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如何選購?


一 主機板選購

主機板主要功能是將處理器、記憶體、顯示卡、硬碟等這些內部硬體做互相溝通整合運作的功能。

挑選適合自己需求的主機板即可,要不要USB2.0?要不要內建WIFI網卡功能?顯示卡只裝一張PCIE插槽有需要買到2排主機板嗎? SSD走2.5” SATA還是M.2 SATA?

找到能跟自己其他硬體匹配夠用的主機板功能即可。就算你多花2000買到超頻主機板,不會超頻、多的顯示卡插槽沒在用、記憶體沒買超頻記憶體。那也只是把錢丟到水裡,效能不會因為這$2000而大幅提升。

二 主機板效能

如上述 主機板主要功能是做溝通媒介,除非某塊主機板的功能是你會應用到的,那它對你來說才有購買價值,否則的話中、低階主機板還是目前市場主流。

三 超頻主機板最強
強? 很俗又沒說服力的說法,硬體超頻本身需要周邊硬體能超的都超上去(處理器要買AMD或INTEL 超頻版(K版)、記憶體要買可超頻體質顆粒、散熱措施要做好、顯示卡要買散熱好的),才會跟原有效能有所提升(提升幅度也不大且賭人品),那既然提升不大為何廠商要做超頻主機板?

廠商獲得更大利益的噱頭
早期硬體本身根本沒有分主機板超頻不超頻版本,現在是為了過去那些玩家行為而另開闢一條經濟產線使這些玩家為了超頻行為去花更多錢買超頻主機板。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可以完全無視效能差異。

同溫層的認同度
改車的族群也有一批,品酒的族群也有一群,為了融入族群當中,勢必群體中產生優劣比較心態,當你的硬體超上去了,在此族群中獲得極大認同,回到現實,它就是一台電腦。
超頻有機率把硬體超壞、硬體不穩、溫度過高等詬病,還不如把超頻主機板預算花在顯示卡上效能提升更有感。
文章關鍵字
熊印撐地 wrote:
一 主機板選購主機板(恕刪)


問題很簡單啦~~懂得不會問, 不懂的說了你也還是不懂要靠別人開單....lol 把自身需求搞清楚就可以了!
----------- 華碩 STRIX X570-F GAMING - PCIe 4.0插槽比較多 USB特別多 SATA插座特別多

S1220A音效晶片 120dB
12+2相供電 6層板
內 - 2組PCIe 4.0 x16 (x16 or dual x8)
內 - 2組PCIe 4.0 x1
內 - 2組PCIe 4.0 X4 M.2插槽 支援PCIe 4.0與SATA模式 皆可支援X4模式
外後 - 1 x USB 3.2 Gen 2 (up to 10Gbps) ports (Type-C)
外後 - 3 x USB 3.2 Gen 2 (up to 10Gbps) ports (Type-A)
外後 - 4 x USB 3.2 Gen 1 (up to 5Gbps)
8個SATA 6Gbs插座 (給這麼多! 連SATA擴充卡都可以拿掉了啊!)
支援記憶體128GB (4xDIMM)

----------- 技嘉 X570 AORUS ULTRA - PCIe 4.0 M.2插槽比較多 有3組

ALC1220-VB音效晶片
12+2相供電
內 - 2組PCIe 4.0 x16x8x4x1 插槽 (就給兩組而已... 想裝獨顯 VR無線套件 硬碟擴充卡這三樣就不夠啊!)
內 - 3組PCIe 4.0 X4 M.2插槽
內 - 6個SATA 6Gbs插座
外後 - 1個HDMI插座,可支援至最高4096x2160@60 Hz的解析度 支援HDMI 2.0版本、HDCP 2.2及HDR。
外後 - 1個USB 3.2 Gen 2 Type-A連接埠(紅色)
外後 - 3個USB 3.2 Gen 1連接埠
外後 - 5個音源接頭
外後 - Type-C擴充接頭
支援雙通道Non-ECC DDR4記憶體 支援XMP (DDR4記憶體超頻)

同樣都8000 但給的東西仔細一比差很多...所以還是要多比較

網路方面則是不太關心 也不懂差在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