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060737 wrote: SP大大這張斜射光拍的甚妙.我有一位朋友前些時候去拍過很多次.
當然他的家私與我們不同!他的鏡頭光圈可以縮到22以上!!常以慢速快門拍出如白紗瀑布 並且還有時間搖一下高光部分.....(恕刪)
此趟內洞 . 森林 / 瀑布之行, 主要是因為親友們因優惠價入住 [文山農場] / 2日。 這摸肛肛好的恰巧陪同, 夜宿文山農場的隔日清晨約 6點半左右, 敝人也跟著親友再次前往。 內洞 . 森林 / 步道。


P1070383, 步道行經, 羅好, 水力發電大壩。 早晨的天空,



這埫前往內洞 (心中猜想著), 衝著對 FZ200的 iso值 100 ~ 400之間, 為敝人所能接受"雜訊 / 噪訊"較低範圍。 但為求 iso偏高能感應 / 吸收~ 較多現場 (佛光之光束) 光線量 ~; 故將 iso 刻意調固定值為 iso : 200值。 測光均為"最小區域 / 點測光"。 "光圈先決"模式。 B+W UV鏡全程掛在 FZ200鏡頭。


稍微~ LDS(喇滴賽) ~ 一下下, 佛光 == 耶穌光 == 雲隙光

雲隙光, 英文稱作 : crepuscular rays。 在英文表示中, crepuscular rays, 光線是自上頭 (天空) 往 下方 (地面 / 水面) 散射而出。

如果光線是由下方朝上方散射而出, 則英文表示, anti-crepuscular rays; 中文拍照俗稱, 霞光; 亦即台語描述, "瑞氣千條" / "金光搶搶滾"...。

敝人認為, 耶穌光, 用英文描述套用在"拍照技巧"層面, 較為傳神。 耶穌光的"光束", 確實是"微光" or "濛濛的光"。 感光元件要感應明顯, 只有藉用"拉長曝光時間"或"拉高 iso感應值"。

參考資料來源, [Google 大神].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此趟內洞 . 森林 ...(恕刪)

因沒帶腳架靠在建築物旁邊拍的
splendors wrote: 內洞 . 森林 / 瀑布之行, 主要是因為親友們因優惠價入住 [文山農場] / 2日。 這摸肛肛好的恰巧陪同, 夜宿文山農場的隔日清晨約 6點半左右, 敝人也跟著親友再次前往。 內洞 . 森林 / 步道。...(恕刪)
進入內洞 . 森林步道,


想當然爾~ 肯定先經過第 1層(景)瀑布, 其實已有不少攝影愛好者跨越木製謢欄涉入溪旁... 當時約略07:15的光景。 在場的我觀察"斜射光"的景像, 並無出現。 起初我以為~ 該不會又太晚到達現場, 致錯過"斜射光"束出現。 敝人是回程經過時, 才拍得下列 2張 (恰巧, 他們那一群陸續地也上岸離開)。


P1070500, 光圈先決 / F5.0值, 最小範圍 / 點測光,

(請仔細檢視, 有一支腳架在溪流旁側..)


P1070539, 光圈先決 / F8.0值, 最小範圍 / 點測光,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此趟內洞 . 森林 ...(恕刪)


splendors兄您好:
炎炎盛夏,當大家還在與枕頭奮戰繼續賴床時,一大早7點多您已經備妥大砲,專程為我們拍攝,並分享內洞瀑布的涼意,並紀錄下佛光乍現的美圖~(內洞風景區很久以前的地名稱為蛙蛙谷)
誠如灰大前輩分享的經驗,點測光的位置,會影響整張照片的曝光值,但個人有時經常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下猶豫不決時,經常拍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
但有了FZ200後,依照前輩們的經驗分享,以及個人解讀,只要備妥足夠彈藥(SD卡容量夠、備用電池),相同景物多變換射擊目標位置(改變點測光位置)與光學放大倍數,並善用恆定光圈F2.8的優點,以及iA,P,A等多種模式、多按幾次快門,相信就有機會跟您一樣,拍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圖!
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前輩們所分享的寶貴拍攝經驗~感恩!

splendors wrote:
哈~ 太狼大.. 滿...(恕刪)


splendors兄您好:
您說的沒有錯,我剛加入FZ200所PO的圖確是直接上mobile01,是經過您的提醒,我才知道要用Flickr當圖床,沒有您的指點,我傻傻地老是覺得自己PO在mobile01上的照片,解析度比原圖差,可能是我的FZ200僅設為3百萬畫素,都是JPG直出!還以自己近視又加深了、沒睡飽眼花了、或者是得了眼翳病 (眼睛長X皮|||) 真的要謝謝您的提醒!

與大家分享本月中路經九份的拙照。畫質不佳,敬請多多包涵~

金瓜石黃金瀑布 (1/13 sec, F8.0, ISO100)


九份老街下方眺望第一個停車場、東北角八斗子,以及基隆嶼 (1/125 sec, F/3.2, ISO100)


眺望東北角八斗子及基隆嶼 (1/100 sec, F/3.5, ISO100)


遠眺遠攝基隆嶼 (1/100 sec, F/2.8, ISO100)


下圖已晚上近7點,天色昏暗又沒帶腳架,手持直拍、手震嚴重,敬請見諒~(笨到忘了利用FZ200 iA模式的夜景拍攝功能)
九份老街眺望東北角海岸 (1/15 sec, F/2.8, ISO400)
splendors wrote: 進入內洞 . 森林步道, 想當然爾~ 肯定先經過第 1層(景)瀑布,...(恕刪)
當時以為既往所作過的功課.., 內洞 . 森林區的瀑布, 只出現在~ 第 1層(景)瀑布。


既然有此先入為主的念頭, 至於第 2層(景)瀑布 / 第 3層(景)瀑布, 就抱定著跟同親友們隨興地走走也好之心態; 哪知道~ 剛走上第 3層(景)瀑布, 陡然地一些在木欄旁的背包長青族們, 背對著瀑布, 將 smart-phone或平板持拿在眼前狂玩自拍... 原來, 樹林間的雲隙光束乍現!!!


P1070423, 掏出 FZ200就狂按快門一番, 光圈先決 / F4.0, 最小範圍/點測光 / ISO固定 200值, 敝人目視當時的樹林間的雲隙光束程度即像此圖之呈現,

敝人先前上傳的 P1070418 的樹林間的雲隙光束程度, 是因為"曝光時間"不足, 致程度不明顯。 此時, 大約早晨 08:08時間。


P1070418, AV / 光圈先決 (F4.0), JPG直出, 僅作縮小 / 銳利化處理,

(第 3層 / 景的瀑布; 這張成相拍照沒有加掛 ND8濾鏡, B+W UV鏡全程掛在 FZ200鏡頭)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Andy Liao wrote: 炎炎盛夏,當大家還在與枕頭奮戰繼續賴床時,一大早7點多您已經備妥大砲,專程為我們拍攝,並分享內洞瀑布的涼意,並紀錄下佛光乍現的美圖~(內洞風景區很久以前的地名稱為蛙蛙谷) ...(恕刪)
"專程"用意, 敝人不敢當。 而且, 當天在第 1層(景), 已見到一位持用 C家 6D配 L鏡用腳架撐住作定點瀑布拍照。 FZ200 相形之下, 算屬秀氣 / 斯文型旳 DC等級。
只是剛好有此機緣而已 (再加上, 自己也想順便帶著 FZ200隨身走晃)。 倒是, 內洞 . 森林區的步道在炎炎夏暑時節, 沿途綠蔭茂盛, 涼爽哩。 就算沒拍到預期的畫面, 三層(景)瀑布加上綠蔭的濃厚之"芬多精", 仍然值得走逛一趟。
倒是"泰雅廚房", 在此次行程必須於當天 09:30之前返回 [文山農場].. 只能等待下次再親臨。


Andy Liao wrote: 誠如灰大前輩分享的經驗,點測光的位置,會影響整張照片的曝光值,但個人有時經常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下猶豫不決時,經常拍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恕刪)
嘿.. 嘿, 您說中敝人的拍照的捉襟見肘 + 偶或腦殘的窘境。 導致, 持用 FZ200拍照時, 錯失不少精采畫面成相。 有待眾位網友們, 不吝指正 / 提醒。


Andy Liao wrote: 但有了FZ200後,依照前輩們的經驗分享,以及個人解讀,只要備妥足夠彈藥(SD卡容量夠、備用電池),相同景物多變換射擊目標位置(改變點測光位置)與光學放大倍數,並善用恆定光圈F2.8的優點,以及iA,P,A等多種模式、多按幾次快門,相信就有機會跟您一樣,拍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圖! ...(恕刪)
慚愧, 我這次前往內洞 . 森林區又汹汹地給它忘記~ iA,P,A等多種模式的套用。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Andy Liao wrote: 剛加入FZ200所PO的圖確是直接上mobile01,是經過您的提醒,我才知道要用Flickr當圖床,沒有您的指點,我傻傻地老是覺得自己PO在mobile01上的照片,解析度比原圖差,可能是我的FZ200僅設為3百萬畫素,都是JPG直出!還以自己近視又加深了、沒睡飽眼花了、或者是得了眼翳病 (眼睛長X皮|||) 真的要謝謝您的提醒!...(恕刪)
彼此, 彼此, 互相提點.. 求美圖分享而已。 如有冒犯, 請多海涵。


Andy Liao wrote: 與大家分享本月中路經九份的拙照。畫質不佳,敬請多多包涵~ 金瓜石黃金瀑布 (1/13 sec, F8.0, ISO100)...(恕刪)
FZ200 又有新景點拍照冒出.. 待後續, 再多多請教 Andy大網友一番。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灰灰太狼 wrote: 因沒帶腳架靠在建築物旁邊拍的...(恕刪)
好特別的朦矓天空色溫。 似乎像~ "極光"景像... 這種山形搭配雲海, 該不會是"神山"景點???!!!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哪知道~ 剛走上第 3層(景)瀑布, 陡然地一些在木欄旁的背包長青族們, 背對著瀑布, 將 smart-phone或平板持拿在眼前狂玩自拍... 原來, 樹林間的雲隙光束乍現...(恕刪)
拍過"橫幅"畫面, 就來個"直幅"畫面。


想將"樹林間逆光" + "藍天" (奢望), 納入畫面... 也將 AEB (已用機頂 / Fn1 按鈕作自定) 啟用。


P1070424, EV / +0, AV / 光圈先決 (F4.0),

(B+W UV鏡全程掛在 FZ200鏡頭)


P1070426, EV / +1.66, AV / 光圈先決 (F4.0),

(B+W UV鏡全程掛在 FZ200鏡頭)


嘿~ 嘿.. B+W UV鏡全程掛在 FZ200鏡頭, 如此直視"樹林間逆光"卻無明顯[光斑] 或 [鬼影]出現。 不過, 必須先行澄清的是, 首先~ 當時一整個取景皆非 FZ200 最廣角端焦距拍照 (刻意避掉一些人群站立於岸邊), 再者~ 方形濾鏡托架一直旋入架在 B+W UV鏡前端。 這 2種 FZ200狀態, 已有降低週遭散射光線的干擾程度


稍稍停住狂按快門, 總想再拉長快門 (直覺地想到.. 有請 ND8濾鏡出場與 FZ200 結合), 卻未想到調整光圈 / F8.0先行試試多拍 (當時沒想到) ... 哪知道~ 大大地吐血畫質成相.. (待續)~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