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boy wrote:
結論是:?用open...(恕刪)


結論是ERP不能包山包海,各行各業都可以用。公司有錢就找Resource多一點的,沒錢就看著辦。最終的贏家永遠是顧問公司。
righteffort wrote:
剛才發現:原來於20...(恕刪)

所以...
如果樓主是會外購或自行開發?

1.身份是企業主
2.身份是資管部門主管

sueboy wrote:
結論是:?用open...(恕刪)



說真的...IO永遠都是個問題..
即使用了大廠如NetApp的純SSD Storage
在面臨巨量資料join時, 一樣是慢到不行...

把運算拉到記憶體(用資料庫的in memory技術), 也只能容納TB上下的資料..





小弟也希望trove能真的有所改變...
每次被資料庫廠商勒索都很不爽...
slash410 wrote:
說真的...IO永遠...(恕刪)


用過的ERP系統,工廠基本上都是產什麼bom、預估需求之類或是算帳才會有大量運算及I/O,其它時候,只需很低的資源需求。其他政府大型多人連線專案,老實說,效能也沒需求多大,可能剛開始用的人不多,但實際上,資源吃的真的不多。

當然 零售業或大賣場、百貨的I/O需求就是另一回事,確實I/O是永遠不夠~~所以才會對自建ZFS的storeage很感興趣,實在是沒辦法,企業資源有限,“要求“無窮!哈~ NetApp的授權和費用也是OOXX




同一個需求,軟硬體從不用錢到要錢,短中長期分散預算,都要懂,做評估案子出來給上面參考。!!!上面看得懂才怪!!!

很多人會說,用免費或open source會有維護問題.....可是付費的產品,一樣有維護問題,而且費用比想像的高太多了!一年可能顧問時數就吐血,或是 IBM、SUN等大公司外派駐點費用更是OOXX...對應窗口的MIS人員能力夠嗎,文件(知識)存檔傳承,人員異動,加上台商最喜歡一人多用,能把ERP上線就謝天謝地了!

以某次的經驗,顧問說:系統有上線,有人用就算成功。這句話,讓我理解為什麼BUG滿天飛、問題一大堆、架構之爛、報修單填到暴點、後續各式各樣的加碼費用,無上限了!這套ERP也是能改的呢~

反正都要改,找一套有OPEN SOURE基礎,可以改的就行了,之後慢慢改。系統的導入使用者才是真正的核心,沒有使用者的配合,把資料正確的鍵入,後續一切都是空談。真的有耐心把時間花在使用者身上,而不是把時間花在一大堆開會上,真正和使用者溝通,了解是合理的需求,不合的需求,操作上那不順,那不好用,能不能改進,能不能真正的說服使用者,讓每一位老員工能接受一套新的系統,而不產生 抗拒,這樣系統才能順順利利的導入,而是真正有人用。後續反正系統都能改,就剩MIS的事了!資料還有問題,就好好把問題解決,當然開會是少不了的。

基本上沒有MIS人員願意這樣做,因為只領3萬塊而己......





也許有人說,學到之後,可以“角色升級“.....每間的ERP系統是不同的,要精通....實在是難,不要忘了還有升級改版、架構更新、現在流行的app,公司能不能接受你的維護也是一回事。花了許多的時間,最後綁在一個產品上?!或是有domain,然後變顧問?!殘害別人......自行開公司做ERP?!
遇過一個老闆說要採用ERP
找了幾間公司報價 從200W到1000W不等(不含維護合約)

結果老闆回我們 咦 我打高爾夫球的時候 隔壁的王董說他40W就搞定啦?

40W....美金還可以考慮考慮...
sueboy wrote:
用open source ERP下去自己改嗎?(恕刪)

我不建議open source ERP。
不是因為它的品質不好,而是我不瞭解open source ERP。


校能要好,又要能校調,除外又扯系統架構、規劃,又要有彈性,這兩者是嚴重矛盾!(恕刪)

我看不出來矛盾所在。


另外花個二千萬搞個open stack的聯合運算架構,(恕刪)

向股東或百姓拿錢,投資硬體以彌補軟體的缺陷這種策略,的確能改善局部運行速度低落的問題。

(不過,向您私下提個建議:你我合作,一起把用戶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並且有良心地賺這2000萬。)

您已提到:大量Join是軟體造成的速度瓶頸,會拖慢整體系統的運轉速度。

補充我一些意見:

軟體的品質如果低劣,則加碼硬體的效果有限。

(1)我在IBM mainframe的使用經驗:

- 硬碟數顆,合計容量小於400MB。所以資料量不大
- terminal少於200台。這些terminal都是「智慧型」,和Unix的telnet不同。terminal於user按下「Submit」鍵之後,才把request送到mainframe。Unix要負責處理每一個user按下去的鍵盤並回應。也就是說:mainframe只負擔極少量的I/O工作
- 按下「Submit」鍵後,mainframe 3 ~ 10分鐘不回應。
- 等到程式被排入「run」狀態後,讀進20萬筆資料、過濾、sort、等候出報表,約3秒鐘。也就是說,mainframe的硬體性能真不是蓋的。
- 處理商業應用的軟體有CICS、COBOL、組合語言(沒打錯字)、類似COBOL的報表語言。

(2)引用前文的「20分鐘主機不回應」案例:Dell 2GHz CPU兩顆,16GB RAM。

假設RAM夠大,沒有出現swap狀況。

現在目標是:把主機回應時間自20分鐘縮短到2秒。則硬體必須加速幾倍?

20分鐘 * 60秒 / 2秒 = 600倍。

問題:以現在硬體資源之多,要向股東或百姓拿多少錢、投資甚麼樣的硬體,可以令整體系統的運轉速度提高599倍?
Jimmy Yang wrote:
結論是ERP不能包山包海,各行各業都可以用。

不能同意更多。
sueboy wrote:
結論是:?

SGR 0418 wrote:
所以...
如果樓主是會外購或自行開發?

1.身份是企業主
2.身份是資管部門主管

結論是:


(甲)ERP專案失敗的真正主要原因ERP系統的『品質』不佳

(乙)ERP的品質決定ERP專案的品質。

(丙)具職業道德的民營企業或政府公務員的MIS主管,心中應無時不刻以企業或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丁)真正專業的MIS主管,在推動資訊系統或ERP專案時,

建議

自己開發或購買同時具有下列特性的高品質軟體系統或商業軟體開發架構(framework)

(1)具有高可塑性
(2)容易使用、操作簡單
(3)容易安裝
(4)高安全性
(5)高運行效率
(6)使用高品質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最好免費
下個錨
慢慢閱讀細細品味
對於個初學接觸ERP的
這些文章很居有思維的建立
謝謝大大的分享呢
電腦一(WorkStation) cpu:i7-3820 RAM:16G(DDR3) mb:p9x79 gpu:AX6670 HDD:SSD128G+
sueboy wrote:
(恕刪)以某次的經驗,顧問說:系統有上線,有人用就算成功。這句話,讓我理解為什麼BUG滿天飛、問題一大堆、架構之爛、報修單填到暴點、後續各式各樣的加碼費用,無上限了!這套ERP也是能改的呢~(恕刪)

所以說,「軟體允許修改」仍不夠明確。

假設給用戶一套用組合語言設計的ERP,含原始碼:的確可修改。但是引進了「BUG滿天飛、問題一大堆、架構之爛、報修單填到暴點、後續各式各樣的加碼費用,無上限了!」這些問題。

用組合語言設計商業軟體?只是假設性問題,不具參考性,沒有討論必要?

不!這是事實。某外國產的保險業專用軟體的底層就是用assembly寫的,提供給程式人員呼叫。

做決策的MIS主管為何買用assembly寫的商業軟體?
我只是最底層的programmer,不知道答案。只能猜測:

(1)組合語言的執行速度最快。

(a)廠商:「你要買速度,我賣你速度!」

(b)MIS主管:「跑不快?去做市場調查,找廠商來面報、選出一套自稱跑最快的軟體!這就是MIS,Management、管理。」

(2)領先20年,套用前述SAP的代理兼顧問的阿六名言

「在預算範圍內,要挑最貴的,最有名氣的,這樣大家都不用擔責任。

比如上SAP,如果有個三長兩短,誰也不好說啥:世界一流的產品你沒用好,你說是誰的原因?」



結論:
前文已強調過:系統也必須「容易修改」。
以前遇在ERP行業

裡頭員工的心得是 成功上線與否和軟體實用不實用都與我無關

唯一有關的是 簽約金能不能拿到。


尾款靠強運 因為驗收幾乎不可能過

要改功能都報客制、臉皮很厚的 盡量喊價...

喊到客戶公司 來跟自己的老闆找碴最好 ... 然後erp公司的老闆就會賣個人情之類.. 打個折 或 拖延...




在ERP用戶端公司員工的的心態是 能說服老闆用大廠erp就盡量用

有大廠erp專案經驗 , 未來對轉職有很大的關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