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需要用到這麼好的電腦??

我吃了兩次春天素食,都是重大節日才狠得下心花錢去吃,因為家母吃素
這兩次去,店裡都有很多和尚、尼姑
所以現代的許多出家人應該是連化緣都不用了
應該是我想去跟他們化緣吧XD


breakegg2000 wrote:
樓上某大說的和尚化緣...(恕刪)

白色k8 wrote:
這不是給小朋友用的,是給行政人員用的

文書處理,最好需要用到i5等級的電腦,i3也可以撐很久。


這就是台灣社福亂象,壓榨愛心,踐踏愛心

某個育幼院更跨張,中秋月餅從工廠批來1盒不到200元

要義賣1盒1200元的月餅,宅配到府,還要加120元的運費。...(恕刪)


從何得知這是行政人員用的?
從何得知行政人員只會用來作文書?不會用來處理圖像處理?
是否拿出您的天眼通來源?還是您也是只有三個人知道然後不能告訴大家?

還有,什麼叫義賣您真的知道嗎?
語不驚人死不休 wrote:
一家育幼院募集電腦的...(恕刪)

很多情況
好東西都會有權力者用

所以這個肯定是教職員用
當然對外會宣稱也給一般院童用
但關起門來怎麼做, 我們看不到

所以以後電腦費用就不用捐錢了
直接買每台八,九千的送去就可了
這樣同樣金額,還能買到比較多台,嘉惠更多院童
A Pink, Hello Venus
這是啥米碗糕
等等就會出來說明了
記者朋友們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a713029 wrote:
我朋友就在慈善機構工作的~~其實很多很黑的內幕!
某間就是募款超過2億的~~然後那邊的管理人也沒因為款項很多對青少年吃的方面多好~

我有朋友在某個很出名的基金會 (還有知名政治人物 代言過,打過廣告)
他去那邊工作後,再也不想捐錢給他們。跟外面說很窮,但錢實際很多,也常在浪費有的沒的。

我不是說大家 不要捐錢給慈善單位。是要注意,知名度高的,民眾都看的到,錢反而不捐。
就像慈濟,有多少委員級的拼命捐錢,我們這種小眾的錢根本只是塞牙縫的。
反而真正偏遠,大家較看不到的慈善單位,才是真正缺錢,應該是以那邊為主。



育幼院的電腦規格,我覺得應該是抄規格機會比較高。
公部門電腦看多了,很多電腦都很差。一堆公務人員,還不是靠電腦打一堆報告。
有時候需要一兩台好電腦,剪影片、畫圖,應該是有需要。
但要很多台好電腦,是要搞動畫render farm ,還是要組團打電動喔。
mh277 wrote:
請你朋友出來檢舉啊?看了不肖員工濫用別人的愛心,你朋友知道也不出來檢舉,我看你朋友也不是什麼好貨,搞不好自己也分了一份......
還是一樣的話,看別人貪污請出來檢舉,不要整天只會在那邊我朋友說怎樣又怎樣,沒有根據的事實,請不要亂傳,破壞別人的聲譽,真的作壞事卻袖手旁觀,你的『朋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也沒說那個慈善單位,那有破壞誰的名聲。

你確定真的沒人爆料嗎? 網路上多找找,一定會看到很多人在講,
只是這種東西可以爆幾天新聞? 有新聞價值嗎? 一爆馬上一堆護航部隊出來。

愛心被浪費, 也不是今天才發生。相信每個慈善單位都是好人,
會相信每個和尚 都六根清淨,淡薄名利、不重物質享受,只能說好傻很天真。
以我所接觸的經驗,真正缺資源,絕對不是那些出名的慈善單位,
那些單位吸金效應很明顯,導致大家看不到的慈善單位,反而沒錢了。

就像921那次就是這樣,埔里愛心物資一堆,很多都被浪費掉了,
真正有問題的地方,一直都沒拿到物資。資源不平均現象,無可避免。
講如此多,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多多關心媒體沒注意到的偏遠小慈善單位。
這好比乞丐去要飯說:請給我魚翅 鮑魚 和龍蝦......

一般人恐怕平常也沒有吃這麼好,所以您的需求我無法滿足你!

我還在用 5 年前 LGA775 的電腦,我不打 GAME 覺得夠用了,省著點.....
et7899 wrote:
當和尚是自己選的
育幼院的院童是自己想去的嗎?

什麼爛比喻?書念太少所以想不透需要深思?小腦袋大概連個屁也想不出所以然吧?...(恕刪)


所以結論是什麼? 育幼院的人必須要吃好的,坐賓士車,住豪宅,用名牌才是對的?
你覺得他們應該用好的,那麼你捐了沒? 最好加碼捐更好的 I7

你這種人一開口就罵人書念太少,屁也想不出所以然.....,您是早上沒刷牙?

如果育幼院的生活過得就跟天堂一樣好,很多生活壓力大的父母,恐怕會爭先恐後把小孩往裡面送!

這就像有人覺得在社會上活得辛苦,不如進牢裡蹲,管吃又管住的道理差不多.
別想太多 只是為了避免一些人捐爛電腦抵稅



更新日期:2011/01/13 09:45 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3/2/2kqqd.html

逃漏稅手法多,國稅局人員指出,早年流行捐公設地,後來改捐舊電腦、課桌椅;幾年前金門一所學校曾獲贈股票,沒多久公司下市;這些怪招通常是透過中間人穿針引線。


醫界人士說,醫生屬高所得,很多人都會捐款節稅,有的醫生是捐給自己關心的基金會,也有醫生捐給醫院,回餽給病患;當然也有部分醫生是捐給藥廠附設的基金會,「醫藥關係密切」,基金會再「回饋」醫師。


國稅局屏東分局長林啟智就說,多年前靠「代書」引介,到處都有人捐公共設施保留地節稅,二○○四年設定抵稅門檻後,就少有人捐地了,反而捐課桌椅、捐過時電腦、書籍的「愛心人士」大增。


林啟智說,曾有所學校獲贈一套價值四十多萬元的書籍和光碟,學校「當寶貝一樣,就怕不見」,後來經調查,全套書不過兩萬多元。


曾有一名醫生捐了一百五十萬元的蘭花給學校,經查蘭花單價不到百元,但報價單卻寫著一支二百五十元,當時很多學校都飽受困擾。



所謂 捐助,一定是要家裡不要用的廢棄電腦嗎?

受捐助的單位,難到比你家用電腦的規格還高,是一種罪過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