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畫素的X3,以往根本不需要去抹除雜訊,高畫素X3的低iso就要抹了,抹過了就不是以前 100%檢視可用的畫質了,大圖輸出並不一定要高畫素,主要是要看觀看距離的需求。平滑過渡也不再M系列複見。
.. 都抹到纜線都不見了,Q & M 這兩台是半斤與八兩。
kimiwu wrote:
1:1:4 到 1:1:1 不需做插補, 把 B 的高頻疊加到 R, G 就可還原至接近原解晰力.
ad47 wrote:
顏色對於X3用戶,絕對是很重要的關鍵點。之後的走向,若是更高的解像力、更高的感光度,但在色彩還原部分卻漸漸失去亮點,那我想是滿危險的。
kimiwu wrote:
這部分應可以由 FW 修正, 跟解晰力變好變壞較沒關係.
秋赤音 wrote:
右上方的”THE グローバル社”看板那邊差很多

oxa9615 wrote:
MPQ 似乎用了某一種修正淡化,有點類似 邊緣修正 的功能。
色彩邊緣都泛著一種邊框。

ad47 wrote:
把B的訊號當成是R、...(恕刪)



