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ndors wrote:
DCR250 (微距...(恕刪)


拜讀各位先進在大樓中所分享的美圖,6月9日也追隨大家敗了一台FZ200~目前還在摸索熟悉功能中,積極練習以拙圖學習前輩們的FZ200拍攝技巧。
照片的牛背鷺跟牠的baby攝於坪林橋旁樹叢中,喜歡打鳥的同好們,假日可抽空前去取景~ 感恩!
高反差的被攝物,我都用點測光與對焦,但結果不是曝光過度就是曝光不足.....除了透過PC後製之外,不知道各位前輩們都如何解決,敬請不吝賜教,感恩!













Andy Liao wrote:
拜讀各位先進在大樓中...(恕刪)

點測光用於拍攝強調主體小物
中心偏重約68%拍攝可用此測光
平均測光適用拍攝風景及大景

灰灰太郎兄您好:感謝您詳細說明拍攝物景時,以點測光與平均測光兩者的差異,受教了。感恩!
Andy Liao wrote: 拜讀各位先進在大樓中所分享的美圖,6月9日也追隨大家敗了一台FZ200~目前還在摸索熟悉功能中,積極練習以拙圖學習前輩們的FZ200拍攝技巧。...(恕刪)
歡迎哪~~

之前, 還有一位, 洪佬大, 也滿愛拍鳥的。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DCR250 (微距...(恕刪)

多謝SP大大的圖文並茂詳細解說^^看來要玩小昆蟲DCR250 是一帖必備良藥...

Andy Liao歡迎新朋友加入^^
依您的一系列照片看來並非新手.希望能常常看到您的美照^^
能否請問:這些鳥兒距離大約幾十公尺?

以下這隻小飛蟲活動力旺盛.每秒鐘都無停歇.好在一公分近拍的對焦夠快才能抓住瞬間!
DCR250 裝上之後對交速度不知會變慢否?

splendors wrote:
歡迎哪~~
之前, ...(恕刪)


Dear Splendor兄:很高興認識您與您先前所分享的美圖,感恩!

lin060737 wrote:
多謝SP大大的圖文並...(恕刪)


Dear Lin兄:您過獎了,以FZ200而言,我仍是很菜的新手~ 前一部DC是2007年敗的Panasonic Lumix DMC-LZ8(5倍光學/8倍智慧變焦,現仍服役中,交接給小犬練習)。但焦段不足,遠攝拍鳥很難出現可接受的成果!而目前使用FZ200的焦段,儘量避免使用智慧變焦,最多拉至24倍光學,以免造成照片畫質降低。
獻醜的照片是下午4點多從坪林橋上,拍攝岸邊樹叢上白鷺鷥、夜鷺及牛背鷺,以及從岸邊拍攝攔砂壩上,站在水中、消波塊上的夜鷺及白鷺鷥,大多是從10多公尺到2~40公尺不等的距離,避免驚擾原住民們。而這些鳥群們似乎很警覺有人群在拍牠們而凝視鏡頭,不像樹叢上的雛鳥們,總是爭吵搶著要父母餵食而動個不停。
您的近拍小飛蟲寫真,還真的是頭一次這種昆蟲,以後有機會多多分享周遭的寫生美景。感恩囉~
Andy Liao wrote: 前一部DC是2007年敗的Panasonic Lumix DMC-LZ8(5倍光學/8倍智慧變焦,現仍服役中,交接給小犬練習)。 ...(恕刪)
LZ8 ?!
2007年的第三季上市的產品, 這款餵吃 AA(3號電池) *2顆, 現在仍服役使用中..。 天哪, 您這台 LZ8的耐用度已超標到犯規程度!!! 敢問, 您家中的相機不使用時, 皆置放在"防潮箱"內嗎??


Andy Liao wrote: 獻醜的照片是下午4點多從坪林橋上,拍攝岸邊樹叢上白鷺鷥、夜鷺及牛背鷺,以及從岸邊拍攝攔砂壩上,站在水中、消波塊上的夜鷺及白鷺鷥,大多是從10多公尺到2~40公尺不等的距離,避免驚擾原住民們。而這些鳥群們似乎很警覺有人群在拍牠們而凝視鏡頭,不像樹叢上的雛鳥們,總是爭吵搶著要父母餵食而動個不停。 ...(恕刪)
拍鳥愛好者的耐性真高。
如果類似敝人拍照風格, 自己就沒有那類的耐性。 但我依然愛看分享的拍照相片。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LZ8 ?!
200...(恕刪)

Splendors兄您好:您說的沒錯,目前轉給小犬玩的正是餵吃3號AA電池,5倍光學/8倍智慧變焦/800萬畫素的LZ8,用兩顆永備2350ma鎳氫充電電池,充飽一次大約可以拍出近800~900張照片.....但是每次要充滿電得花將近20個小時的時間。不像FZ200的原廠鋰電池只要140分鐘左右就充飽了。
平常LZ8都放在一個前一任Casio的相機包(Casio QV-R51是2003年敗的第一台DC,也是吃3號AA電池,(3倍光學5百萬畫素)因為電池蓋子卡榫斷了(但其他功能仍然一切正常),才會敗LZ8,並將Casio所附的相機包,轉給LZ8繼續使用。目前LZ8擺放在鞋櫃上的紙盒裡,QV-R51躺在鞋櫃的置物盒裡,家裡並沒有防潮箱....只不過爾而還是拿LZ8出來,拍拍家中的貓咪,讓相機鏡頭可以透透氣,較不會發霉。
我老爸家還有一台1979年請有人在香港買的canon AV1光圈先決老相機,測光錶在20年前壞了後,就沒有繼續服役。目前躺在鐵製的掬水軒餅乾盒中,但鏡頭也沒發黴~我還把這台AV1當時配的52mm Toshiba UV護鏡拆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Toshiba曾出產過相機的護鏡...),將它給拔下來活化利用,目前戴在FZ200前頭繼續物盡其用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