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P5000
當VR開啟時,126mm,
在1/15 sec時,20%的情況會得到銳利的畫面,60%的機會是輕微模糊,20%則是嚴重模糊。
在1/8 sec時,20%輕微模糊,80%嚴重模糊。
在1/4 sec時,50%嚴重模糊,50%糊成一團。
Canon G9
在IS開啟時,210mm,
在1/50 sec時,60%是銳利的畫面,20%輕微模糊,20%嚴重模糊。
在1/25 sec時,40%是銳利的畫面,20%輕微模糊,30%嚴重模糊,10%糊成一團。
在1/13 sec時,20%是銳利的畫面,30%輕微模糊,30%嚴重模糊,20%糊成一團。
===
如果將P5000/5100與G7/G9的焦段都定在120mm左右,兩邊的防手震表現應該是差不多。
但是G9的最長焦是210mm,能夠在1/13 sec,還有機會得到20%的銳利畫面,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效果了。
我自己的G9實際拍攝結果,表演者不斷小幅度移動,我以手持拍攝,連續拍攝8張,ISO 200,焦距168.1mm(36.8mm),快門1/8,取其中一張:

由此照片可得知,如果表演者是靜止狀態時,168.1mm在1/8秒的表現已經很令我滿意了。
===
mr_alanhsiao wrote:
我上一台也是p5000,常常在用廣角室內 1/2 秒室內拍攝,都還很ok‧
大部分的照片畫質都很銳利,連皮膚都很清晰‧
P5000的廣角是36mm,VR開啟時,根據DPreview的測試,1/8或更慢的快門仍有不錯的表現。
mr_alanhsiao能夠在1/2秒,還能維持高度穩定性,想必有相當優異的手部穩定性。
G9的廣角是35mm,IS開啟時,降兩級安全快門,約1/8是極限。
mr_alanhsiao的手部穩定性應該能使G9的快門極限也到1/2秒才是,您或許再多試看看。
===
IS或VR並不是萬能。DPreview的測試報告中都有提到,要提高拍攝的成功率,開啟IS或VR之外,也要開啟連續拍攝。
特別是在遠望端時,G9開啟IS,也只有20%的成功率,開啟連拍,保持手部穩定性,應該可以從10張中挑個1張清楚的照片。
不要小看太陽餅國的男人啊!http://myg9.blogspot.com/
1.調整環境,讓相機的快門固定在1/2-1/8之間(用P模式不要用auto 模式)
2.不開閃光燈,ISO設定在100,ZOOM到Tele端(最大的"光學"變焦焦段)
3.拍攝同一個物體,最好是辨識度高的
4.不啟動防手震拍攝相片(多拍幾張)
5.啟動防手震拍攝相片(請用相同姿勢)
將相片放大到10倍觀察同一位置,可以發現影像的拖引量確實有明顯變小
這就是防守震有無啟動造成的,但是
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並非開了防手震後就能拍出完美的照片
他只是用來修正相機的晃動,讓照片降低模糊而已
萬一相機晃動的太厲害超過它補正的範圍,防手震頂多讓模糊的照片變的比較不模糊而已
所以手持拍照的功力還是很重要的
小弟用這樣的方式測試過的相機有:P牌FZ50&TZ15,F牌f50fd&S8100fd&S1500fd&S100 ,
S牌W150,R牌R8,
確實都有防手震效果只是程度的好壞而已

就是忽略安全快門來調查防手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