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uyoumin wrote:
TG-2確定可以(就...(恕刪)
謝謝提供照片與錄影截圖。
水中能拍到這樣不簡單了。(水本身也是鏡片流動的水中還能拍到類似陸地上靜態的目標已經很不容易了)
OLYMPUS的畫質感覺偏黑。在照片到電腦調整一下咖馬線就OK了。但在錄影影片這樣的畫質剪接到電視影片中就很傷腦筋的。不好處理。
我樓上貼的BENQ LM100是傍晚在墾丁萬里桐拍的。夕陽光線不是很強的狀態下拍攝珊瑚礁潮間帶上的生物,潮汐起落產生的氣泡都有記錄到,畫面比較明亮。但錄影就很糊了。才會想再買一台或兩台可以錄1080影片的相機。之前DIY想用ZS20套上防水套+攝影用鏡片鏡頭水中拍,看到P家正要推出相同感光元件就沒DIY ZS20的防水外套囉。
這三台相機都會再次比較的。不會馬上購買的。基本上PENTAX鏡頭有環燈補光對近拍來說相當有用、附加的氣壓高度深度液晶顯示也很實用。但鏡頭在中間,拍攝喜歡躲在珊瑚礁縫的魚類來說有實務上的問題。P家的錄影畫質跟我目前使用的ZS20一樣,鏡頭在左上角,塞進岩縫可以拍攝。但只有一顆補光燈且在右邊有方向性問題。
過去有十幾年追颱風、登山、生態紀錄興趣與經驗了,氣壓計、高度計與紫外線、GPS在空域中的意義或多或少知道。手邊也有風速、氣溫、K度溫(可以量火山地熱口)、氣壓、氣溫等簡易天氣儀器。現在有了整合型的相機,等於把過去生態記錄邊拍照邊拍錄儀表上的數據照片在這些防水相機上一個按鈕就可以記錄各種數據整合成一張照片。對生態紀錄來說更完善了。
目前想要再添購的防水相機要扮演著水中水上穿梭拍照錄影(比如說兩棲類生物陸上水表水中連續動作等紀錄、潮間帶海中海上拍攝陸地對照用),有氣壓計、深度計這樣的紀錄很完善的。
至於OLYMPUS提供的望遠鏡頭等套件,如果在流動的乾淨海水中或微粒多的溪水能夠對焦容易快速(自動對焦在PANASONIC相機來說非常快),在拍攝實務上也能發揮一些功效的。(洋流中水流動與鹽分濃度不同產生的折射率也不同,水中是非常動態的變化跟陸地氣體比較穩定,相對的變化快速、多樣很多)
比較傷腦筋的是他們的鏡頭都在相機中央,只能當一班畫面的拍攝錄影用。要把相機塞入珊瑚礁縫或潮池上拍攝錄影就是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