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原本的富士的hs10操滿多年,拍了數萬張,已經該升級了.
又目前比較新的大砲類單大概就只有s1 另外也有暫評估過 nikon p600, sony hx400v,
因不熟 nikon,而sony hx400貴許多,
其實 p600 在M模式,快門與光圈有兩個轉盤可用,算滿有吸引力,
最後,因覺為讓過去 經驗容易快速轉移與某因素, 所以於是選了s1.



中午拆箱用幾下,感覺:

1.[名字],大家覺不覺 s1 名字好像太短,又太菜市場名.
用關鍵字找資料,找到一大堆其他產品.
看要不要改 super1 或 ss1 或...


2.[5軸防振],怎 中文說明書,機子外觀,跟設定選單, 都沒提到[5軸防振],或使用這個字眼,
真讓人擔心有沒有灌水:p 有沒有人可以解說一下.


3.[按鍵], 可自訂按鈕功能的 FN按鈕 只有一個,有點少.
所以,其他按鍵 ,如[錄影],[WiFi],[定時器],[閃光燈類型] ,
每個人需求不同,通常會有幾個少使用,
建議可以拿來當自定功能,這樣FN多好幾個,就會夠用.
比方,[錄影]按下去,是選白平衡.


4.沒想到對焦輔助燈是白光,那建議可以多一個功能是,[手電筒],
好像也可當自拍補光燈,或拍小東西時的補光燈.
比方 [Wifi] 按下去,經由類似FN的指定,可以是[手電筒.
實用度還很難說,但至少應該會滿酷的.

(3~4 好像韌體改版就可以做到.)

5.[轉盤],調整 (光圈)跟(快門),是共用一個轉盤,
連單眼最便宜的X-A1都有2個轉盤說,這台竟然只有一個 o_O..
另外,轉盤在側邊,轉動需要施一點力道,優點是不易誤觸,缺點是沒辦法快轉.


拍了幾天的心得:

跟hs10比,明顯優點:
1.LCD 很亮,解析度高,戶外白天也很容易看清楚.
2.光線夠時,對焦非常快,拍月亮對焦也不用1秒.
3.有很多濾鏡,終於有HDR.
4.防手震似乎有較強些.
5.iso 降雜訊好像有強一級. iso800 還可接受. (hs10大概iso400)
6.國外網站評價滿高的,算是讓人比較有信心買的原因之一.
7.錄影鍵是內凹,不容易誤按.
8.鏡音模式時誤按方向鍵又鍵的閃光燈鈕則是,直間忽略,不像hs10顯示錯誤訊息並lock幾秒.
9.有支援wifi手機可以操作的樣子,但其實我還在用非智慧手機說:p 所以我就不知道好不好用.

缺點:
1.P/A/S/M 雖然還直接在轉盤上,但感覺不是很被重視,
以前,hs10可以調 [銳利度],[色彩]的高/中/低,動態範圍包圍100~400,
但s1則沒有這些選項,所有濾鏡也不能在PASM下使用.

對習慣用PASM模式的人,用這台可能要有漸漸以 Auto,SP,Adv 等模式為主的心理準備.

不知道是官方為產品定位的關係,還是技術問題.
(感覺,前者的機率比較大,那大概不用期望韌體更新會增加了)


補圖: 高雄85大樓
文章關鍵字
最近駁二有活動,拍一些活動照分享:

這些是jpg直出,經過 小畫家縮圖處理,方便上傳(原本3M,處理過約200k)
小畫家的jpg檔是高壓縮畫質較差的格式,
好處是圖檔會是同解析度,檔案大小乘一半,但畫質因此差一些.


大概通常是用M模式,其實快拍時,可能介面還有點不習慣,滿多張有點過曝,挑一些還算ok的上來.



















補幾張鳥圖:



第一張是原圖上傳.(3.2MB).


第一張之後,經 XP附的小畫家 縮圖, [高壓縮JPG畫質] ,畫質較差些,一張約(0.1~0.3MB).


因為M模式或A模式的時候,光圈會跟光學變焦一起變動比較累人,後來改用 S 模式為主.
這幾張大概應該都是用S模式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