慧型播放清單建立COLDFEET索引一樣能找到這張合輯,而不會變成下圖。

用智慧型播放清單建立索引"專輯演出者",找到COLDFEET的原創輯和這張重編專輯。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有在聽DJ類的藝人應該比較容了解。
假如今天專輯像m-flo這樣,演出者則會多出一大排,尋找上更麻煩。
若用上述方法則如下圖,m-flo原創專輯和與其他藝人共同合作專輯都會出現,
也不會有一大排m-flo ♥ ......的出現在演出者的欄位。

最近買了幾張CD又發現幾個問題
1.檔案格式 (APE, FLCA, ALAC, AIFF...)
基本上要iTunes支援就只有ALAC和AIFF,Mp3Tag又不支援AIFF標籤,
而Foobar2000只要一個模組就可以聽ALAC,以上3套軟體都有支援,最後決定用ALAC。
2.標籤 (ID3, APE)
使用了Foobar2000才發現,iTunes輸入的 "專輯演出者" 數值其實是"BAND",
不同軟體同樣是Album Artist,輸入數值卻不一樣...
用iTunes是因為方便管理,Mp3Tag是因為ID3和APE並存太過繁亂,Foobar2000是因為音質。
在分類上也遇到不少困擾,為了建立完整精確的標籤,日後才能更方便快速的找到。
Various Artist、Collaboration,Compilation,Anime、Soundtrack、Orgel......
其實聽音樂不用這麼麻煩,但若能做好管理、在聆聽、尋找上的確方便不少。不知道各位看法如何?
還是買CDP算了,忘掉所有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