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世代的差異時脈相等,照理說應該代表效能不會有顯著差異 你這邊觀念就錯了不同世代除了製程(功耗)以及 電晶體速度還有指令集的差異(同時間能做的功能越多)就是一些演算法優化或新增說白話一點新的世代 代表著新的工作方法、技術(軟體)以及新的工具(硬體)如果沒有新的技術加進去那AMD INTEL 這些廠商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吧
Newman.Chen wrote:不玩GAME、不跑圖、不轉檔根本沒差...(恕刪) 原本以為自己的桌機還很強上週六用桌機轉檔,感覺怎麼有點慢,以為是檔案格式不同昨天試用先前的筆電來比較,還真的比筆電慢六年前的CPU轉檔的效能,比四代的筆電效能還不如一樣的是八核心的,桌機是2.6G,筆電才2.1G
另外補充一下別人沒說的各代CPU世代、架構、廠牌都不同其實根本就不該放在一起比較網路上會有一堆放在一起跑分純碎是因為比的是效能只有一個統一比較的東西的時候才能放在一起比較就好像你會拿TOYOTA跟藍寶堅尼比嗎?我想是不會。
P1512 wrote:看到那一堆CPUZ跑分的時候也很好奇拿最直接的講好了,目前的CPU是飛龍X4 840,時脈3.2如果拿6700K,時脈4.0來比較會發現分數差了3倍有餘(尤其是在多處理序時可以達到4倍差)真的很搞不懂這種事情,尤其是為什麼分數可以差到這麼多倍,時脈也才差0.8呀 架構和時脈都會直接影響CPU的效能。簡單來說,以INTEL現行的CPU架構來看,可以實現約時脈3Ghz的高效能;而AMD的架構較不如INTEL、只好衝高時脈。以車子來比喻,INTEL引撆可以在較低的轉速實現時速100公里;而AMD的引撆較落後,必須以較高的速才能跑到100公里。
P1512 wrote:CPU是飛龍X4 840,時脈3.2如果拿6700K...(恕刪) 很不想說事實,AMD的CPU本來就摸不到INTEL號車尾燈了,大大還要拿來比X4-840換6700K,你應該也會有感升級...只是X4-840很快了一般都夠用啦..
P1512 wrote:之前找中古CPU的...(恕刪) 小弟家裡的電腦剛好也是即將滿五歲的x4 840 (oc 3.84G)跟辦公室鳥鳥的i3 4130比起來在跑吃cpu的應用時很明顯的慢了不少但因在家裡大多使用平板而x4搭配ssd其實一般使用也不會不夠用所以想著能拖就拖不急著升級話說回來A社K10跟同時期的I社就已經差一截了在後繼沒什麼突破的情況下當然跟現在的產品不能比囉
P1512 wrote:之前找中古CPU的...(恕刪) 隨便比喻X4 840跟6700K是車子840 時速可跑100 (時脈) 後車箱可裝100KG (架構)的東西6700K 時速稍微快一點 可以跑120 可是後車廂可以裝 300KG這兩台車子去運送貨物 差別夠大了吧~
因為太多人無法一一回就撿一個回大概的說法統整一下瞬間加速產品製程產生溫度晶片差異演算法差異(用比特幣之類的演算法來理解就稍微懂了)世代差異(但近來的突破愈來愈小,可能6700K的後繼產品需要等很久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