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主機介紹,不到1公升的體積,尺寸為16.8 x 12 x 3.9公分


原裝未改燒機30分鐘,溫度來到87、88度,雖然離溫度牆還很遠,這類小主機,沒辦法安裝大型散熱器,溫度會較高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針對CPU加強散熱,加了一片 CPU 紫銅墊片 25mm*35mm 厚度0.3mm,增加一點下壓力,紫銅片的熱傳導係數非常好
事先沒拆開量尺寸,紫銅片買大了
紫銅片用角磨機切割,邊緣沒這麼漂亮,用1200號砂紙磨過
這種迷你主機的散熱器,市售的CPU散熱器是沒辦法裝,都是訂製的,加上空間有限,無法更換,原廠的設計應該就是最好的。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使用 信越 7921 散熱膏,號稱 水泥 不是很好塗,耐久性不錯可以稱比較久不容易乾掉,性能也很好

流動性不好,不夠稀,已經盡最大努力,不過不用擔心,溫度變高就會變稀填滿縫隙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沒有鏡面效果,砂紙還不夠細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全銅散熱器,需要大風壓流量來散熱,全速時風扇有點吵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改裝完成 , 室溫30.9 ,沒開空調,燒機測試 30分鐘
最高溫度80,大部分時間在79度,溫度降了8、9度,在不換散熱器、不破壞機體狀況下,效果相當不錯
主要還是紫銅片的效果,光換散熱膏對溫度是沒有幫助的,原廠的散熱膏品質就蠻不錯的,塗得也很好
BeeLink GTR5 散熱改裝
downtodo wrote:

貼PTM7950 會更好些 再少個三度吧
好猛的迷你電腦
ATX主機板上MOSFET上都有散熱片。
針對MOSFET電晶體與電感,加強散熱,讓主機板整體溫度下降。
正面沒有空間加裝散熱片,改由主機板背面安裝散熱片。

土炮改裝

紫銅片量測尺寸請廠商雷射切割,鋁散熱片沒有一家廠商願意訂製,都是要大批量才能訂製,單獨訂製那個價格太貴了,自己角磨機切割。
大概量一下,沒有很精準,紫銅片做一片大概150



技術不好,角磨機是個危險的工具,使用時請小心。


紫銅片跟空氣接觸,氧化的很快,沒多久變黑了。
尾部貼上多層泡棉膠,比散熱膠墊高一點點,泡棉膠有彈性,散熱片下壓的時候提供支撐力,避免銅片觸底短路。如果能再貼絕緣膠帶會比較保險一點。


主機板上有很多電容電阻跟IC,墊高避免短路。
兩顆 2.5G 螃蟹網卡晶片距離熱源很近。




底殼不裝,下面加個風扇座吹
SSD 底部有隔熱膠帶跟泡棉膠帶,利用SSD固定散熱片。

風扇電源使用主機USB供電,5V就夠了,非常安靜,有微風就可以。
裝風扇好處多多,SSD、記憶體、主機板,通通受惠,一個風扇搞定。






未改之前

MOSFET背面的主機板溫度就高達72.5度。大家都只看CPU的溫度,往往都忽略了主機板的溫度。



燒機時,主板溫度控制良好,熱量集中在CPU散熱鰭片區,熱不會擴散到整個主板,對於IC、電容、電阻壽命有幫助,這類迷你主機,主機板容易壞。
底座風扇如果用9V,燒機溫度能再降2度。
總結 CPU紫銅片,能降5度。
改善MOSFET與電感,加裝風扇座,能再降一些。


可以看到主要的發熱區,這樣的效果還行,MOSFET跟電感那塊區域,溫度還能接受
CPU背面主機板溫度55.8,MOSFET背面59.1,MOSFET的溫度比CPU還高,記憶體溫度不高,可以不用理它。
這是沒有風扇下的溫度,吹著風扇,溫度還可以再降。
電子零件,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壽命。
長時間滿載使用也不用擔心了。



AIDA64 性統穩定性測試 還不能發揮系統的極限,Far.Cry.6 遊戲初次執行 溫度直衝95度 ,風扇直接超過5000轉,還行至少沒有達到溫度牆,降頻,CPU極限溫度105度。


喜歡玩散熱改裝的,準備一台紅外線熱成像,是非常方便的。

通電,自動開機 BIOS 設定教學。









按 F4 保存,設定完成。

可以用作軟路由。當停電,復電時會自動開機。

或是搭配智慧插座,可以遠端開機,免除網路遠端喚醒的一些設定。
出廠預設 CPU 功耗 35 W

BIOS 設定 解除CPU功耗限制

進入 "Advanced" 介面 , 選擇 "AMD CBS"


在 "AMD CBS" 列表中進入 "NBIO Common Options"


在 "NBIO Common Options" 中選擇 "SMU Common Options"


在 "System Configuration "中選擇 " 2 Performance (45+W) "


按F4 存檔 完成
GPU VRAM 出廠預設 512MB

進入 "Advanced" 介面 , 選擇 "AMD CBS"


在 "AMD CBS" 列表中進入 "NBIO Common Options"


在 "NBIO Common Options" 中選擇 "GFX Configuration"


在 "iGPU Configuration " 中選擇 "UMA_SPECIFIED"


在 "UMA Frame buffer Size " 中選擇你想要的大小



按F4 存檔

8GB硬體保留



windows 11 開啟高效能模式

進入控制台
選擇硬體和音效


選擇電源選項


勾選高效能模式



經過以上設定,就能發揮這台迷你電腦主機的性能。
支持,
追蹤後續使用狀況
記憶體太多用不完,可以設幾GB的RAMDISK,將WINDOWS的分頁檔設在RAMDISK中,可以提高電腦整體的執行效率,執行程式的延遲大大縮短,明顯有感,適用於所有的PC。

類型選擇 Direct-IO 速度較快,關聯映像檔開啟,關閉WINDOWS快速啟動。


設1~2GB就夠了,一般程式很少用到分頁檔。有些程式或遊戲需要大量的分頁檔,自行調整。
分頁檔設定在RAMDISK中就好。


設完,不管開啟什麼程式,明顯有感軟體開啟的速度快了不少,包含網頁開啟也有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