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只能用砲火來取暖的發文

樓主跑了吧?

其實樓主說的落下測試是存在的
每個階段都有所必須的落下測試
這些測試數據不是國家規定,而是製造商對產品的要求所擬定。
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也會有落下測試
已Iphone來講,在研發時期就會有雛型機的落下測試。
測試基本高度中,機器落下後各部組件的狀況(是否會鬆脫?是否會爆炸....等)
確定基本數據都能達到要求(這個落下測試可能會有幾十次到幾百次,目的在於組件的穩固性提高)
然後量產...

進入量產期後,一些相關的站在其品管上也會有落下測試
如出貨站,會對已包裝過的Iphone進行包裝落下測試
(如同前面業內人士所述,進行物流時搬運意外)

所以Nikon S2500一摔就壞,被樓主提出是無可厚非的
畢竟在開發時裸機就會有落下測試的安全係數。

但是現階段的疑慮在於
1.樓主的摔,是由多高?多快?來摔...
2.裸機的奈摔測試保證一般來說不會放入售後保固內。(因為這屬人為因素)


建議樓主,發Mail給原廠,把你的狀況直接反應。
會比在01上等人嘴砲來的更有意義。
誰告訴你電子產品出貨前都要作落下測試?

活該
如果Nikon有保摔機險,用D700+24-70的大大們會感到很幸福。
guest0985 wrote:
大概1公尺的高度, 關機狀態, 手滑摔下,
這種高度, 一般產品都會做落下測試, 不然你怎麼熬過運輸過程 (包括海關,貨運都會摔到)

另外, 某些網友假如不知道電子業的作業流程就不要繼續po文了, ok??
我在電子業做4年, QA實驗室去過很多次, 到底誰講的對? 很明顯

還是一句話, 不懂就去問人
恕刪)


才四年喔,來來來,我在業界20年了,有手提式產品,隨身放口袋的產品,..

1公尺高度耐摔要看產品本身的定位在哪裡,
如果是手機那應該沒問題,以前的NOKIA 5130被我不知道摔幾次了一樣頭好壯壯
之前通訊器材展有一款手機標榜可以摔200CM,在新聞上還真的當場摔給你看.
可是有些產品就不行了,你把2.5 inch的隨身硬碟從50cm高摔看看,如果是在運轉中保證損壞.
相機也是一樣,前面有人說過了鏡頭伸出和收起來的測試標準是不一樣的,
除非你是軍規產品,一般民用產品要做到摔不壞你不可能用5000元買到的.

運輸過程,包括海關,貨運都會摔到沒錯.那個是在包裝完整的狀態.
有單一台測試(在店裡面不小心掉下去),也有整個外包裝箱測試(避免運送過程損壞)

你現在的問題是沒包裝直接落地,除非廠商保證書有寫耐摔高度,否則這是沒有保固的,

QA實驗室去過很多次,好,那我問你幾個問題?
EMC有問題的時候該如何對策?
CE,RE,CLAMP,HARMONIC各自對策重點為何?


01的會員裡面臥虎藏龍,提出的論點如果沒有一點深度很容易就變成活靶的.

akazukin wrote:
小弟是保險業的
覺得...(恕刪)


有這種險!?
我買一個!順便再多買一個送版大!
誰來保護店家們啊!!!這種客人一間店一個禮拜來兩個還要做生意嗎?

guest0985 wrote:
我本身就是做電子業的, 產品本來就要做落下測試,
你假如不知道就不要亂講

當然不是每一台, 而是拿sample來做

(我以為這是常識, 竟然有人不知道????? 不知道就算了, 還敢出來發言?)


你是S/W嗎?(非人身攻擊)...不知道不要亂講喔~~~了解TEST SPEC. 再發言
低階的你打算多耐摔。殼90%?內部設備10%?

你有看過電子類不包裝做過落下測試嘛 你電腦主機板 螢幕 借我測試看好嘛 = =

有防撞包不用 摔一下心痛了嘛。

這麼怕你乾脆買鈦合金金屬算了..

richardpang wrote:
有這種險!?我買一個...(恕刪)

燦坤有一種 O MY GOD 險
人損有賠~~你有空去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