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以前古早的燒錄機時代

mobile2009 wrote:
順便問問板上神人
兩個都市傳說是否為真?
1. 燒錄用低倍速來燒品質比較好?
2. 燒錄出來紋路顏色比較深的比較好???

2我沒注意到
但N年前WII剛出時,我老媽就從日本弄了一台回來
確實是用最低速燒,WII比較不會挑
myfirstcar wrote:
聊聊以前古早的燒錄機時代?

你沒用過1.44MB/2.8MB 3.5" Floppy Disk吧?

我還用過8" 5.25"的!!!


2.88MB的市面上應該是很難買到...絕大多數都是1.44MB的
5.25吋的1.2MB我也有,甚至我還有非常早期大型電腦使用的"打孔卡片"
dhc1473 wrote:
有防拷 燒錄一半退出 損壞一片光碟

以前都用 ''酒精120%'' 破解防拷 沒有破不了


其實一開始都用PADUS DISCJUGGLER這套軟體破比較多
在 1995年,win95 剛問市

當時的主流是 intel 486 dx + 400mb hd+ 32m ram + 2倍速光碟機+ 14吋crt 螢幕+3.5吋floppy +5.25吋floppy

一組大概4萬 我記得當時


大學宿舍固網(112 113 114 115 116 117)是這年開始架設

當時主流是 modem 28800bps 撥接


所以一張 500m 的光碟是多麼珍貴 (容量比硬碟還大)

當時最好賺的除了 賣大補帖 (非法的)

就是幫人代燒光碟,我記得當時上bbs 找學生,拿硬碟來,copy 資料回去幫忙代燒,kodak一張是500

後來越來越多學生在做這一行,價格就開始降


遠看家中存 多年的兩桶燒錄光碟 ,已經記不起上一次燒錄是何年何月。

手邊的燒錄機則是越來越多(每掛一台 nb就多一台)
K4481 wrote:
沒錯 一倍的光碟機只(恕刪)


早期光碟是走CADDY,要先把光碟放入片匣,然後再塞進機器,後來TRAY流行以後,就變成現在按鈕伸出托盤,直接把光碟放上去,TRAY剛出來還有人以為電腦主機內建杯架呢
這類的話題大概還有:

benq 1620 1640

太誘染

理光dvd(瑞秋dvd)

如何避免買到FBI片,當初的代表應該是錸德

哪裏有好用的二印片

韌體破解

光華地下商場的老婆婆……

還有當時當紅的網站:PCDVD,當時mobile01不知出現了沒?
我家有的燒錄片

音樂CD
MP3轉CD
數百條歌曲的MP3光碟
PS2的遊戲片
PS3的遊戲片
程式補帖
VCD影片
DVD影片
還有男生都有的愛情動作片光碟

只要是700MB的CDR或是4.3GB的DVDR能放的,大概都燒過。
神奇的狀況很多,買高速燒錄機用最低速燒的也大有人在,

燒錄中電腦不能做其它事,因為cpu一lag你的大概就會多個杯墊,

因為低速燒得慢要等半天,中間還需要祈禱不要燒壞,

還有當時系統肯定要燒出來的,不然怎麼重灌...

常常會遇到有同學朋友問有沒有系統光碟借一下。
jackcan wrote:
這個主題讓我想到,以前我爸都跟我說「Melody水藍片」的品質比較好,所以我都買這款,這是真的嗎?


那時太陽誘電水藍片,柯達金片,三菱/VERBATIM深藍片,是燒錄光碟品質指標

太誘水藍片那時多拿來燒音樂CD/VCD,因為對於CD/VCD播放機的相容性比較好,而柯達金片/三菱深藍片,就是以資料備份為主
DOS下1X-2X Sony燒錄機玩過嗎?

Plextor SCSI 燒錄櫃玩過嗎..

我同學供應台中各大院校大補帖跟CD 供應到調查局出現了 這樣算玩過了吧

被查扣Plextor SCSI燒錄機大約200多台 (當時一台要14000)

一片盜版50元 我同學一個月能賣快6000~8000片..(還要印封面).足足賣了2-3年.

XYZ大補帖 用 柯達金片燒軟體一片 10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