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原價屋一年淨利有3億

淨利三億 不可能 員工不用薪水?
orion_t66 wrote:
原價屋的組裝流程說一...(恕刪)
這個文~大概很快就到國稅局那裡了~
原價屋

現在都打發票了...

要打成兩張都不肯勒,害我要用來公司報帳都不行

有力人士去國稅局查一下謎底就可以揭曉勒
chhuang1010 wrote:
說實在這粉唬爛~ 一個CPU賺三十台幣~光請一個員工薪水給一萬八好了~等於一個月要賣600顆CPU才夠請一個員工~一天要賣20顆CPU~ 假設請三個員工一個店長~這樣一天至少賣100顆cpu~ 的利潤才夠請~
零售業毛利不可能只有區區幾%
至少10~20%以上,有些東西毛利可能都50%以上~不要問我有沒有賣電腦~ 我沒賣電腦,不過對零售業有一點點了解~



歡迎您加入3C零售產業

以您對零售業的了解

相信一定可以創造出台灣第二個經濟奇蹟

虛擬一下情境=====>原價屋的老板跟股東們其中之一剛好看到這篇

心理的OS:呵呵呵~~~~~真好笑的文.一群不是我本人的人在聊我賺多少.真無聊.....
真的是別人在吃炒米粉.你在喊燒~~~~~~~~~~~~~~~~~~~~~~
(看著螢幕上的股票中.喝個頂級咖啡跟抽雪笳中.喔~~對了.下午還要去球場.跟幾個廠商聯誼一下.先下幾張單好了.瑪莉亞~~~~~~先把我的球具準備好喔~~~順便跟小王說叫他12.30分車子準備好球具先拿去放車上.我要去球場.)

雖然我也沒有當過門市組裝員,但是平常都有在注意電腦零件的售價。
你可以去比對intel公開的cpu每千顆報價,你會發現一顆的價格幾乎等
於市場上的價格,如果沒有考慮匯差及廠商折扣。我也很懷疑賣一顆cpu
到底有沒有賺錢,難道只能由其他的來賺嗎?畢竟大學時常常幫人免費
組電腦,想說將來說不定可以開家店(空想中),對於價格自然會很敏感。
有人說因為好賺所以才多開幾家,
事實上,
有更多的情況是因為一家店面太難賺,
更應該多開幾家以便衝營業額,
畢竟只有一家店面的話在怎麼衝營業額就只有那樣,
擴展多家才有機會分食不同市場,
而把營業額衝高也才有籌碼來向上游供貨商要價格、要回扣,
這樣才有機會在這個市場上獲利,
若不這樣子玩,
真的是會連老本都賠下去,
所以有時別把開店面看得那麼單純.....

F100FD wrote:
聽原價屋的人說一年淨...(恕刪)



營業額+1

怎麼樣也不可能

你被騙了。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些賣電腦的零售業都不是商人。
而是大聖人啊,利潤平均不到10%,可能連付完店租、員工薪水後自己養家活口都不夠,還要為我們服務,和版卡廠一起大跳水,
我以前都錯了,請接受我的懺悔,不要受到利潤高達40%的陰謀論影響,繼續照亮人類的未來
4870898 wrote: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些...(恕刪)


利潤 40% ? 還是毛利 40% 就好?

只是轉手賣零件, 店旁邊還一大串同業在那邊搶生意的, 那麼好賺的話就好了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順發 還是 燦坤 的財報

這兩家進貨壓價能力夠強了吧? 賣價也是已經比光華商圈那些同業高 x% ~ xx% 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