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這個意思,其實內容大部份都正確,我解釋一下好了,
首先,越是高階或是新發表的相機,紅外線濾的越徹底,
反而是入門的相機或是舊機型容易加紅外線濾鏡照出成功作品,
其實所有DSLR都有RAW檔,是完全沒有套過白平衡等參數的影像資訊,
所以拿RAW來調整是最好的,當然要一開始就設定好也是可以,
只是每次都要調,因為色溫狀況每次外拍都不會相同,
接下來,因為綠色植物不會吸收紅外線,所以會比較亮,
因為對它做白平衡的關係,所以它會變白色,
不同的材質對紅外線的吸收不同,所以特性也不同,
像水是吸收紅外線,所以會變深色,
而綠卡的材質是紙和顏料,和綠色植物對紅外線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不能用來做白平衡。
對焦的方式,因為直接加IR濾鏡一定會跑焦,加了一片鏡片,
焦點會前移,所以先對好焦再加鏡片是一定不會合焦的,
個人的經驗是要再調回來一點,像是風景的無限大調為10mm,
近拍要準焦就難了

至於光圈的話,在風景照中縮光圈是很正確的做法,
因為景深會變大,所有的風景都清楚,但如果是成像品質,
反而是中間值的光圈會比較好…離題了~~
在慢速紅外線中,時間才是重點,1分鐘的成像品質一定會比10分鐘好,
所以開大一點的光圈讓進光量增加,可以讓成像品質變好,
不但風動震動變少了,而且也不會有長時間產生的熱噪點,
以上~~~互相討論求進步
您的發言在下不會有任何感覺冒犯的意思...
紅外線這個領域非常冷門...
玩的人實在很少...也就造就它的"神秘感"(笑)
能夠有人一同討論...
是相當幸福的啊...(感謝樓主開版)(還有參與討論的各位)
***
比起許多非理性的謾罵文或是...
我覺得這樣的討論很好...(拍拍手)
***
嘿嘿嘿...
您也發現450D/500D等級無法自定K值了吧...
這在玩紅外線攝影時...大大減低可玩性啊...(殘念)
***
在下是三系統使用者...
分別持有D700/5D2/A850...
發現紅外線攝影...
還真的是NIKON的D700拍出來比較漂亮...
可能是D700的CMOS比較陽春吧!!(笑)(希望不是...)
***
對於有幾位大大討論到...
實拍回來的未調整影像...
如果產生色偏差仍然可以調整...
這一點其實在下非常存疑...
因為調整顏色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
如果可以...當然會希望調整越少越好...
屆時抽色版之後完成品也會比較自然...
***
"綠卡"這玩意兒是我自創的招式...
因為我習慣鎖2500K...
所以當初的白平衡是有一些問題的...
後來發現拍綠色的紙張或是衣服來當白平衡範本...
然後抽色版的時候把綠色版定義成R33/G33/B33
綠色衣服會變成"白色"...
(這跟紅外線的吸收和釋放...是沒有關係的...)
(純粹是巧合試出來的...)
所以我才會這樣玩...
正統的抽色版...綠色版是不進行調整的...
不過我在玩2500K的方法的時候...
發現把綠色版定義成R33/G33/B33...
白色竟然變成淡淡的粉紅色...
樹就看起來像櫻花了!!(笑)
***
以上補充一些第一次沒有詳細寫的部分...
造成誤會就請大家多包涵了...
男人不可一日無嗜好,可以是茶酒、可以是車馬、可以是絲竹、可以是攝影,但最好加上適度的體育競技,人生才會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