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DP新機露出照--Quattro

Q 系列好不好,目前不知道。

但是昨天試用SPP6.0的感想,SPP6.0是好物,M 系列專用的好物。

M 系列在5.3.3超慢又卡卡的,但用SD15以前的舊X3頗順。

而SPP6.0不能相容SD15以前的舊X3,似乎M系列以後的X3跟以前的X3是不是檔案結構有不同???




jeffcyc wrote:
我是不太了解用400%來看照片的意義在哪裡.100%在網路貼圖都近乎不可能了.為什麼要放大
到400%?超過100%的放大都是插值運算的結果.除了比較演算法的差異外,我個人覺得那沒甚
麼太大意義... 此外,您貼的比較照片.400%的DP2M真的有比較好嗎? DP2M的繩子斷了,
您看到了嗎?(所以說,超過100%看圖或比較,感覺意義不是很大)

這問題分幾個層次,請聽我解釋
1. 我放到400%只是方便大家觀看比較而已,並不具觀賞意義
又因為是比較畫質使用,所以特別用了最接近像素法來處理resize,應該不會有插值運算造成多了些什麼、還是畫面模糊的結果。
而且兩張都是用同一演算法處理放大,所以不具備"比較演算法的差異"的問題。

2.100%貼圖幾乎不可能?其實這句話其實你想想也知道是錯的,光mobil01 sigma論壇這邊就有極高比率大家會貼上原始尺寸的照片給大家看。
你這句話應該要改成"在電腦上100%的尺寸欣賞圖片幾乎不可能",
是的沒錯,但身為X3粉絲,開100%看圖片,其實也是合情合理不意外不是嗎?(笑)

3.繩子斷了,造成的原因有可能是真的太細、投影到感光元件尚不足1 pixel,有可能是演算時造成影像資訊流失或錯誤。
在這邊我認為應該只是代表他超出DP2M的解像力所以才會斷,拍X3時面對高反差、高頻率影像時,應該很多版友會有線條斷掉這樣的經驗,就不特別貼圖解釋了。(相對斷掉,我要比較的其實是Quattro在高頻彩色影像下,跟一般相機一樣容易會產生偽色,無法真實呈現1 pixel線條)

4.最重要的一點是,
我從官方樣張鳥照出來時,就已經質疑過畫面表現了(PTT有留言可證明我不是馬後炮XD),之後越來越多樣張流出我還是持續表達我的懷疑。
只是直到今天有Dc watch同一個類似拍攝畫面比較,進一步證實我的疑慮。我可不是透過400%來產生這些疑問的阿!!

可以見得正常欣賞照片的狀況下,新Quattro 與舊X3系列畫質上的差異,已經是足以讓人察覺到,並不需要開400%,至於開100%看,我想這只能說是X3養壞的習慣,但你也不能否認我們看X3時100%的嗜好阿!哈。

平心而論Quattro就實用性上當然是進步,只是對於原本Sigma追求或塑造X3真實影像的那種概念,最後還是在此妥協,採用了像混搭如bayer下演算法的設計,我只是覺得可惜!

我也非常同意jeffcyc版友說的,"每個人看的點不同,感覺應該也不一樣"
只能說,我是那種有點極端的X3愛戴者,的確太拘泥於1 pixel表現,呵。
當初就是這樣,所以才會愛上X3的阿!

jeffcyc wrote:
我連相機都沒有,怎麼出照片?


我還以為傑夫大已經入手說,
害我口水流一地.
我覺得以不同時間點不同構圖來比較M和Q的差距只能說言之過早,還是得等同一時間點所拍攝的照片來比對才能證實兩位各自的論點。
至於SIGMA是否真的"採用了像混搭如bayer下演算法的設計,我只是覺得可惜!"以我看到的照片來說,還是一樣的X3紮實描寫(真的演算的話沒這種犀利的畫質吧),只是畫面純淨度看來應該是變差了...


ad47 wrote:
這問題分幾個層次,請...(恕刪)
可能是我自己要求太多,但我認為SIGMA假如能維持前前代那樣
460萬畫素,有需要大圖輸出再改1300萬書出就好...
這樣是最棒的

DPQ在JPG、存檔、ISO都有這樣的進步,假如維持460萬畫素感光元件,應該會更加順暢..
畫質應該還能在提升..

畢竟現在像是DF、A7S都開始縮減畫素了...

jeffcyc wrote:
我是不太了解用400...(恕刪)


說真的,我也不能理解放這麼大的意義在哪。
除了不斷挑缺點外,不如多花點時間看看其他人如何好好發揮一台相機的機能,
例如flickr就有很多好作品。
....說明過了,放大只是為了方便看清楚我提出的問題處
不然對我來說,100%檢視,就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又Quattro在花花草草的表現,跟X3差距更大,只是目前我找不到同場景、同視角等拍攝條件照片來比較,等之後其他網站直接比對的測試照片吧!

Quattro的設計無從否認,是向Bayer式靠攏,當然感光元件設計上,先天空間解像力密度還是比Bayer式高,但君不見許多新數位相機開始拿掉低通濾鏡後解像力越來越高,如果Sigma為了高解像力、高ISO可用等因素開始遠離當初Foveon X3的初衷,那未來會不會越來越沒特色,跟一般不可換鏡頭,APS以上片幅相機越來越像?那到時候Sigma的相機,除了自家後端色彩控制外,還剩下什麼?

我是擔心,大過於責難。
只能說,不是買貨人,不會挑缺點拉...
看了樣張,總覺得少了某種X3的味道?
比較了舊DP拍的照片,覺得是少了那種快要浮出畫面的強烈立體感?
我覺得有些誤解,以Quattor的照片來看X3並沒跟Bayer靠近,一樣是銳利的解析力,而且SIGMA也強調了並不是補差點的設計,只是到底SIGMA如何還原不存在的另一半資訊?
另外X3的獨特色彩我認為只有在DP系列上才看得到,從Merrill系列開始,原本日光下拍照總是一股"陽光滿溢"的豐盛色彩感受幾乎消逝了...

DP系列:色彩表現"很感性"尤其是日光下的表現更是一絕,但是問題也一堆,室內照易偏黃綠,尤其對特定顏色色偏,即使RAW也有無法校正的情形。

DPMerrill系列:色彩表現"很理性",但是X3最大賣點的陽光照色彩變得平凡,室內照偏色及色偏明顯改善,甚至偏色時帶些討喜的復古色調,但是低iso畫質純淨度變差,容易有粒狀感。

DPQuattro2:就目前的照片來看,解析力一樣是X3水準,但顏色/雜訊都看不出優於Merrill,粒狀感的情況更嚴重。

看來Quattro目前的畫質應該是確定差不多如此,原本期望的替換Merrill可能無望了,只希望是新感光構造讓SIGMA還不懂怎麼調教,而不是新感光構造註定這樣的畫質表現。
照理說Quattro底下兩層顏色單一畫素的感光面積甚至比DP系列更大,整體畫質應該可以輕易超越Merrill才對,怎麼實照反而看起來更差....
這裡也有樣片可以看
三井公一
他提到拿此機路人回頭率激增啊

話說SPP6開圖好慢啊...
跟SPP5.5比有差(2者都使用SDD裝的說...)

社長在推特留言說因為有些問題請把已下載的SPP6給刪了,目前暫時停止下載。
軟體設計師今晚要爆肝啦,要不然發售日尚未下載的人會發生無法解RAW的窘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