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以前古早的燒錄機時代

大概八十九年或九十年,買入第一台燒錄機,Plextor的,型號忘了,花了我六千八,

現在六千八都可以組一台便宜的桌上型電腦了.
我也想起了當時的神機YAMAHA 4416,記得更早有一台片匣式的燒錄機也是YAMAHA,燒錄速度只有2倍,壞片率2成....
mobile2009 wrote:
20年前以前常常聽一(恕刪)

燒錄可玩的可多了,不是只會上網和下載的人能輕易了解的
同時二台一台SONY PS/PS2片子燒好燒滿
另一台幾乎可以燒的都燒過....
光雕剛出來時好COOL
mobile2009 wrote:
20年前以前常常聽一(恕刪)


賺零用錢的時代..
mobile2009 wrote:
1. 燒錄用低倍速來燒品質比較好?(恕刪)


燒錄時失敗率較低
燒好後也比較不會那麼容易讀不到
我用的第一台是所謂的1x,長得跟一台綜合擴大器一樣大,SCSI介面
片子也沒得挑,就飛利浦金片,當時市面上沒其他選擇
一片好像一兩百,壞了就是一兩百飛走... 且壞掉機率頗高
當時燒錄軟體沒甚麼buffer,電腦效能又差
電腦頓一下就燒壞了

那時大補帖還沒出現
根本是洪荒時期...
mobile2009 wrote:
順便問問板上神人兩個(恕刪)


1.因為以前燒錄機剛出來時的暫存記憶體空間只有2~4MB,那時期電腦記憶體也都還在32~128MB,燒錄速度太快會造成燒錄失敗,但後續機種有新機種防燒壞裝置就解決這一問題。

2.早期光碟片剛出來時是有分顏色(銀色啦、金色、藍光色、綠光色...),而不同顏色有不同價錢,所以那時會覺得某顏色比較貴好像就是品質比較好,但實際上是否比較好不得而知。
買過1萬的2x
燒的第一片CD是黃嘉千的
imhung wrote:
大概八十九年或九十年(恕刪)


我忘記是民國81年還是82年

當時光碟機跟音效卡剛出~

買一個套組 飛利浦1倍速光碟機+音效卡 14000~

那個光碟機只能讀不能寫,而且沒有按鍵,要用壓 拉的~

幾乎花了我全部的打工費用 所以印象深刻~哈
好懷念啊~
前面還有人提到 酒精120 好像還是前幾天發生的事~ 但回想都過好多年了

小時候住在鄉下地區
買電腦要自己整組裝的 除非是跑台中市區
不然鄉下地方 只能透過類似明樣電腦這種中小連鎖店家來購買

當然內容豐富性跟台中市區明瑯滿目的店家不能比
我還有印象去明漾買Nvdia TNT2 32M的顯卡

這些都是快20年前的事
當然現在 還有甚麼原價屋之類的可以線上估價 比價~
然後一堆通路可以網路購買
買來覺得不好 又可以無償退~
網路資訊又豐富 要買啥訊息都很透明清楚
比當年只能聽聽誰誰誰說...
自己更能做決定

再20年後~ 可能又會是不一樣的環境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