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 wrote: 什麼是類單眼,這一篇非常值得了解一下! ...(恕刪)噗~.., 您 post這一篇連結文, 太經典啦~~.. ex, M4/3系統( Micro Four-Thirds System )能不能叫「類單眼」?當然不能。 Why not?? 因為它就叫做M4/3系統啊,大哥。 舢舨就是舢舨,有自己的名稱,不能被稱為類帆船。它根本沒有帆。M4/3沒有反光鏡。 若M4/3可以被稱為「類單眼」,舢舨就可以被稱做「類遊輪」,你就可以被稱之「類人猿」。這樣懂了嗎? 火氣上來,失態了。讀書人形象維持真不易,媽的,X (這個字, 被消音~)。 從未嚐試過這麼清新脫俗的感覺, 還比我的初戀更加詩情畫意
好文, 好文~~ 討論區版主, 這篇論串, 別刪~ 別刪 ~ 別刪 ~ 別刪~ 別刪~ 別刪..
STC wrote: 節錄最後的結論:時至今日,「類單眼」已演化為行銷用詞,代表這台不是單眼的數位相機功能很強大,像單眼一樣強大(註)。積非成是,已無法挽回。...(恕刪)結論應該是~ 是故,名稱問題至今還未真正獲得解決。如果你認真讀完了這一整篇內容及其補記,要不是求知慾異常旺盛,就一定是你吃飽太閒了。。 啊~! 實在太點題了!
(敝人從小時候起, 沒有"求知欲", [食慾旺盛]倒是真的, 剛啃完2個焢肥肉便當, 現在還有點餓~..)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單眼相機(Single Lens Reflex,縮寫為SLR)又稱單鏡反光相機,是一種相機的設計型式,其使用一塊放置在鏡頭與底片間的鏡子把來自鏡頭的圖像投射到對焦屏上。大部分單眼相機通過目鏡觀察五稜鏡反射來的圖像
單眼相機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稱之為單軸反射式取景。許多現代的單鏡頭反光相機都提供了輔助對焦裝置,包括測距連動裝置和自動對焦功能。為了減少重量,許多現代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用反光鏡代替了五稜鏡。
~~~~~~~~~~~~以上為為基百科之定義,亦為我個人的認知~~~~~~~~~~~~~~~~~
在底片機時代,幾乎所有單眼相機都有(1)交換鏡頭,(2)手自動對焦 (3)可調整光圈快門.
個人認為類單眼要看"類"到哪裡.
neioknox1 wrote: 以上為為基百科之定義,亦為我個人的認知~~~~~~~~~~~~~~~~~ 在底片機時代,幾乎所有單眼相機都有(1)交換鏡頭,(2)手自動對焦 (3)可調整光圈快門. 個人認為類單眼要看"類"到哪裡....(恕刪)如果要引經據典的話, 請別忘記以往 DC 的歷史延革, 才不會失真~~ (認同與否?!)
舉例~.. 各位諸友們, 如果撇開 (1)交換鏡頭.. 不談, 硬要將(2)手自動對焦 (3)可調整光圈快門... 這後2項套上即成"類單眼"的話~~, 那現在市面上的那些"類單眼"的 DC群, 除 CCD畫素及相關 i 來 c 去的演算法再送個 RAW資料.. 加入外, 跟7年前的萬元入門等級相機沒啥大差別~~ 這樣的話, 2003年的 Canon A70/ 2004年的 Canon A95/ 2006年的 Canon A640 ... 也可稱作"類單眼"囉~~

但那個年代, 有人聽聞過 A70/A95/A640同等級款型, 看到店家或相關知名網站有宣稱它們為"類單眼"??! 如果有, 請告知.. (有誤, 請指正)。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單眼相機」原文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精確的中文名稱應該翻做「單鏡反射式相機」,或「單鏡反光相機」。左岸(*中國)簡稱「單反」。
把「反」字拿掉,就像「三角褲」拿掉了「三角」,大眾比較難以從字面上分辨其與牛仔褲之不同。
單眼二字在字義上僅表達出單鏡頭特性,與腰平雙眼相機(Twin-lens reflex camera)做出區隔。然而測距連動式相機(RangeFinder)與傻瓜相機(P&S camera),甚至是照相手機(でんしゃちかん camera)都屬單鏡頭結構,因此以「單反」一詞取代「單眼」在字義上較為清楚易懂。 ...
jerryred168 wrote: 消費機與類單眼分辨處; 除不可交換鏡頭外須符合觀景窗透過鏡頭成像,包含電子觀景窗,觀景窗並非獨立取景....(恕刪)這個分類, 有意思.. 敢問~ 以您分類的情況而符合"類單眼"的款型, 可否告知舉個例?! 謝謝先~~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