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obaya wrote: 鑑於類單眼這個名詞根本沒有個統一的定義 因此我都把我的HS10稱之為大DC =.="..(恕刪)毋須再另創名詞呀, Fujifilm HS10 (30x)屬於 SLR-Like handling的 DC.
單眼相機能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觀景窗看到的畫面就是拍到的畫面。
因為從雙眼相機的觀景窗看到的畫面只能拍到部分,它會有個框顯示
可以拍到的部分,通常會歪一邊,較難構圖,沒構好就要靠沖洗補救
反光鏡就是改善這個缺點的最大功臣
現在數位相機應該沒有這個問題了,每一台都能WYSIWYG
因此DC跟單眼的差別主要就在成相是相機把鏡頭直接接收的影像以數位轉換成圖檔
或是相機把經過反光鏡進來的影像以數位轉成圖檔
操作上單眼仍維持可換鏡頭和鏡頭可以手調的方式
而DC大多以按鈕+轉盤來操作了
這也可以推想出EVIL相機的發展源由
反光鏡的存在使影像的建檔多了一道手續,使相機的體積無法縮小
EVIL結合DC輕巧和可換高檔鏡頭的優點,才有利多
DC要類單有什麼好處呢?好像沒有
祇是拿在手上讓人以為那是單眼的阿Q心態吧
FUJIFILM HS10 - 30X
sony 707 及 717
nikon 7700 及 8800
以下說明不包含相機LCD及LIVE VIEW討論!
過去是底片時代用反光鏡定義是可被認同的!
因為單眼需透過反光鏡來確認對焦!
但是數位相機原理是較接近攝影機的!
人眼並不一定要靠反光鏡來確認對焦!
「單眼相機」原文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精確的中文名稱應該翻做「單鏡反射式相機」,或「單鏡反光相機」。
此鏡是指鏡頭並非鏡子。
所以用我的說法來說,單鏡頭反射式相機不是單反射鏡相機
透過單一鏡頭取得影像與人眼確認對焦的相機
廣義來說反射鏡是指人眼確認對焦影像的途徑!
但現今數位科技來說是可以不用反射鏡的!
如a33或有電子視窗的相機
因為CCD可以全時感應,底片卻不行!
所以用反射鏡定義「數位單眼相機」並不適當!
(數位相機原理是較接近CCD攝影機而非底片相機)
消費級相機因成本等考量,會在相機上方做一個光學觀景窗,
此光學觀景窗並非透過鏡頭,
所以與Single-Lens Reflex Camera的概念並不同!
所以可以來區分其差別。
而既然稱類單眼必然介於兩者之間,
以其概念來區分,我認為我會以觀景窗的SOURCE與是否可換鏡頭來區分!
所以以現今來說,火車不必然有火,但我們依然稱它叫火車
所以一直在用反光鏡證明是不是單眼是沒意義的!
這是小弟的看法您參考一下
splendors wrote:
仍然念念不忘, 那篇...(恕刪)
目前為止,大家對單眼或單鏡反射定義一致.但試問大家,數位單眼與消費型DC差別在哪(或以前的單眼與傻瓜)?我認為應該是光學成相品質與可變光圈快門. 而DC或傻瓜最大優勢是輕巧,易於使用.
基本上較好之光學成相品質(可視解析度Resolution為指標),就是什麼都要大(Lens 大,最大光圈要大,CCD要大「面積,非像素」-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買全幅機,為什麼要買大光圈鏡頭),有興趣可參考傅立葉光學.而最大光圈要大,交換鏡頭才是關鍵特徵..其次是CCD大小.
輕巧,易於使用就是要小.小到可以放到口袋裡和簡單到“按下去就可以了”.
由此可知單眼與消費型DC是背道而馳.類單眼就是在不交換鏡頭,一鏡到底情況下提高光學品質,但塞不進口袋的折衷產品.
其實"單鏡反射"一詞與光學品質並無太直接關係.只不過是高階相機特徵之一.大家已經被"單眼"這個高檔相機(或者應該說是可隨身所欲調整你要的參數)的代名詞confuse一次了.不希望"類單眼"一詞再來一次.
拙見,請參考!!!
並沒有完整的定義
只有普遍大家所認同的特性:
(1) 比一般DC還貴
(2) 不能換鏡頭
(3) 具備M模式
(4) 支援外接配備(閃燈、廣角...)
你要說類單眼是比較貴的DC,我也不反對
因為有很多人拿類單眼,因為有單眼這個名詞一直想拍出淺景深
有更多人拿類單眼拍出來跟一般DC拍的沒兩樣
到最後才發現,類單眼不過就只是功能較齊全的DC而已
必須先釐清的是
類單眼很難拍出像單眼一樣的淺景深
類單眼的抗雜訊能力也很難像單眼一樣高
類單眼沒辦法換鏡頭
類單眼拍出來的畫質可能沒辦法跟單眼一樣好
但是
科技一直在進步
類單眼這名詞可能會隨著科技的進步改變
假如類單眼越來越便宜,最後會取代一般DC,成為現在大家口中的一般DC
可能五年後,沒有類單眼這名詞,因為被DC同化
想想五年前或十年前DC的性能,再推估一下,應該很容易可以發現,類單眼被DC同化是遲早的問題
DC加個M模式應該不難吧,在未來
更何況現在G12的所有功能,可能在五年後變成中階DC而已
在10年後G12的功能,看在消費者眼裡還不削買
而且可能現在G系列的大小在未來能做的像S系列一樣小,而且功能還更好
類單眼與DC同化其實真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x1989z wrote: 類單眼本來就只是噱頭 並沒有完整的定義類單眼本來就只是噱頭, 聽起來是店家及買家購入DC後的雙方自我感覺良好的表述 ~..
只有普遍大家所認同的特性:
(1) 比一般DC還貴
(2) 不能換鏡頭
(3) 具備M模式
(4) 支援外接配備(閃燈、廣角...)
你要說類單眼是比較貴的DC,我也不反對...(恕刪)
x1989z wrote: DC加個M模式應該不難吧,在未來 更何況現在G12的所有功能,可能在五年後變成中階DC而已 在10年後G12的功能,看在消費者眼裡還不削買 而且可能現在G系列的大小在未來能做的像S系列一樣小,而且功能還更好 類單眼與DC同化其實真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恕刪)前述第2大串曾經提過, 別忘記以往 DC 的歷史延革, 才不會失真~~ (認同與否?!)
舉例~.. 各位諸友們, 如果撇開 (1)交換鏡頭.. 不談, 硬要將(2)手自動對焦 (3)可調整光圈快門... 這後2項套上即成"類單眼"的話~~, 那現在市面上的那些"類單眼"的 DC群, 除 CCD畫素及相關 i 來 c 去的演算法再送個 RAW資料.. 加入外, 跟7年前的萬元入門等級相機沒啥大差別~~ 這樣的話, 2003年的 Canon A70/ 2004年的 Canon A95/ 2006年的 Canon A640 ... 也可稱作"類單眼"囉~~

但那個年代, 有人聽聞過 A70/A95/A640同等級款型, 看到店家或相關知名網站有宣稱它們為"類單眼"??! 如果有, 請告知.. (有誤, 請指正)。 Santa Clause 今天(Dec/26'th) 閒閒沒事做~ 竟然冒出這嗜好......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