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有此顧忌/ 慮的話, 那還是以a700系列為主要考量唄。 本來有支架方式結構的翻轉LCD, 就不適合拿來作為耐摔碰評估的主要首選。
(小妹的a95已不小心的摔過2次, 翻轉式LCD完好如初)
另外, Nikon的影像引擎本就傾向偏冷調 (作為拍有個性Model表現), 而Canon的會偏暖色調(偏紅)較討喜, 這已是眾所皆知的情況哩。
甚至聽過實驗室玩攝影的學長還有此一說法, "白皮膚的外國人"比較偏好 Canon成相色彩表現, 拍出的人像皮膚會讓白皮膚較透黃/紅; 至於Nikon拍出的皮膚膚色較適合黃種日本人的色調, 日本Model的基本表現就是要"白一點", 一白遮3醜.. 之類云云 (純粹八卦說法, 參考而已)。
至於銳利的表現, 在消費型DC等級, 同年代的dc每台大都是差不多的解析力度, 剩下只是"光圈影響景深"的判斷方式而已。真的要看銳利表現的話, Canon a95在近拍細節上也可有此如下表現 (這2朵小花是比女生的小指還小的面積唷), 後續A系列應該會比a95更好才是..

再者, 你所謂的拍照畫面偏暗, 是2個可能因素造成的;
一為"測光"不恰當, 如果背景與主體人像是背光情況, 背景很亮, 但人像主體卻背光偏暗, 若在"auto evaluate 測光"模式下, 再怎麼高檔的任一台DC都會誤判閃光不啟動, 這時user就必須對著背景作"點測光"鎖定"光圈"和"快門"值, 強迫內閃開啟, 接著再對焦主體按下快門。如下圖所示 (有看到V字型手指的閃光陰影)..

另一種情況是"淺/ 暗色系"讓相機測光誤判"曝光值", 如果主體人像是穿"淺/亮"大片色系服裝, 相機會誤判是過亮, 這時曝光值會曝光不足, 而內閃也會出力過小, 導致拍出人像皮膚暗暗的或偏黃。這時需要user主動調整+2/3或+1曝光值; 若是沒把握控制不好,, 也可用AEB連拍3張試試, 取得最佳的一張。
但如果主體人像是穿"深/暗"大片色系服裝, 相機會誤判是過暗, 這時曝光值會曝光過度, 而內閃也會出力過大, 導致拍出人像皮膚一片死白的。這時需要user主動調整-1/3或-1曝光值; 若是沒把握控制不好, 也可用AEB連拍3張試試, 取得最佳的一張。
別擔心這麼複雜, Canon的A系列都有這些控制方式滴.. 其他的全自動傻瓜型 (尤其是輕巧/ 時尚), 小妹可就不敢保證可作到如上的控制調整。
splendors wrote:
To "mt4348...(恕刪)
splendors wrote:
To "mt4348",
我的a610回電就蠻快的
我開啟連拍模式 ,開閃光燈,去測試
大概一兩秒就可以拍下一張了
==========================
你是採用何種款型電池??
小妹的a95採用Panasonic 2400mAH鎳氫電池, 才能達到如上表現能力。
----------------------------------------------------------------------------------------------------
我用的是kONNOC(大陸雜牌
) 2300m AH 就OK了不過 因為你用的是A95...
就我所知 A95 在各種規格上都是屬於比較舊款的規格
例如:CF卡, DIGIC I...
不論在儲存媒體和影像處理上,都會比較慢
所以 你拿來和A6xx或A7XX比較
影響表現能力因素就更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