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數位相機剛剛流行的時候,當時並沒有很多參考書籍或網路資訊可以參考,請教同事的意見,當時得到一個我聽得懂的意見,『鏡頭愈大愈好』,有道理,於是到賣場,憑著目視的判斷,選擇了Canon PowerShot G1。經過這些年,本人的程度並沒有多少進步。最近覺得G1拍出來的照片,好像變差了,以前拍的照片好像比較好看,難道數位相機用久了,拍出來的照片會變差?如果真是如此,那市面上哪一台數位相機比較適合替換?順便好奇請教用過G1的各位,你們現在用哪一台DC?
我的第一台 DC 就是 G1,想當初買了 29500,被一堆朋友嫌到爆,因為那時開始流行餅乾機一類的輕便機...他的體積的確是比一般的 DC 大很多 (那時 DSLR 還不普及),而且開機又要等他那 X 頭慢慢的伸出來, 實在不便...而且我也只會用 Auto 模式......但是隨著 DC 普遍起來,一款接著一款的出,我才發現 G1 的畫質竟然還勝過週遭一堆朋友的新機,更何況只有 320 萬象素,比起朋友手中 "號稱" 600萬畫素的 Fuji, 一點都不遜色...後來因為動態畫質實在不能接受, 又討厭那伸伸縮縮的鏡頭,於是換了 KM A200...800 萬畫素集中在那小小的 CCD 上, 畫質實在不怎麼樣,但是至少我會了一些基本的手動操作, 知道 "Auto" 並不是最好的...於是最後...還是進了 DSLR 的世界,不同的是, 其實現在選擇很多,一顆鏡頭到底不是不可能的事...至少我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是因為 "買錯" 而買了 G1,那我想最後變成 DSLR 也不足為奇了...
我的第一台DC也是G1,當初選G1就是看上它可以外接閃燈又具有完整的手動功能,且還有一般DC少有的RAW檔記錄功能。G1那個年代DSLR並不普遍,DC也是貴到靠杯,我礙於預算只能買水貨G1,配上IBM 340MB MicroDrive,花了我將近三萬塊。G1一路用用到一年前我才把它出清,這幾年使用G1給我的感覺還不錯,除了那個原廠電池掛點外,其它各方面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不過300萬畫素對我來說已經不敷使用,幾經考量我決定把G1出清,升級到Nikon CoolPix 8400,挑8400的原則一如我當初挑G1一樣,也是看重可外接閃燈、有完整手動功能、可拍RAW檔,另外就是廣角端達到24mm,到目前為止8400也是少數幾台有24mm 廣角的DC。很可惜8400在市場上叫好不叫座,出來沒多久也就面臨到停產的命運,成為市場上的絕響。在這個一切以輕薄短小為導向的年代裏,G1、8400都顯得巨大無比,感覺起來也比較沒有型。為了老婆方便使用,也陸續的替老婆購入Panasonic FX-7和Canon S80。不管用那台DC,我還是很懷念多年前陪我一路走過的Canon G1。
G1...用一年升級成G2.....之後就是DSLR+SLR了...目前用300d+D200+F100....G系列真的是好機器,ISO 50畫質純淨,飽和度跟色彩還原度一流,有時候還是會拿出來玩一玩如果Canon願意把APS-C甚至FF CMOS搬到G系列的機身做一台GX我應該還會再敗一台吧.....
小弟先前用G1是公司的"公用機",當時就對於全手動控制和2.0的光圈十分著迷,後來自己存夠錢後,(已是2年後的事)二話不說,就買下了G5....後來深深覺得翻轉式LCD和2.0大光圈,真是街拍的好幫手....更進而敗入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