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1220 wrote:
Gordon Bell Award 很好,以神威成績來說,應該的。
用alpha CPU + cell 架構獲得提名,我也覺得應該。
但是不代表貴國整體實力,完勝過人家。因為這是走偏門的方式。
講難聽點,九陰真經內功不練,先專門練九陰白骨爪,能不能成為高手,可以。
但是可不可以成為宣傳所說的目的,這才是問題。而貴國目標是絕世高手。
這就....
可以為了跑帳面的數據,研究很偏門的技術堆積,請記住一點,超算是工具
工具是給人用的,只是為了跑分而跑分設計出來的工具。對整體科研沒什麼幫助。
提醒來吹捧的各位,我從來沒說過神威的效能不是世界第一,但花得代價值得嗎?...(恕刪)

在另一個帖子我回答TT2K朋友的帖子,在這裡再回答你一次,也還是適用的,如下:
============

不同的超算用來做不同的事,用來承載高密度事務處理的主機跟用來承載高計算量的主機根本是兩個世界的差別。滿足不同需求的超算不可一概而論,否則只會讓自己思路混亂。

如果超算是用來跑大型數據庫,比如證券交易所主機、淘寶網應用服務器、12306鐵路購票系統那樣的大型併發事務處理主機,要求的是複雜多變的事務處理能力,有大量的I/O吞吐能力需求。

這樣的主機上跑的應用非常複雜,比如淘寶網主機,今天是週末優惠日,明天有聚划算搶購,後天是1111活動,每天的優惠計算方式都不同,代碼天天變化,那麼最好是用通用型CPU,有簡單成熟的開發工具,代碼運行效率上不用太過苛求,可以滿足應用的快餐式部署。(這只是打個比方,實際上淘寶網並不使用單一的超級主機在做這件事情,而是使用更廉價的小型主機群。)

如果是用來處理全球氣象資料、核爆炸模擬、化學藥品合成的分子級模擬之類的應用,這類應用的特點是本身的算法並不複雜,一個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核聚變的計算項目,代碼可能就只有幾萬行而已,但是可能涉及到億兆級的計算量,這種計算需求,專門為並行計算主機編寫、優化並行計算代碼並不太難,而代碼優化的效益非常大。

比如一個處理東亞-西太平洋-北極圈區域氣象預報資料的程序,把幾千萬平方公里大量地點的氣象數據進行模擬,它的數學原理不見得複雜,可能就是對一個幾百萬*幾百萬*幾千的三維數組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就好,但是程序必須在幾小時內跑出結果,否則就算做出來也變成事後諸葛。天氣預報這樣的計算,每天可能要跑3、4次,每次要在超算上跑1、2小時。那麼用並行主機來跑,花幾個月的優化、調試把代碼效率提高到極限,有何不可?

所以這麼酸大陸的超級計算機計畫是沒有用的。說到底,你們連大陸或者其他國家研發這些超算是用來做什麼的,都還沒弄清楚。

====================
天河-2也好,神威也好,目前的利用率如何,你有準確數據嗎?新聞說某某主機利用率不高,不高是指30%還是80%還是多少?

造一台超算出來,就意味著某些工作以前做不了的現在可以做到。能力有無和效率高低是兩回事。如果要求一台超算從投入使用之日起就100%效率運轉,那麼你還是不要研發的好,因為你的要求根本做不到。
jimny_dc wrote:
台灣只剩酸民了嗎 ...(恕刪)


iantsai74 wrote:
在另一個帖子我回答TT2K...(恕刪)


感謝回覆我想你前一大段的內容,我從來沒有提過。
HPC 和business process machine 是兩件事,我從沒來沒混在一起。

第2個部份,天河2 的使用率,前面新聞提出來了,至於真正數據我不是信息部或超算中心官員,誰能回答。
至於閣下前面部份答的很好,HPC 是要處理高量運算,多維度運算,向量運算,和商業處理機器是不同模式。
那請問我貼的天河2 老共用在商業雲處理,作何說明?
真正科研高使用量,何必使用HPC 來做商業處理的功能呢?不是資源浪費

至於像你所提的淘寶模式,其實只要去TOP 500 看過china完整名單,還有一件令人受不了的事,這就不提了。
我們所提軟體部份是指神威,因為神威是採用alpha 架構,那又是另一件事情。閣下不會認為市面上原本支援intel 超算架構的軟體
可以在alpha 架構CPU上跑吧!

我想我寫得很楚,大陸的超算中心,目前就是建好請各方付費來使用, 你提的氣象計算,不就奇怪,氣象局完全可以買超算啊
台灣有超算中心,台灣氣象局也有超算。難道每次算氣象,還要氣象局收好資料丟資料到超算中心,沒人這麼運用這種模式吧
更不用提,跑資料出來,不用修正嗎,氣象局人員還要跑到廣東去處理,連網,如此大量資料要連網?
這又說明什麼呢?
還有請記住,老美禁銷CPU 理由是天河2進行核試爆,違反協議。老共回覆天河2是科研,從沒有進行核試爆計算。

天河2的科研,請上網站去看,機密當然看不到,總不會網站上的科研數量就這些,而機密科研排一大堆,生產高達嗎?
請記住,我可沒寫過100%使用率。
合理的懷欵,加上請記住出來炮的是政協,政協可不是什麼普通單位。再加上天河2 居然用在商業模式,這還不夠清楚嗎?

天河2是TOP 2 這沒問題, 只是目前看到的內容和宣傳說的科研不一樣。

台灣當然比不上大陸,這沒什麼說的,老共是要超美, 泰坦的科研計劃請去能源部網站去查每年都有專案的說明,和使用時數
泰坦跑了多少科研專案,一清二楚,要講科研,這才是科研。數量就可看出來,別忘了泰坦也還有跑機密科研。

請注意天河2新聞是2016年1月,離天河2上線是4年多的時間,而神威我寫過,就留給時間作驗證。


john1220 wrote:
感謝回覆我想你前一...(恕刪)


其實你想太多了
中國大陸不過是在探討
該如何建立超級電腦的體制
所以才有那些新聞(相關文章有一堆,包括院士)

他們因為瘋狂進步
所以本來就會有一些問題
改善就好了

科研運用方面更是不用擔心

超級電腦這個問題
就跟前陣子中國是否應該蓋高能物理對撞機一樣
他們在媒體上做開放式討論、辯論
最後就是等國家做決定


john1220 wrote:
閣下不會認為市面上原本支援intel 超算架構的軟體
可以在alpha 架構CPU上跑吧!...(恕刪)

為什麼一定要在上面跑支援intel超算架構的軟體?

如何讓不同構架計算機跑同一個程序,把代碼移植到另一個系統,考驗的是寫BIOS、寫各種語言編譯器的系統級開發人員的功夫。

對於只想用高級語言寫應用程序的用戶來說,這些事情根本不用瞭解太多。

科研上用來做計算大都使用C、C++、FORTRAN之類的中高級語言,用中高級語言寫程序哪裡要管系統底層如何處理數據、分配CPU的?

就我上面講的天氣預報的那個例子而言,編寫應用級程序的人不需要知道系統有多少個CPU,多少內存。他只要事先知道在這臺主機上,float可以儲存多少精度多大範圍的實數,數組的下標可以從0到最大多少就夠了,然後他就可以直接聲明各種超級巨大的數組,比如:

float MatrixA[1000000][1000000][1000000];

系統如何安排一百萬*一百萬*一百萬的巨大多維數組,如何管理內存,如何分配CPU負載,如何存儲數據,如何把代碼效率提高到極致,寫應用的人根本不用管太多。那是寫編譯器程序和寫API庫的人的責任。

按照主機平台事先確定的編碼規則寫代碼,就能保證編譯、鏈接不會出錯,能生成可執行代碼,代碼能準確運行。實際工作中,當然不會像舉例中這麼簡單,但是無論如何,用中高级語言寫應用的人需要關注的是自己的數學算法,而非系統如何實現。
iantsai74 wrote:
為什麼一定要在上面...(恕刪)


閣下的認知就是錯誤,你認為科研人員能俱有不錯的程式開發能力嗎?
答案是少之又少.............
最簡單的例子請你上天河,無錫這2個超算中心去看,裡面都有可應用軟體介紹。
你看了,就了解。

科研在不同的領域本來就有不同的工具軟體協助做應用,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從頭開發。
在這樣的軟體協助下,科學家只要負責資料的處理與定義相關計算層級,不足部份,再利用工具定義function
丟資料計算即可。

要科學家從頭寫,要他們老命,他們只是領域專家,不是IT專家。
這兩個網站,你看了就知道了。

你的認知有誤的地方是,比如很多在超算好用的工程商業軟體,在天河可以用,不好意思在神威就不能用。
你認為外國廠商會只為了一台超算,花大量人力資金去修改符合神威可以跑的工具嗎?
答案是99%的NO 1%的YES
YES 是有人願意付錢,並提供神威相關OS 和機器資訊,老共才不會答應。
所以你在神威看到的都是open source工具 可不可以用,可以,好不好用,要問科研人員,如果科研人員之前都操作在某些商業工具。
那就是要花時間重頭學習。 這就是DELAY和科研人員會慘的地方。

可以觀察的重點是老共有沒有投入資源去開發符合神威的軟體,請想想,這麼多不同領域,有這麼多人力嗎?
國內用沒什麼競爭力的問題啦....超算軍用比的不是電腦競爭力,而是對科研武器製造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民間要用就要看軟体跟得上嗎...雖然雲端計算的後電腦會回到早期集中走大型化的趨勢...
不過以後就沒什麼盜版軟体可以用了....
說實在的再拿一點錢來贊助國內外開源團体,多讓寫程式的人有飯吃,硬体的東西必竟幾年就落後了...
不要笑對岸了,落後的國家沒有計劃是留不住人才的...
其實台灣把那造潛艦的預算拿出十分之一給國內業者設計一台超算給所有大學共用....可能會比較實際一點.
氣像局的超算應該太老了...老算不準...
台灣是IT強國?這這....其實大陸軟體實力比台灣強多了吧!硬體來說,台灣也沒多會做CPU啊!大部分IC公司做的CPU都是拿open source 來改,不然就是拿已經沒專利的CPU/ DSP來做,不過這種都不會用在複雜的產品上,商用嵌入式CPU都被ARM/MIPS包了!至於PC/Laptop 大家都知道是Intel/AMD啊!除非你能主導規格,有市場要用,不然你也撐不住這種需要耗時耗錢的研究開發!現在是軟硬體整合的時代,拿硬體設計或硬體製造來比技術,可能不怎適當! 我也不是專家,只是工作一陣子,實在看不太出台灣的業界有多少高深技術,也許有一點點是藏起來我沒有看到...Orz.. (話說台灣都在做cost-down啊!)

john1220 wrote:
台灣是IT強項,我想MOBILE 01 可以找到很多人,討論出真相出來。
john1220 wrote:
中國第一台,完全自製的神威太湖之光,登上TOP 500。
引起左岸朋友一陣打敗美帝的狂喜熱潮。
而事實上,中國超算真的有競爭力嗎,真如媒體和不懂電腦的網友所提如此完善嗎?
台灣是IT強項,我想MOBILE 01 可以找到很多人,討論出真相出來。


媒體都是亂寫的。

事實上大陸所謂的超算是超級算盤,全長八十七公里,需要幾萬人同時操作,速度很慢,唯一勉強能說的優點是停電也能跑。這是政協的人私底下告訴我的,政協都是掌實權的大官,資訊鐵定不會錯。

沒錯,台灣自行研發製造的CPU、作業系統、周邊所組裝的文書機光是跑螢幕保護程式一秒的運算量就超過美日所有運算能力加總的87倍,難怪美國與日本朋友都說“台灣是IT強項”。外國人中文不是很通順,但是意思我們知道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