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90tom wrote:
每次看這位先生寫的評...(恕刪)
GIF檔的呈現,其碼減少了1/3的選單圖片
,目的也是加速文章讀取的時間至於GIF檔來表現LCD,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表現精細的畫素,而是各角度可能會喪失的亮度或飽和度有多少...
要看精細度的話文字不就告訴你了?同樣三吋的TFT LCD液晶螢幕,92萬畫素的精細度永遠會勝過46萬畫素....

做GIF檔其實也很花時間,但我還是需要顧及版面的配置,如有傷眼真的很抱歉...

orioccidental wrote:
10年前左右:
contax t3, leica minux, nikon 35ti/28ti, minolta tc-1,等的高階隨身機的價錢約20000左右
當時canon eos 500約10500,eso 50約16000左右
一般35/f2的鏡頭約8000或9000左右
所以
其實高階隨身相機一直比低階單眼貴!!
只是大部分的人一直以為單眼就要比較貴...而已
現實是相反的~
------------------
開放光圈完勝?
原廠35mm的鏡頭,要放到ff上,才會是35mm吧這是開放光圈會不會完勝,這很難說~
要比價錢,只能拿aps的機身吧
若是apc的機身,又要找到等效35mm的鏡頭,應該找不到實體24mm/f2然後價錢低於20000的鏡頭吧?
你拿35mm放到apc機身是要比什麼?
-------------------
再補充一點
不同焦段的鏡頭,不能用一句『單就畫質討論』來說誰的影像品質較好
拿跑車去說休旅車跑的慢....不是很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