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大家好,我幾乎沒在01出現,上次登入的時候 還是上次的時候

總之
今天很榮幸收到了曜越科技的邀請,來體驗他們最新的產品 G6 直驅式賽車方向盤組

這次我呢主要會橫向對比的方向盤是一個老品牌,也是目前我個人主力的模擬設備 - FANATEC DD PRO
還有我幾年前體驗過一些大眾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基座來做一系列的對比

測試的遊戲和模擬器有
Forza horizon 5(FH5)
Forza motorsport (FM8)
assetto corsa competizione(ACC)
rForce2(rF2)
Le Mans Ultimate(LMU)

好的,那麼前言就先到這,看規格表之前呢,先來看看開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外包裝
正面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背面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左邊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右邊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頂部【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超大箱,我本來還以為只會比 DDPRO的箱子大一點而已,結果大超多

全家福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首先是盤體

當初從產品照和computex活動照中看到G6時感覺普通,實際上手後質感其實很好,做工紮實不鬆動,按鈕的按壓手感很紓壓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兩顆調整旋鈕,轉速指示燈,左邊MENU 是類比搖桿,按鍵使用XBOX布局
金屬體加上皮革包覆,還有做出看起來像是人體工學的設計,在握持的時候應該可以更牢固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背面
沒想到居然有離合器撥片,滿意外的,換檔撥片的設計也是目前趨勢,磁力感應,可以有效解決微動開關磨損導致接觸不良的問題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滾珠式的快拆設計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最讓我意外的是盤體正中間TT 的LOGO不是單純的品牌標示,而是一個按鍵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這個設計在模擬器當中並不常見,也是這幾年才陸續有廠商開始做
也都是額外需要購買的設備才有的設計
原裝方向盤就有這個設計的,目前應該也就只有G6而已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目前看起來,我比較擔心的是方向盤上的兩顆旋鈕
現階段大部分的模擬設備並沒有這樣的設計,會不會造成卡手或是實際操控的不便,待會上機就能知道了

原廠附贈一個桌夾,這個暫時不會用到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萬國插座變壓器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還有附贈一塊方向盤轉接座,可以直接安裝桌夾或直接鎖在賽車架上
非常貼心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接下來就是基座了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可看到軸心安裝座使用的是跟 MOZA 一樣的設計,使用觸點的方式通訊
這個也算是目前的趨勢

快拆有防呆4/6的滾珠設計,以避免安裝錯誤

背面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接口和主流設計一樣都在背面,採用 type C 的接口

分別有訊號、踏板、預留口 和排檔
預留口我猜未來應該就是能安裝,手煞車或方向燈撥桿之類的設備
正中間的是緊急停止接口,也算是滿罕見的設計,大多都只出現在一些高扭力基座,例如 DD1、DD2 或更專業的設備
另外,還有一個擴充口 USB typeA,看說明是額外設備的接口
難道這個可以直接安裝控制盒還是儀表顯示器之類的設備嗎?
(據其他平台的網友猜測 USB typeA 有可能是充當Hub的,給玩家連接搖桿用)

最右邊就是電源開關和電源接口
最後就是踏板拉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可以看到全都是用霍爾感應器,比較可惜的是煞車踏板不是使用壓力感應器
油門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煞車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接口分別是 重製紐(應該)、連接基座、連接基座(應該)、油門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離合器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三支踏板預設安裝的角度是最高,這個角度大概是方程式或GT3的角度
可以依照自己喜好改變角度

原裝就附帶三踏板,對於一些剛入門模擬設備的玩家來說,非常友好
未來需要追加設備時,不需要再拆下來安裝第三踏板,可以節省額外的拆裝時間

腳踏安裝方式是目前主流的安裝方式,分別是踏板安裝座,三隻踏板【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有預留孔位,可以完全對稱,也能讓煞車踏板靠油門一些,更好跟指
另外還能調整踏板的位置,可以更符合不同人的使用習慣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踏板主機居然是設計在煞車的位置,不知道有甚麼原因,畢竟大多廠商都是設計在油門

最後,煞車踏板阻尼套件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這個套件是需要額外購買的套件,可以增加腳感
看起來就是一個橡膠墊和高磅數的彈簧

看完了開箱

來對比一下我曾經接觸過設備以及較常見的規格吧
品牌 曜越科技 FANATEC 圖馬斯特 圖馬斯特 羅技 MOZA
型號 G6 DDpro T300RS TGT I G923 R5
驅動方式 直驅 直驅 皮帶輪 皮帶輪 齒盤 直驅
最大扭力 6N/m 5、8N/m 約3.9N/m 約5N/m 約2.3N/m 5N/m
官方改裝 暫無選擇
原裝盤直徑 13吋(約330mm) 11吋(約280mm) 11吋(約280mm) 12吋(約300mm) 10.7吋(約270mm) 11吋(約280mm)
盤體材質 金屬/皮革 塑膠/橡膠 金屬/皮革 塑膠/皮革 金屬/皮革 金屬/皮革
盤體安裝方式 快拆 (舊)鎖固(新)快拆 鎖固 鎖固 無須安裝 快拆
盤體感應方式 觸點 針腳 針腳 針腳 排線 觸點
原裝踏板 三踏板 雙踏板(第三踏板選配) 雙踏板或三踏板 三踏板 三踏板 雙踏板(第三踏板選配)
踏板感應方式 霍爾 霍爾(壓力選配) 電位 電位 電位 霍爾(壓力選配)
轉速指示燈
最大轉向角 2600° 2520° 1080° 1080° 1080° 2700°
原裝撥片 換檔/離合器 換檔 換檔 換檔 換檔 換檔
特殊功能 GT特調力回饋 trueforce
價格 15900 2萬~2萬5 1萬4~1萬7 約2萬8 約一萬 約1萬4
從規格表上可以很明顯看到,在這些常見設備中,G6的各項配備幾乎都是給好給滿,甚至連扭力值在這些設備中,也屬於前段班

這個價位,也能解釋為何煞車踏板只使用霍爾感應器,畢竟價格擺在這,還能要求甚麼呢?

看完開箱和規格表後,我越來越期待G6在遊戲中的實際表現了
再來就實際上機了

基座架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我的賽車支架只針對DDpro設計的,且用了比較非主流的規格,是30型的鋁材
方向盤轉接座的孔位看起來是對應40型鋁材,不過我還是土炮硬上,小朋友不要學
如果未來想要自行DIY鋁擠支架,只需要使用40型的鋁材就能直接安裝了

踏板架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紅色圈圈就是鎖點
本來已經準備好要鑽孔了,不過鎖點很意外的跟FANATEC的踏板鎖點一樣,所以就很剛好不用再搞,可以直上
當然高度不一樣,所以我墊了很多墊片才裝好

接下來,我將展開與曜越G6模擬器的蜜月之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上手第一天時就發現了一些問題,因為是新的產品的關係,跟遊戲相容性還沒有非常完善

在本文的測試遊戲裡面,有找到支援度很好的,只有ACC、rF2和LMU了
ACC 只要把方向盤按鍵設定一下就可以上路

rF2和LMU因為是相同系統,所以建議從頭開始設定方向盤

我本來想說沒有完整支援FH5也沒關係,轉速燈沒反應、按鍵無法控制UI都沒關係
只要能正常使用,讓我能測試就OK了

結果進入遊戲後發現按鍵映射是沒問題,但無法產生力回饋
(所以我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讓G6可以正常在FORZA上面使用)
總之先來看看驅動

基本設定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基座設定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方向盤設定,大概研究了一下,沒有調整濾波的設定,就是調整方向盤對遊戲中輸出波型強度的調整,就這樣

按鍵設定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可以看到自訂義轉速指示燈,而且還是全彩設定(圖中已經設定好了)
既然都有這個功能了,未來是否可以透過軟體更新做出其他樣式呢?
例如 兩側向中心集中的模式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超轉警示的時候,轉成亮全紅燈閃爍或全熄燈樣式

踏板設定
可以看到有幾個預設值,可以對應不同遊戲、不同賽車特性和個人使用習慣去做調整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驅動面板中能看到支援的遊戲有哪些,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STEAM的遊戲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那為何,列表有 FORZA,但我卻說相容性較差呢?
因為FORZA有在 PC平台上 有 XGP 和STEAM 兩個版本

我的FORZA 是XGP的版本,所以如果是玩 Steam版的玩家,不需要擔心相容性問題

說了這麼多,重頭戲來了,來聊聊實際的駕駛感受吧
(圖中遊戲是 rF2)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那麼跟開箱一樣,從方向盤說起
方向盤上緣空間留的非常足夠,可以完整看到遊戲中的儀表板,留空的大小已經跟真車非常接近了

一開始換檔撥片我覺得太硬,遊玩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還行,手感很明確
當然能再軟一點的話,手感會更舒服,不過問題不大
方向盤的握感非常棒,手感非常紮實
且得力於人體工學設計,即便使用摩擦力沒這麼高的皮革材質,在激烈操駕時也不太容易脫手

按鈕的部分,我覺得當初設計時,可能是為了280~300mm直徑設計的
我已經是可以勉強單手抓住籃球的人,但仍然覺得按鈕離盤體遠了點

操控時,需要去調整 如:車燈、雨刷…..等等的,手需要稍微離開方向盤
反倒是旋鈕,意外的位置不錯,大拇指伸出去就可以調整了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but, 這只是針對我的手型大小,手沒這麼大的玩家,需要調整旋鈕,可能手還是得要稍微離開方向盤

進入FH5試了一下甩尾

這樣設計的盤面,完全不影響甩尾操控
甚至連方向盤上的旋鈕都不影響如此激烈的操架
也因為是皮革包覆的關係,在需要抓放方向盤的時候也很輕鬆
不會像DD PRO 原裝盤的橡膠,嚴重到手被橡膠咬到破皮

也順便測試Forza motorsport 8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使用神奇方法支援之後呢,比較可惜的是
路感沒有 DD PRO來的明顯,大部分路感都被濾掉了,連輪胎旋轉的感覺都沒了,所以有時候我無法很準確的判斷車子還能不能Push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FORZA系列我使用神奇方法的關係導致路感被稀釋,未來XGP的支援上線後,還有機會測試到G6的話 會再更新這部份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座的部分

其實本來我心想6N/m去推一個330mm盤徑,可能會導致路感很差
怎麼說呢?
我原本的設備 DDpro 有選購一顆330mm盤徑的方向盤,路感就有稍微變差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圖左DD PRO 330mm改裝方向盤,圖右 G6原裝 330mm方向盤)

實際遊玩G6
支援度很高的遊戲,如:ACC、rF2 和LMU, 整體的手感、路感都恰到好處,我能很清楚知道輪胎和懸吊在幹嘛,所以比較敢Push

而且還是在我沒有動到任何驅動設定的情況下,所以驅動預設的設定已經非常好了,玩家不需要再花心思在驅動上東改西調的

這手感讓我想到圖馬斯特TGT,兩顆方向盤的手感非常像
最相近的感受是兩款方向盤的手感都很Q彈
像是 G923和R5預設設定,多少都偏尖銳,直上直下的感覺

如果未來驅動可以針對不同遊戲,寫出不同風格的預設調教參數
也是不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就是腳踏了,腳踏的缺點就偏多了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踏板是金屬板,雖然強度會比很多廠家的塑膠踏板更耐磨耐用

但裸腳踩踏時會感到一點割腳,尤其踩到邊緣時最明顯
穿上襪子之後明顯就好很多

三個踏板使用的彈簧磅數體感上踩起來是一樣的
油門比我日常開的車還來的重很多

煞車在沒有使用阻尼的情況下,這個磅數前半段還可以,但後段真要踹下去時就感覺突然踩空,那個感覺很像碟盤熱衰竭的那種感覺


而安裝上了阻尼套件後,煞車腳感變好”非常多”,終於可以穩定的控制煞車,不會踩過頭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但是呢,要說個但是了

這個阻尼套件是直接增加踏板重量,而不是我想像中那種兩段式阻力的感覺
不知道彈簧能不能拆拉

如果可以的話,最底下的橡膠墊應該是可以製造兩段式阻力的感覺
這個磅數完全就是針對賽道廠車類設計的
(例如GT廠車或方程式的模式)

對於這個阻尼套件我個人的想法是,一般較瘦小的玩家應該是踩不動
我自己都需要出一點力氣去踹了

很好奇到底多重,所以搬來體重機來測看看,沒有很專業 就參考就好
因為體重機對較輕的重量比較不準,所以我就暫時忽略了踏板本身的重量

沒有安裝阻尼
壓到底大概15Kg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安裝阻尼後
大概是 35.77Kg,實際上我自己有看到最大順時壓力到大概38Kg
【開箱】 TT 曜越 G6 直驅方向盤
注意,這個我還沒壓到底,就是壓到一個角度後稍微穩定下來後拍攝的
(因為手很痛)

而離合器踏板的部分,實際使用起來,是沒什麼問題,跟我常開的車是差不多的

說到離合器,因為踏板磅數都一樣,所以跟指(退檔補油) 不太好操作
加上略為割腳的踏板在扭轉腳踝時,腳底會特別難受

安裝上阻尼套件後,跟指就更加困難了
煞車都踩不到點上了,更何談還要跟指

所以...,想玩手排車,個人建議穿個鞋子,差滿多的
如果是為了玩甩尾的話
我個人就不推薦安裝阻尼套件,就是刷賽道的時候再裝上去就好

沒錯,這個阻尼套件是快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語

目前曜越模擬器設備剛剛起步,暫時還沒有更多設備可以搭配

發文前呢,窗口透漏消息給我,曜越即將推出F1樣式的方向盤
可以期待一下

這些改裝品,對於玩家來說肯定不嫌少的

而且基座有預留排檔...等設備的接口麻,所以也能期待一下未來出個主動式排檔桿、方向燈撥桿....之類的神奇設備

軟體支援和相容性看起來,現階段都還在調整,仍然需要一點時間優化
(像是遊戲,現階段只能偵測STEAM版本)
希望未來曜越完善驅動、設備和生態,讓玩家有更多的模擬廠牌可以選擇
以及希望未來可以和SONY合作,支援PS平台,讓模擬設備可以覆蓋到PS玩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這次G6方向盤測試和體驗的心得
有甚麼問題或看法 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

當然
看完開箱後,對G6方向盤感興趣的各位,可以造訪 Tt 曜越科技 官方網站或各大通路選購!

謝謝觀看
看起來非常的不錯但不知道對比羅技的差別有哪些
spiderdm wrote:看起來非常的不錯但不...(恕刪)
如果你說的是G pro 我沒辦法回答你,因為我沒有玩過 G pro

如果是G923的話,我可以說差非常多,先不說扭力,只討論手感的話
G923的齒盤 會造成力回饋中斷的感覺(因為齒輪間隙),而且齒盤接觸的瞬間會突然像是被撞到一樣,中斷的感覺,就像被手指高速戳戳戳的感覺
(試試看食指快速輕輕戳另一隻手心,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加上齒輪本身會有很重的齒感,玩起來不像是在開車,而是在打電動
因為齒盤是減速機構,所以方向盤回盤速度會慢直驅非常多
也就是說,在玩甩尾的時候G923 收放油門要非常小心,如果下太多就會 SPIN

tureforce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而生
這功能很厲害,當時我在展場試玩的遊戲是 PC3 (project cars3)
展場把力回饋關掉了,遊戲聲音也很小聲,所以剛好可以讓我只體驗trueforce
trueforce不是只有單純強化路感,是還有模擬引擎震動,所以我可以完全不看遊戲中的轉速表和方向盤上的轉速燈換檔,只靠trueforce感覺就能知道引擎轉速在哪個區間

就很可惜這技術沒用在G PRO

不支援trueforce的遊戲 G923 = G29,因為傳動機構基本一樣,都是齒盤

G6 是直驅的,直驅最大的優勢就是力回饋的連綿感和不受到減速機構稀釋路感
直接把遊戲中的數據完整傳到玩家手上
直驅幾乎沒有缺點,這也是現在各大廠都在攻直驅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MOZA這個品牌一出現就打直驅價格戰的關係)

而且也因為沒有減速機構,所以直驅方向盤的迴盤速度可以做到跟真車非常接近
甚至完全一樣
甩尾時就會比較順暢,就不太需要等方向盤反應,或是去手動拋盤


大概就這樣
請問這個是不是沒辦法直接遊玩ps5的跑車浪漫旅7 是不是要另外購買轉接器
個人試過G6,盤面部分還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踏板部分,油門的行程太長也沒可調的阻尼,沒上套件的剎車太軟,容易踩過頭,整體來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