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koc.com.tw/archives/577219這些侵權的資訊放在官網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結果出事了卻說是員工不諳法令的個人行為,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做老闆的網紅都不用去看員工放了什麼東西,也不用去檢查員工放的內容有沒有違反法令就對了。反正沒出事賺的是我的流量,出事了都是員工的個人行為跟我無關。
亮的發白 wrote:我覺得一點事都不會有。 只要有點法律常識都知道的結果,以為這樣就能夠損害求償真是笑掉人家大牙,當別人都是法盲請不起律師嗎??這只不過是大公司用司法手段恫嚇網紅造成寒蟬效應,目的只是想讓他們收斂一點而已。日本片商就只敢欺負台灣人而已,類似內容的視頻在Youtube平台上多的去,看他們敢不敢用同樣手段去歐美國家法院訴訟求償...,就我前面說過的,這種不過就是違反Youtube媒體內容規範而已,檢舉成立就視頻下架,情節在嚴重一點就是停權幾個月甚至永久停權封號,這樣就已經很讓那些靠點擊流量與關注加粉吃飯的Youtuber經濟損失慘重。
systemctl wrote:停權幾個月甚至永久停權封號,這樣就已經很讓那些靠點擊流量與關注加粉吃飯的Youtuber經濟損失慘重。...(恕刪) 或許求償要錢才是重點,Youtuber被停權是有損失,但日本方應該沒有實質收益,提告成功並和解才會有。目前應該算是中華民國政府史上最親日的時期吧!總體來看,求償揩油的機會看似是比較高的,對日方來說,可能多少有不告白不告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