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太狼 wrote:
剛剛看到有其他樓說
...(恕刪)


灰灰太狼兄您過獎了,當天小弟算是運氣好,匯集了幾項成功的拍照要素,才有機會按出那張結果:
(1).天時:老天爺很配合,拍攝當天晴天,時間2015:03:15 13:47:57,已過了正午頂光時刻。
(2).地利:剛好自三貂嶺步道的合谷瀑布下山,正好走到碩仁國小旁山腰處的平台,還有點高度,正好聽到大冠鷲熟悉的叫聲(敵機臨空),於是四處張望搜尋牠的飛行路線,正好看到牠在翱翔徘迴。
(3).人和:感謝您的經驗分享與建議,首次用創意模式拍鳥(一般都是用Av光圈優先),並開啟連拍模式(所以機身無法自動記錄拍攝日期),點測光、並刻意調整景深變淺(放大光圈至F3.2,但又擔心放太大,若沒在景深範圍內恐會對焦失準而模糊),來拉高快門速度。
(4).加上另一要素─鳥合:大冠鷲當時維持定速且定向的飛行路線,當時以25倍光學望遠端來追焦,而且剛好側飛位置露出肚子,背對著山陵,非常合作。

下面另一張牠繼續飛出山陵到達藍天處,由於沒有山當做背景,與牠的身體顏色反差過大,就成了下面這張曝光不足的失敗結果。


事後也證明了恆定光圈的優點,啟用智慧變焦(ON)剛好超過24倍光學一點點-->達25倍光學,若再用更高的倍數,雖然鳥體可以變大,但很難追焦,稍不留意牠就飛出鏡頭的視界。

更重要的就是,謝謝灰灰太狼兄、splendors兄、lin兄....等,各位先進前輩們的不吝指導與寶貴經驗分享,小弟才有機會按到一張滿意的大冠鷲飛翔照片。感恩!

Andy Liao wrote: 灰灰太狼兄您過獎了,當天小弟算是運氣好,匯集了幾項成功的拍照要素,才有機會按出那張結果...(恕刪)
客氣~ 客氣...; 台灣特有猛禽類 (鷹 / 雕), 它們眼力特別好, 每每見著人群出沒時, 早就躲飛得遠遠地.. 保持距離; 想拍得他們 (誘鳥 / 餵鳥者不算數~).. 哪有這麼容易。

有不少拍鳥愛好者, 用 328、 428 鏡頭, 期待能拍得您這一張哩。 或許, 有些鳥友看到這張飛翔拍照用 2萬有找零的 DC 拍到, 心會揪結好一陣子溜... XD~


(謎之音, 所以偶只會拍較不容易晃移的鳥; 柿子皆挑軟的食.. XD~)


腦袋一轉幫您這張傳上 2處國外網站, 試試不同地區 FZ200 的鳥友們評論~

大冠鷲..,是一種中型猛禽,屬於鷹科 ... 大冠鷲主要以蛇這類爬蟲類為食。 又名 : 蛇鵰、蛇鷹、冠蛇雕。 蛇鵰,古名 : <<鴆鳥>>。
在武俠小說或電視劇中屢屢出現 (ex, 神雕俠侶..); 有以鴆酒毒死人等宮禁悲慘劇情。有關鴆酒史料,曾見於漢書齊掉惠王傳注,云:「鴆鳥羽畫酒中,飲之立死。」
蛇鵰,因以蛇為主食,故被認定為毒鳥。有關鴆鳥之舊記載,古時難免有非目睹之杜撰,而且沿用再加以粉飾,增加其神話性。本草集解(陶弘景,齊)亦有如下之一段: 「鴆鳥,出廣之深山中,啖蛇。人誤食其肉立死。昔人用鴆毛為毒酒,故名鴆酒。」

http://bbs.zol.com.cn/dcbbs/d84_191236.html

http://www.dpreview.com/forums/thread/3821093#forum-post-55556504


(如有不妥或欠佳, 請知會一聲..)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客氣~ 客氣...;...(恕刪)

感謝splendors兄的抬舉,真的讓小弟受寵若驚。
好的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就如同您以及大樓內眾友人們,將使用FZ200的各種經驗,與大家分享一樣。小弟也希望憑藉個人經驗,能讓其他的同好們,有機會體驗到FZ200的優點與能耐所在,何樂而不為~
大家都知道FZ200受限於感光元件小,小弟最近在夜拍時,也發現星芒太陽紋的問題,真不知是機身設定,還是鏡頭本身的問題,隨後再請教大家。感恩!

再分享一下3/15三貂嶺拍到大冠鷲的前一周,於雙溪蝙蝠山按到的另一隻鳥~
由於當天是將剛敗Rodenstock digital pro MC UV blocking保護鏡,首次掛在FZ200上戰場,主要是登高望遠爬山拍山下的火車,但也是首次練習用FZ200追焦遠攝飛行中的鳥類,因得看牠的心情好壞,預估牠的飛行路線進行追焦,才會有隔周按到大冠鷲的機會。故算是失敗的練習案例~

拍攝時間2015:03:08 13:06:19,午後天氣陰,Av模式F5.0 1/200 sec, ISO200 約27倍光學。更重要的是,當天還沒有學到灰灰太狼兄建議,拍大景建議應該改用生動模式、也還沒用連拍模式....原本在蝙蝠山頂上,往山下拍雙溪車站的火車,突然發現敵機臨空時,來不及放大光圈、提高快門速度,所以畫面有點模糊了,傷眼之處,還請多多見諒!




仔細審視照片,發現這隻鳥是白首、白胸白肚子、翼下斜切面的對角靠鳥首處也是白色,脖子上圍著一個黑圈圍巾....查詢谷哥大師,目前尚不知牠的學名為何?!還請各位前輩不吝指導,感恩~

Andy Liao wrote:
感謝splendors...(恕刪)

理論上要較好星芒要F11~F22
這要FZ200去做是難的.
調到最小光圈再上腳架.就能拍出夜景星芒
要配合時間曝光唷
這是遠拍東眼山日出

**請教夜拍星芒太陽紋問題**
灰灰太狼 wrote:
理論上要較好星芒要F11...(恕刪)


感謝灰灰太狼兄的指導。

自從去年6月敗機後,在自家樓頂拍攝遠方高速公路的車軌,只要是黃色的燈泡,就會出現難看的太陽紋。為了避免相機鏡頭發霉,每次使用後簡單清潔,並置入splinders兄建議的收x家電子防潮箱中(濕度維持在45%~50%)。

以下是最近夜拍時,以M模式,縮到最小光圈時F8.0進行長曝、ISO100、白平衡調整於鎢絲燈位置(有燈泡顯示的那個),確認沒掛保護鏡跟其他濾鏡。

懇請幫忙點小圖,放大檢視看一下小弟圈起來的星芒,總是有一圈一圈往外擴散的太陽紋...真的是百思不解的星芒問題 |||
還請各位先進前輩們不吝撥冗指導~ 感恩!


問題:
上圖A1位置的黃色鎢絲燈泡色的星芒,太陽紋就會特別嚴重|||
A2 & A4位置還好,A3位置白色日光燈色的星芒,幾乎看不太出太陽紋~



問題:上圖A1位置雖是白色日光燈,但太陽紋還是產生|||,故判斷並非色溫(白平衡)之問題~
而A2, A3, A4, A5位置,太陽紋依舊明顯...
倒是A6靠近橋柱位置,因與燈光顏色相近,太陽紋就看不太出來~
PO兩張夜拍以用M模式,以及友人建議高反差可用SCN模式的HDR設定,進行對照比測試較,供各位前輩們參考一下~

M模式, F8.0 4 sec, ISO100 (為了測試星芒縮光圈,竟然只有最遠處中間那個小黃點有一點點的太陽紋)


SCN模式的HDR F2.8 1/25 sec, ISO640 (FZ200自己調出來的光圈跟快門速度與ISO,我不知道該如何改變他的光圈與快門及ISO設定值)。光圈放到最大的關係,可以看到燈泡原貌,以及暈眩狀態加上一絲絲細細的星芒~



以下夜拍拙圖,與大家分享,如有傷眼之處,還請多多見諒~
即使是周末夜,漁人碼頭的情人橋時間一到還是熄燈了|||




空盪盪~

福容飯店也是熄燈了,黑壓壓的一片....


有一群年輕人在遊艇上開趴,應該是慶祝青年節吧?!



眺望觀音山,剛好有船駛入淡水河


遠攝燈火通明的台北港


情人橋的註冊商標




原色


夜深人靜、收工回家

小弟實驗證明,長曝會因為風吹造成船隻晃動而模糊,必須縮短快門時間、放大光圈、或拉高ISO。個人認為無風或微風時,必較適合夜拍活動~
由於FZ200感光元件小,夜拍的畫質相對不是太好,就不要太苛求她了~若有不正確之處,也請各位前輩們指教,感恩!
***自問自答***
Andy Liao wrote:
仔細審視照片,發現這隻鳥是白首、白胸白肚子、翼下斜切面的對角靠鳥首處也是白色,脖子上圍著一個黑圈圍巾....查詢谷哥大師,目前尚不知牠的學名為何?!還請各位前輩不吝指導,感恩~

查詢後確認為『魚鷹』,跟鸕鶿一樣都是捕魚高手,但兩種鳥是不一樣喔!

借Flickr上找到的魚鷹連圖,跟眾好友們大家分享~

回顧當天在雙溪蝙蝠山拍到魚鷹時,是在Av模式下F5.0,用邊錄邊拍的方式,怪不得擷取照片的快門速度不夠快、導致畫質不佳。
附上影片於Flickr網址,有興趣的同好們可以複製該網址至另一瀏覽器後播放指點一下。
https://www.flickr.com/gp/125668671@N05/DP7my5
我的FZ200錄影設為MP4 720解析度,如有傷眼之處,還請多多見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