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1. 本文純分享,絕非勸敗。
2. 在我的電腦看起來有些圖片會被裁一半不見,有些會被自動縮圖
若各位有一樣問題可至此觀看全文
Canon EF400mm f/2.8L II USM 長期使用報告
------

Canon EF400mm f/2.8L II USM是我入手的第二隻大砲級鏡頭,
也是Canon L鏡中最"貴""重"鏡頭之一。



在拍鳥的歷程上,
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
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鏡頭來完成我們的目標。(真是個敗家的好理由  ^_^ )
白博士 拍鳥用的第一支大砲是Canon EF500mm f/4.5L USM
在使用了數年後,
台灣大多數的鳥類(山鳥為主)大概都有不錯的紀錄影像。
但是 一些因為動作極快而難以拍攝的鳥類,
或是生性隱蔽常出現於光線不足處的鳥類則是受限於當時的器材,
拍攝品質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就 在第二次購入大砲時選擇了超望遠大光圈鏡頭Canon EF400mm f/2.8L II USM。

先從外觀看起。
Non- IS 大砲都有的鋁箱。


驗 明正身。
428 I跟428 II的辨別方式除了製造年分外,就是靠身上的名牌了!

428 I改款到428 II主要是改善大光圈時的色散及畫質。
428 II的鏡片結構跟428 I相較起來多了一片UD Lenses,
所以 光圈全開時的畫質有肉眼可見的進步。
(之前曾接過428 I,光圈全開的光暈較嚴重。)
428 II的鏡組結構跟428 IS較為類似(1999年後新款的IS大砲皆為UD*2 + Fluorite*1 ),
雖沒用過428 IS,但推測其畫質表現應該與428 II類似。

使用428時,建議鏡頭背帶一定要裝上。
扛砲時會輕鬆很多。



鏡 頭背帶使用示意圖(圖為Canon EF600mm f/4L IS USM)


濾 鏡環。



為 了感受428的"貴""重",
我們請出對照組Sigma變焦鏡皇:Sigma 300-800mm F5.6 EX DG APO HSM






38 鏡比428長很多,
但428則是不折不扣的大胖子!  ^_^








428 口徑也很明顯比38鏡大一號。


左 ->右

Canon EF24-70mm f/2.8L USM, Canon EF70-200mm f/2.8L USM, 428, 38



50/1.4: 我的光圈最大耶!  XD

428是一管多用途的鏡頭,
舉凡運動、野生動物、鳥類、人像都是可運用的範疇。

受益於428超大光圈所帶來的充足快門速度,
入 手428的一個月內白博士便拍好了帝雉、鱗胸鷦鷯、小翼鶇、竹雞等等當時難拍的鳥兒。

常在晨昏時出現的帝雉是白博士試鏡的第一個目標鳥。
428 光圈全開的畫質就已經十分的銳利。
1D, 428, F2.8, 1/50, ISO400


1D 搭配428迅捷的對焦,在光線陰暗處能可維持8.5fps連拍。
若是使用500/4 or 600/4此時只能靠反光鏡預鎖一張張賭運氣了。
1D, 428, F2.8, 1/60, ISO400


即 使用了1.4X也有優異的畫質表現。
1D + 428 + 1.4X

1:1 裁切原圖。



除 了銳利度之外,
428最讓人驚艷的莫過於他夢幻的散景了!
在Canon的大砲群中,
500 L給我的感覺是銳利,平穩中帶清淡;
600 L則是多了明顯的壓縮感及些許的通透;
428給我的感覺則是如水彩畫般夢幻的暈開。

從景深公式來計算,
428的散景或 許不是最淺的,
但是他對於散景的處理,
不同色調交溶後的表現,
應該是超長焦L鏡中最佳的。
在400/500/600大砲 中,
個人認為428的二線性也是最輕微的。
(註:白博士用的現役鏡頭為600 IS)

這種散景的處理方式也跟短焦大光圈 鏡頭有很大的不同。(如35/1.4 or 85/1.2)
在散景雜亂的場景,
透過428也可以得到主體浮現的效果。



除 此之外,
428也是一支可以作為拍鳥時拍攝主力的鏡頭。
白博士對於主力鏡頭的定義便是,可拍攝遠、近目標,涵蓋山鳥、水鳥拍攝範圍的鏡 頭。
鳥人常用的500/600 L當然是典型的拍鳥主力鏡頭,
428雖然焦長略短,
但搭配1.4X使用,
合成焦長便可媲 美600/4,
所以即使拍攝體型較小或是距離較遠的目標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相較來說,300mm f/2.8L 雖然有著高畫質、輕便的特性,
但是以台灣的拍鳥環境、習慣而言,
較適合作為500/600之外的第二隻拍鳥鏡頭。

以下山 鳥照片均為皆為428 + 1.4X所拍攝。
428的散景是不是跟500/600有很明顯的差異呢?  :)



由 於這一兩年來拍攝的照片都還沒整理上傳,
所以僅用曾經上傳的圖來作為示範。

除 了拍鳥之外,
428用來拍攝人像的感覺也極佳。
搭配1D來拍小朋友,
不管多麼調皮好動的小寶貝都逃不出畫面。
可說是為人 父母必備的拍攝器材呀!

以下均為1D + 428使用JPG拍攝。









奔 跑中的小敏。

摔 跤前的一瞬間。





在 黃昏時昏暗光源下表現也十分優異。








出 遊時隨身攜帶428,
除了可以強身之外,
還可以順便拍拍小朋友、拍拍鳥兒。

428的焦段特別適合捕捉鳥兒與環境的互動。

當 需要特寫時加上1.4X也有很棒的表現。

428 + 1.4X

428 + 1.4X



在 介紹了428優異的光學表現跟迷人的散景後,
看似「神鏡」的428有沒有什麼缺點呢?
從光學系統設計而言,
良好的光學表現是架構 在鏡片材料跟鏡組設計上的,
在鏡組設計上以漸趨成熟後,
要同時符合輕便且高畫質的鏡頭,
大概只能等材料上有所突破了~ (Canon 428 IS II也許就像徵了輕量化的大躍進!僅3.7kg!)
也難怪428有著跟600/4同級的重量。

白博 士之前使用428時,
全套設備,
1D + 428 +五號腳 + 雲台,
似乎隨便加加都十幾公斤,
這還不包括拉哩拉雜的 配件、背包等等。
也難怪那陣子常常爬野柳爬到腳發抖。

所以,
想要享受428,
就要先把身體練好  XD
或 是把428買來練身體也是一個方法。  ^_^

番外篇:428抱枕。  XD
可以有L鏡水杯,為什麼不能有428的1:1抱枕呢?

瞧妹妹抱著428睡得多安心呀~


伸 個懶腰,最怕妹妹一腳把428踹下床去!  ^_^





<big>結 論:
不管用不用的到,
家裡擺一款428總是不會錯的!  ^_^
</big>

更多428拍攝的照片請見:
雪山林道‧帝雉(一)晨 光序曲
雪山林道‧帝雉(二)屏 息時刻
雪山林道‧帝雉(三)十 一小時的等待
雪山林道‧帝雉(四)奔 馳中的迷霧帝王
藍腹鷴觀察記錄(二)春 情蕩漾的藍腹鷴公鳥
重量級的鏡頭之一,重量在Canon鏡頭裡應該有前五名

小弟口袋不深,和EF 400/2.8無緣 只好朝nFD 400/2.8下手
白博士算勸敗成功
勸拜好文.......給你一個讚

你是沒能出門閒發慌....到01貼文騙積分
路過,但是......樓主也太恐怖了,啥大砲來著的?!嚇到我了..............
phdwhite wrote:
寫在前面:1. 本文...(恕刪)
Never ever giveu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